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72 返回首页    go 京东网上商城


京东年年说亏损 为什么刘强东却一直在赚钱?

前几年有很多所谓的专家不懂互联网,不看好京东的模式,说京东持续亏损,又用了一堆财报分析,殊不知人家互联网企业根本不是靠买卖差价赚钱,京东的现金流就像大海一样,每年舀出去一瓢水,怎么能亏的完,几百亿的现金流,每年亏1000万,都要几千年才能亏完,这就是互联网的金融艺术。

像京东、天猫这样的平台,交易额都是巨量,京东2016年营收2602亿元,而天猫仅双11交易额就超1207亿,平均每天有几个亿的流水。

这些买家的钱流入了平台,但是平台不会立刻和卖家结算,大家淘宝买过东西都知道,你不确认收货,支付宝是不会把钱打给卖家的,这些钱趴在平台的账上,平台就用这个账期成为金融企业,支付宝的账期在14天,而京东等平台的账期在30天左右,每天流水几个亿,30天就是就是几百亿的现金流。这些钱什么感念,几百亿放在银行活期0.35%计算的利率一年就是几千万的利息,更不用说像金融机构一样进行资金的运作。

一个年年不赚钱并且持续亏损状态下的公司,是什么一直支撑京东的呢?看一个企业会不会倒闭,只需要看最重要的两个条件:

1、经营是否可以持续

2、产品能不能获得认可

前者决定企业是否能够生存下去,后者考验企业的发展潜力。

那京东为什么没有倒闭?

1、首先,京东是有毛利的。

2、其次,京东的亏损是有意控制在一定范围的。

3、最重要的是,低利润率促进了京东更快速的增长。

针对这些来具体解释一下:

京东年年亏损,还能活得滋润,其实一句话就能解释:“大而不倒”。京东能一直“大而不倒”,分三个阶段

1、烧风险投资的钱

2、上市烧股市投资者的钱

3、成就超级规模,玩转“现金流”的生意

1、烧风险投资的钱:从京东非典时期的初创,一直到上市之前,全部靠风险投资支撑,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巨额资金换京东的成长速度,对京东的考核就是销售额,当时,是有对赌的,如果京东成长不够,京东就会更换主人。因此,东哥拼命烧钱补贴,强力做大规模,用价格战把竞争对手逼死,规模越做越大,亏损越来越多。

从某种角度而言,京东是幸运的,因为当时各家都是烧钱换规模的做法,但只有东哥在“跑销量”上做到了极致,每年数倍的增长,后来仅次于巨无霸淘宝,因此,即便每年巨额亏损,还是获得了诸多风险投资的亲睐,纷纷帮它“补血续命”,于是终于将其推向上市。

但这其中至少也有两次,京东资金链险些断掉,几近奔溃边缘,东哥也曾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额前白发正是因此才有,好在最后都找到新的投资续命,转危为安。

2、上市烧股市投资者的钱:到了2014年,京东终于熬到上市,京东开始烧美国股民的钱了。这时,国内电商仍在快速发展,人口红利仍在,于是,东哥决定继续烧钱换市场,当然,结果也不错,虽然已经没有100%以上的增长,京东的销售增长率依然在业内无人能及,美国投资人源源不断输血京东,也放任其持续、大额的账面亏损。

但是到了2015年中,状况有所转变,一方面京东对标的,10多年不盈利的美国亚马逊开始走向盈利,另一方面,国内电商的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京东的增长率难以保持过去的神话,华尔街敲骨吸髓的投资人面前,必须要有新的故事支撑,于是,京东转而从销售规模的增长,转向缩小亏损规模,寻求净利润上的增长。

此时,京东交易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足够大,也有足够的资本开始玩转“现金流”的生意。

3、玩转“现金流”的生意:仔细观察苏宁、国美们就能明白,它们卖货毛利极低,基本上很少挣钱,为啥还能越做越强,还是因为规模已经足够大,对供应商有话语权,可以无偿占据“销售资金”,玩转现金流的生意,这也是所有大型零售的终极秘密。

比如,一个企业一年营收1000亿,对上游供应商的帐期是3个月,那么它手中就会掌握住250亿的资金,表面上看,这250亿不归属它,但它却通过循环的“卖新货还旧账”,牢牢占据这250亿,足以建立自己的“资金池”,就可以像银行那样,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还可以用这250亿,做各类投资,短期、长期结合,这就是所谓的“帐期金融”。

像京东,就可以照葫芦画瓢,执掌它对上游供应商的应付账款,投资获利,用在给用户的“京东白条”,收个手续费,也可以再贷款给上游的供货商,做个“京东贷”,收个利息,这是玩转互联网金融,增加收入来源,同样,京东,还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合法地投资证券、地产等等,既能优化财务报表,又可以博取利润,减少亏损。

经济学上,有一个关于价格和用户的曲线图,当价格升高的时候,购买的用户就会减少,当价格降低的时候,购买的用户就会增多,所以经济学上,经常会去寻找利润最大化的那个点,在这个点的定价上,能够实现公司的总利润最大化。

不过,京东在这个曲线上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而是追求在亏损成本可控的情况下,追求用户增长的最大化。

通俗来讲,就是用更低的商品售价吸引更多的用户在京东上购买商品。

在电商产品里,尤其是大众类大销量的平台上,价格会是影响用户做决策的重要因素,价格越便宜,就会卷入越多的用户在京东上购买。

实际上,京东的战略一直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常见现象。企业如果能对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清楚,现金流足够支持,通过“烧钱”用钱换争夺市场的时间,不仅没错,而且是必须的。不然,发展就可能被对手们抢先,甚至错过时间的窗口。

因为从市场格局来说,互联网跟传统做饭馆生意不同,饭馆基本上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只要有特色、位置好、有价格优势,什么时候开饭馆都不会晚;但互联网的某一市场,因为网络效应和锁定效应,一旦相对成熟,往往会形成自然垄断或寡头垄断市场,领先者的优势巨大,该花钱的时候舍不得花钱或是没钱花,错过时机,再进入的代价可能会难以想象。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搜索引擎、微信现在非常赚钱,但在百度、腾讯之后,又有多少公司能再去玩类似产品呢?

根据按照去年年报,京东的应付账款付款期仍超过50天,年销售数千亿元,它能占据的资金大小可想而知,能做出的获利也是不言而喻。听说,今年京东的年报会达成年度盈利,亏损对东哥而言,也不是个事儿了。

互联网时代,企业还怕亏损?绝不!关键就看,你的亏损有没有人愿意为你的亏损买单,你能不能亏的有技术,一路急速变大,由此保持大而不倒,并最终靠“金融”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彼岸。

最后更新:2017-10-27 12:20:53

  上一篇:go 三星最担心的事发生:京东方柔性OLED屏交付,展示了iPhoneX同款
  下一篇:go 京东超市与黑龙江省共推农产品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