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京東網上商城
首都法學界:脅迫商家強製促銷?京東違約違法應得嚴懲!
618京東年中大促後,30多家燈飾企業、40多家服飾企業陸陸續續從京東平台撤店。期間,部分商戶更是通過官方微博和微信集體發聲,向公眾揭露了京東強鎖後台、強行促銷、篡改庫存、拖延賬期的霸權行為。
此消息一出,輿論界一片嘩然!
同時,這無疑也是向電商圈拋出了一個巨大的疑問——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重新定義商家的自主經營權?麵對處於優勢地位的電商平台,弱小商家如何維權?
為明晰和解決以上問題,10月12日,“電商平台監管責任與商家權益保護”研討會在京正式舉行。
針對一大批商家從京東退店一事,與會專家北理工大學法學院民商法所所長趙秀梅認為:“強製鎖定後台、強製商品下架、強製閉店等行為,如果沒有按照合同來操作肯定要承擔違約責任。”
同時,其他專家也表示,一旦認定京東沒有按照合同來操作,商家可以依據雙方合同約定及法律規定追究京東的違約責任。
對於愈演愈烈的京東霸權事件下透露出的是處於優勢地位的電商平台與弱小商家的爭端,如何協調雙方的不對等地位和矛盾成為了此次研討會的重點討論題目。
麵對平台的強勢地位,趙秀梅所長認為,處於劣勢的商家通常隻能被迫接受平台協議,加強電子商務立法以保障商家合法權益勢在必行。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陶乾補充道,加強立法的同時,也建議商戶通過個案訴訟等司法途徑引發社會公眾的大規模關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加速對某些電商平台對自身行為的規範。
該事件引發法學界人士關注的同時,其實也值得我們每個電商人深思。造成京東霸權行為的根本原因來自於其對自身的角色錯位——“沒有完成一個從自營的電商平台向新零售平台的轉型”。
所以,電商的長遠發展離不開開放的眼光和長遠的戰略,如果和京東一樣畫地為牢,未來之路的坎坷想必不需多言。
最後更新:2017-10-20 1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