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01 返回首頁    go 京東網上商城


加速變革,中國電信雲網融合的SDN/NFV實踐 “多地開花”

近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研究院數據通信研究所唐宏表示,“雲網融合是未來發展的方向,SDN/NFV將推動雲網融合的進程。依托SDN/NFV,中國電信也提出了“協同編排+網絡功能+基礎設施”網絡重構的構想。目前,中國電信在雲網融合變革中已經引入SDN/NFV的多種實踐。

雲網融合是方向,NFV是關鍵

互聯網能力的提供,對運營商的網絡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高速扁平、融合業務、降低成本、靈巧易運營。未來的幾年將迎來虛擬化、雲計算、軟件定義SDN、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等技術的集中爆發點,新理念新技術的應用將深刻地改變現有的運營商網絡。

根據IDC數據顯示,2015年雲架構和雲服務的花費將占到全球整體IT投入的10%,至2020年這個比例將上升至27%。對於雲服務提供商而言,希望獲得一種可快速部署、靈活定義業務的解決方案。這種需求迅速將雲與新興的網絡技術融合在一起,通過雲和網的融合實現雲服務的可交付。

在電信行業,運營商依靠SDN/NFV等技術大幅降低了建設和運營成本SDN軟件定義能力一旦與NFV結合,SDN的軟硬件解耦,靈活部署能力,加上NFV標準低成本歸一化硬件設備,將產生1+1>2的效果。網絡可根據業務的需求動態部署、按需撤銷、統一管控,此時雲網已經深度融合,做到雲即是網、網即是雲。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研究院數據通信研究所唐宏認為,“雲網融合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業務的主要驅動力,SDN/NFV將推動雲網融合的進程。”

“依托SDN/NFV,中國電信也提出了一些網絡重構的構想,包括三個新的三層架構,比如協同編排+網絡功能+基礎設施”。唐宏補充道:“基礎設施跟網絡功能是我們的傳統長項,如何做好協同編排則是一個難點。”

唐宏指出,由於SDN/NFV技術目前博弈非常激烈,導致技術的標準化的工作沒有同步跟進,如何實現跨域跨廠家產品的互通,甚至與現網的打通,都成為技術實現的難點。他透露,中國電信非常重視SDN過渡和NFV技術,Open flow和Overlay的應用場景尚在摸索。

目前,電信領域橫向熱點包括SDN的過渡、NFV包括Openflow技術。“SDN過渡技術主要在流量優化,包括控製麵能力提升和增加資源靈活調度能力。NFV近一年隨著各類Mano試點和OPNFV社區成立,形成新的應用高潮,VNF研究成為重點。” 唐宏認為,三項技術目前各有側重,同時有一些新的開源的控製器也會對這個進行融合管理的嚐試,未來也是在競合中發展。

唐宏認為,NFV有助於高效業務部署,是雲網融合的關鍵,NFV的真正商用還需要兩到三年。

雲網融合的SDN/NFV實踐“多地開花”

據唐洪介紹,中國電信在雲網融合變革中已經引入SDN/NFV的多種實踐,“多地開花”。

在SDN的過渡及演進方麵最大的用途在流向流量的調度,目前中國電信已經形成多了維度采集與大數據分析能力,可以多維度融合的策略管理與統一計算。

唐洪指出,“在骨幹網上我們做了相應的嚐試之餘,在城域網也做了流量優化調度試點,廣東構建SDN集中式流量控製係統,實現省內全局流量與路由的掌控,可以把城域網、IDC網絡的流量可視化,實現基於省內轉發平台進行靈活流量調度,提升網絡轉發效率。”

此外,在城域網vBAS試點應用方麵,中國電信在浙江跟華三合作,通過SDN的控製器實現對於BAS以及VNF資源池控製,可以實現基於雲資源池集中部署,新網元統一部署到DC。

基於MPLS以及Openflow技術提出的DC互聯承載技術方案,中國電信還構建跨數據中心的二層虛擬化網絡。唐洪透露,“這個目前來說我們也是在試點階段主要投入到IDC災備的試點,根據試點的情況,我們看是否能夠進行進一步的推廣。”

據了解,中國電信在IP RAN實驗上也部署了相關的控製器。

而在NFV應用方麵,中國電信也進行了評測。唐洪認為從現在的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講,NFV優先要解決也可能解決的是X86的轉發能力,同時中國電信對所有國內多個廠家的單服務器中的I/O性能進行了評測,並且評測DPDK加速方案在NFV中的應用,也發布了《中國電信DPDK技術白皮書》。唐洪透露,中國電信正在考慮在今年對100G的軟件的交換機的OF做出一個評測的結果和結論。

此外,中國電信還基於開源技術的IP智能邊緣原型。唐洪指出,“這個解決方案主要是通過協同編排,去實現網絡三大能力裏非常重要的一個跨業務包括從我們的vBAS一直到用戶端到端的業務編排的智能邊緣原型,希望通過這個實現改善轉發性能。”



最後更新:2017-08-13 22:45:06

  上一篇:go  2016年信息安全仍處於高速發展期
  下一篇:go  中國企業移動管理市場勐增:創新和安全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