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
京東網上商城
京東規模變大了但是更小氣了如果做不好這點賺錢還是難
劉強東
8月14日,京東集團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京東第二季度淨營收為932億元,同比增長43.6%;持續業務經營虧損、淨虧損分別為4億和2.87億;2016年同期,持續業務經營虧損、淨虧損分別為1.577億和1.28億。
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京東第二季度淨利潤達9.765億元,同時也是連續五個季度盈利,單季度盈利接近2016年全年。
作為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通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美化數據煳弄國內媒體,但財報的“難堪”直接反應在大盤上,京東盤前跌幅一度接近8%,開盤後最大跌幅為6.54%。如果京東還繼續虧損,投資者的質疑將有增無減:為什麼營收持續增長,但是利潤卻遲遲不來?
並且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情況是:京東在第二季度618期間的交易總額(GMV)達到1199億元的情況下,錄得虧損擴大的結果。
我們來算一組簡單的數字。
京東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交易總額為1841億元,日均交易額約為20.5億元。第二季度,如果刨除618期間18天的交易總額1199億元,京東的交易總額為1149億元,日均交易額約為15.7億元,在年活躍用戶和交易訂單增長的情況下,京東反而出現日均交易額的下滑,對於京東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京東的日均GMV呈現下降趨勢
日均交易額下滑的同時,京東自營業務的履約率也出現滑坡。2017年第二季度交易總額為1366億元,但是計入財報的僅為854億元,相差512億元,履約率僅為62.5%,是2014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值。而在2017年第一季度為64.6%,2016年的第二季度為63%。
京東的自營業務履約率創新低
京東現在給人的印象就是:規模越來越大,但是賺錢越來越難。2017年第一季度的盈利,至今仍然為人津津樂道。而在京東盈利之後,做得比以前更多了。
今年6月30日,京東金融重組已完成交割,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並財務報表。
4月25日,京東宣布組建京東物流子集團,作為京東集團全資控股的一個子集團公司,它將保持獨立運營,但不排除未來獨立融資和上市。根據京東對外公布的數據,京東在全國範圍內擁有256個大型倉庫,6906個配送站和自提點,已經運營了7個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自營配送覆蓋了全國98%的人口。
京東最為自豪的京東物流
京東物流子集團成立之後,京東開始大力推行智慧物流、無人倉庫和無人機物流基地。劉強東在出席聯想TechWorld 2017發表演講時表示,京東已經與四川政府達成合作,將在四川境內建造上百座無人機機場,幫助提升農村物流和生鮮配送的運輸效率,降低成本。貴州、雲南等省份也將隨後跟進。
進入8月後,京東先後與回歸中國市場的黑莓、VAIO和夏普手機先後達成戰略合作,將在渠道和廣告上給這些老牌廠商給予支持。8月9日,京東宣布3C零售創新戰略,推出京東之家與京東專賣店零售新模式,並宣布年內將建成300家。這是京東在3C渠道戰略上又一次重大突破,也是響應劉強東“第四次零售革命”。
一天之後,京東宣布與百度達成合作。百度為京東提供優勢流量入口和產品合作,並基於AI,在內容、商業政策和數據等多個層麵展開合作。其中入口方麵,日活過億的手機百度會在用戶個人中心提供“京東特供”一級入口,位置僅在百度金融之下。產品合作方麵,百度的原生廣告、阿拉丁、視頻、音樂均將為京東提供支持。
此外,京東還和許多奢侈品品牌、海外服裝品牌達成合作。2017年以來,劉強東攜章澤天頻繁參加戛納電影節、巴黎時裝周等時尚界活動,就是在為京東的奢侈品網購平台計劃做準備,意圖和阿裏爭奪中國的中高端用戶,擺脫賣數碼家電的“屌絲”形象。
一麵越來越開放的京東,另外一麵則是越來越小氣。
除了賺錢,撕逼還是今年的618另一個主旋律,而撕逼的雙方是老冤家京東和天貓。憑借著“奶茶妹”章澤天的網紅效應,一直想要進入服裝銷售市場的京東,在今年的618上強行把多個服裝品牌拉入會場並鎖死商家後台,受到眾多服裝品牌的聲討。在618當天,京東關閉了知名女裝品牌裂帛的京東旗艦店。
京東和阿裏巴巴的戰爭,從3C到服飾,再從服飾殺回到3C。背後是雙方朝全品類B2C平台發展的野心,也在發展的過程中,觸手必會伸進對方的大本營。阿裏近年來聯合蘇寧在3C上的動作用意也是阻擊京東。
說到蘇寧,不得不提的是天天快遞。
8月11日下午,京東在官方論壇發布公告稱,將於8月21日終止與天天快遞與百世快遞的合作,通過天天快遞和百世快遞發送商品的物流信息將無法在京東平台展示。
在7月19日下午,京東就已經向平台商戶發出通知,將關閉天天快遞服務接口。幾天後,京東也被曝向商家發出通知,這項通知建議商家在7月底前與服務質量好的京東物流、順豐、中通、韻達和申通合作,以免影響用戶購物體驗。EMS、圓通、百世、德邦在內的其他快遞公司都被排除在推薦名單之外。
天天快遞或許不是最後一個倒黴蛋
隨後,收購了天天快遞的蘇寧與京東的“口水戰”持續了一周,雙方幾個來回,言辭愈加激烈。甚至還傳出天天快遞向國家郵政局投訴京東的消息。
或許天天快遞的服務質量不佳的確不假,但是京東突然的動刀,也難免有私心。
京東自營業務一直以來都是京東口碑的來源,而京東的物流更是好口碑之中的“更好”。 211限時達、京準達之後,京東還推出了“京尊達”高端配送服務,除了保證配送時間更短之外,配送員的顏值也格外高。
京東物流在體驗上甩開了阿裏的菜鳥一個時代。但“自營+自建”的模式被認為是京東虧損的最大推手。在2016年中國500強虧損公司排行榜中,京東商城虧損93.7億元成為虧損王。其中京東物流成為眾矢之的,但在劉強東看來,“自建物流中心一年可能投入上百億元,但這些本身都是公司的資產,並不是燒掉了。”
京東物流必須下狠手,以增加第三方商家使用京東物流服務的可能性,否則別說盈利,甚至難以實現自己“五年內收入過千億”的目標。
因為天天快遞被突然封殺,其他快遞企業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天天快遞。這對於京東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把更多夥伴推到競爭對手菜鳥的懷抱中,而自己一直提倡的“無人配送、智慧物流”還沒有大規模落地的可能,此消彼長之間可能就是滿盤皆輸的結局。
說到京東和天貓,用戶的評價是“京東物流更快,質量更有保證”,3C一直以來都是京東的強項,近幾年生鮮、生活用品、圖書音像等品類也稱為京東的亮點,相比起線下店具備了價格優勢。但是麵對用戶增長、訂單數上升,日均交易額卻在下降,並且依然無法盈利的事實,京東是不是該考慮下,是不是頂層設計出了問題,是不是還不夠開放?
京東體量越來越大,和阿裏的碰撞也更加頻繁;而京東如果要從根本上改變和跨過盈利的門檻,也需要借鑒的是阿裏開放平台和生態的經驗,從而從根本上改變自己模式上的某些弊端。如果因為阿裏是領先者就把其視為死對頭,這不是一個目標位世界型企業的胸懷。
最後更新:2017-10-08 00: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