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33 返回首頁    go 京東網上商城


“新和創”何家平:傳統智能家居廠商在整體解決方案上更有優勢


 

新和創何家平:傳統智能家居廠商在整體解決方案上更有優勢

雖然對多數人來講,智能家居還停留在“聽說過”的概念,但這個行業已經站在了新舊交替的節點。在《雷軍再提智能家居,話中有話?》篇文章裏我們寫道了小米相關員工對於傳統智能家居的吐槽。的確,傳統智能家居不夠智能,而且施工複雜造價較高,因而,盡管智能家居已有十幾年的曆史,但往往隻能應用於高檔小區和獨棟別墅,他們很少獲得關注。

麵對新型智能家居解決方式的出現,傳統智能家居廠商有什麼看法?宅客君(letshome)近日采訪了新和創智能家居的何家平,他認為,智能家居是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果智能單品不能實現全宅式的體驗那前景就會不太明朗,大概隻會存在於極客玩家的生活裏。而且家居生活的部分需求智能單品是解決不了的,必須得有工程方介入施工。

“集中控製”是我們傳統的優勢,今後也是

新和創智能科技在智能家居領域已耕耘了十幾年,主要做的是小區的整體方案,包括樓宇對講、室內安防、背景音樂、智能照明等,需要在房屋裝修前進行長時間的施工。何家平介紹道,他們關注比較多而重點投入的,還是集中化的控製。

這種集中化的控製,通過本地的平板或者“長滿各種按鈕”的控製麵板來實現,對家裏所有的電器進行管理,比如外出、就寢這些場景,一鍵操作。“遠程控製也有提供,但我們發現用戶使用的比較少,更多的隻是遠程查看一下房門關了沒有、燈有沒有關這些”。

也在做智能單品,隻是試水

何家平也表示,“傳統的智能家居係統比較龐大,都需要專業人士上門安裝,而且施工周期比較長,造價比較高,裝上去後能用不能用,好用不好用,用戶心裏沒底,網上有一些反饋都不是很正麵,導致很難推廣”。而智能單品剛好避免了這些,學習成本也很低,“我們也在學習”。

“真正的智能在於能夠感知、分析、學習”,他們會在今年或者明年推出一些比較吸引人的智能產品出來。比如,他們即將推出的智能插座是這樣的:首先確保用電安全,不會讓兒童觸電。然後會提供模塊化的可拚裝結構,可擴展USB充電模塊、計量模塊等,還可以當成一個小型網關,還可以當做AP。

這些都是采用團隊內部小項目的方式運作,他們的主體營收當然還是在整套智能家居的部署之上。

用戶的需求不會改變

何家平介紹道,他們對智能家居的理解是五個方麵:安全、健康、舒適、便捷和智能,“未來人們的需求也同樣如此”,而且家居一定是個整體方案、全方位的體驗,光靠智能單品是實現不了的。比如家庭音響係統、空調通風係統、地暖等等這些是不可能通過智能單品來解決的,一定是要有工程方介入施工。

他們也在觀察那些做智能單品的公司,他認為,過幾年能生存下來的隻有少數幾個把產品做到極致的公司,另外就是提供聯網模塊方案的公司。“做家電的公司他們的重點還是放在自己核心的研究上,怎麼省電、怎麼製冷,至於怎麼聯到互聯網,怎麼控製,這個找方案商合作就可以了”。

相較而言,何家平比較看好海爾在智能家居的前景,因為他們本身在做電器,而且目前跟高通和蘋果的合作關係都不錯。另外,他認為,房地產開發商將來也有可能主導部分領域的智能家居業務,而房產商的主要客戶就是新和創等這些傳統智能家居廠商。

正如在采訪Mixtile劉振宇那篇文章裏提過的一樣,傳統智能家居廠商最關心的就是係統的穩定性。比如在談到產品的用戶體驗時,宅客君問道,他們這種通過牆壁麵板來控製的形式是否會遭到淘汰,何家平回道:傳感技術隻能做為輔助手段,尤其目前的傳感技術還很難實現精準的判斷,最終還是需要人親自按下實體按鍵的形式來確認,同時他表示,新生代人的使用習慣當然會隨著技術的革新而改變,但人的習慣還是會延續一段時間,預計未來三五年之內都不會出現大的轉變。

何家平講道,他們這十多年也是一步步摸索過來的,也一直在不斷地傾聽用戶反饋,調整自己的方向。在聊天過程中,宅客君感覺到他們想要跟用戶打交道以及向互聯網企業學習的意願和決心,新和創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對於智能家居的未來,我們也處於探索和學習階段,希望能跟用戶和行業人士一起交流探討。“

 
 
 
  本文作者:白騰飛

本文轉自雷鋒網禁止二次轉載,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9-07 10:03:20

  上一篇:go  我們是如何做數據庫運維和優化
  下一篇:go  做軟件項目外包平台有哪些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