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中國移動
日本聯合70家銀行對抗支付寶,中國移動支付已稱霸?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零售概念的火熱,移動支付的競爭也在日趨激烈。
目前,國內有兩大主流的移動支付端,支付寶和微信,目前,支付寶覆蓋33個國家和地區;微信支付也已登陸超過13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中國的移動支付也正在快速“攻城略地”。
近期,一位日本手信店主的“求助帖”在日本著名論壇2ch受到關注。帖子中,這位店主詢問如何開通支付寶,稱最近中國的國慶長假給店裏帶來很多客人,這些客人常常詢問能否使用支付寶。可見,中國的移動支付是有多麼的火熱。
然而,有一點必須承認,中國的移動支付體係和國外的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社交、電商支撐下的移動支付
我國的移動支付基本上是從智能手機普及以後開始。
從2011年的10月,支付寶推出針對手機掃拍二維碼的支付方案,到2014年的“雙12”,二維碼支付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線下推廣,二維碼的預熱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時至今天,為什麼中國的移動支付發展如此蓬勃,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問題。來自知乎網友的解答其實還是非常深刻的。首先,我國的人口基數比較大,互聯網的發展,給移動支付創造了黃金時期。舊的支付企業不尋求改革,為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的火熱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其次,我國的移動支付發展,離不開社交、電商的火熱。順應電商發展的火熱,阿裏巴巴推出了支付寶,占領移動支付市場;而社交方麵,轉賬、紅包的火熱,也為微信的移動支付提供了便利的發展環境。
從根本上來說,中國的移動支付從內到外詮釋著“便捷”兩個字。免手續費、免銀行卡、免POS機等等,這些對於處在“學習型社會”的中國,有著非常大的誘惑力。
·中國的二維碼,國外的NFC
現如今,中國的移動支付迅速攻占全球,不禁讓人思考,難道國外沒有與之抗衡的移動支付手段?
並不是這樣,國內大家熟悉的移動支付手段是掃碼支付,而在國外大部分采用的是NFC支付。根據網友介紹,NFC和二維碼的後台技術是一樣的,隻不過前台輸入技術有點不一樣。
之所以二維碼能比NFC更受到追捧,是因為我國的設備限製。不管是個人終端、還是POS機終端,數量上相比國外,硬件基礎都有很大的差距。
除了支付手段上的不同以外,支付環境也有極大的不同。在我國,主要流行的是存款支付,支付流程大致是這樣的:存錢至銀行卡獲軟件—軟件掃碼—輸入密碼—支付成功;而在國外,致富方式主要以信貸支付為主,相對來說這樣的風險更高,對消費者的要求也更高一些。
·強勢的背後,其實更應看出危機
從目前,中國的移動支付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的態勢來看,值得慶祝。對此,有人說中國引領了移動支付市場,這一點我覺得沒毛病,否則也不會給日本移動支付市場帶來如此多的危機感。
據《金融時報》稱,日本的大銀行一直在遊說日本政府和監管機構,他們辯稱支付寶可能會將日本消費者的數據發送到中國,已經構成了威脅!
另據日媒報道,為了“狙擊”支付寶,包括日本瑞穗金融集團、郵儲銀行及橫濱銀行、靜岡銀行、福岡銀行等地方銀行在內約70家日本銀行正計劃聯合推出名為“J幣”的虛擬貨幣。民眾可以事先將存在銀行裏的日元兌換為“J幣”,使用手機就可以在店鋪支付或在個人之間轉賬等。目前這一項目已獲得日本央行和相關金融監管機構的支持。
雖然移動支付,我們占盡了風頭,但從存款支付和信貸支付兩種方式的區別上,也更應該深思。個人認為,當中國的信貸支付與現如今移動支付有機結合以後,我國的移動支付才能真正算得上稱霸。
最後更新:2017-11-09 14:22:05
上一篇:
就在10:08分,一特大消息降臨中字頭:中國移動 中國平安
下一篇:
就在03:18分,一特大消息降臨中字頭:中國移動 中國平安
中國移動“終於給力”:手機 寬帶 電視僅需99元!
中國移動之所以能躺著賺錢,就在於聯通、電信太不給力了!
《戰狼2》票房破45億;無人超市商品不便宜;中國移動稱新號段19888888888不外放
中國移動中期財報亮眼 家庭寬帶增長速度原來發展成這樣
中國移動14.6萬NB-IoT基站,將撬動一個怎樣龐大的產業鏈?
就在剛剛23:30分,A股突發一特大最新消息: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表態10G GPON基本成熟,簽約寬帶將向1000M邁進
中國移動支付讓國外震驚,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將近是美國的50倍
中國移動:將在2020年實現5G規模商用
中國移動終於放大招,推出1元500M全國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