阅读188 返回首页    go 中国移动


8400万的巨额投入!中国移动欲复活飞信,可它真的还有救吗?

日前,中国移动发布了两则招标公告,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一是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2017-2018年和飞信客户端技术实施与支撑项目;其二是2017-2018年和飞信业务运营支撑服务项目。据悉,这两项的招标总金额为8400万。

看来,中国移动打算在飞信上“搞个大动作”,一举将这个早已被人淡忘的通讯工具拉回了大众视野中!网友们都惊呆了:飞信竟然还活着!

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对飞信比较陌生,甚至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飞信是中国移动2007年5月推出的“综合通信服务”,即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三种不同形态(完全实时、准实时和非实时)的客户通信需求,实现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

飞信支持多点登陆,手机电脑同时在线,不受任何限制,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MP3、图片和普通OFFICE文件任意传输,随时随地与好友畅聊。值得一提的是,飞信能进行点对点短信和群发短信的免费发送,直接送达手机,具有便捷、高效、实惠的特点。

据了解,作为当初中国移动在即时通讯领域的扛鼎之作,飞信注册用户最高时达到了5亿,高峰时拥有高达9000万的活跃用户,可以说是一款超级应用。这个与微信仅有一字这差的通讯工具,为何会被人们遗忘呢?

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曾指出,飞信其实与QQ属于一代产品,同样更加注重传统PC端与手机之间连接,而并不是像后来的微信、米聊那样,注重的是手机与手机之间的连接。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飞信本属于落后的产品,在汹涌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之中被后辈们拍倒在沙滩上,似乎不可避免。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纵观飞信十年的发展史,成败取决于用户。最初,中国移动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对免费短信的需求,让飞信赢得人心,而对这个庞大用户群体的“封闭”以及短信的式微,最终让飞信走了下坡路。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加之流量资费的下降,在微信或QQ上发一条信息所消耗的流量费并不贵。况且在微信、米聊的图片、表情包、语音消息等花样繁多的聊天方式对比下,“免费短信”单纯的文本信息自然就不够有吸引力了。

直至2012年,飞信才开放其他运营商号码使用软件,实现了真正的全平台开放。但开放时间显然已经迟了,通讯市场早就被手机QQ、微信等一众应用瓜分干净。

不过马继华表示,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整个通信市场格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飞信能够抓住机会,依靠移动运营商身份的优势,还是有可能实现复兴。

目前对飞信而言,最紧要的任务是活下来,谈复兴似乎为时过早。中国移动下放8400万“抢救”资金,能否让飞信在通讯市场重新获得一席之地?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更新:2017-11-03 02:55:13

  上一篇:go 中国移动OTN设备集采:诺基亚豪取超半数份额
  下一篇:go 中国移动支付领跑全球,“一哥”之争胜负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