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京東網上商城
京東從來都不是阿裏的對手,現階段的對手其實是他們兩家
大家都知道京東每年都虧,而且很理直氣壯的跟外界說今年虧了多少多少。今年年初的時候貌似說過已經可以盈利了。那麼問題來了,京東一直在虧,為什麼投資人那麼喜歡投錢,劉強東那麼有錢。對比一下蘇寧、國美你們就會知道為什麼京東一直在虧。你會發現,其實京東目前的對手從來都不是阿裏巴巴,換句話說,現在的京東根本就不是阿裏媽媽的對手,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他目前的對手,他所有的模式競爭者-----國美和蘇寧。
要分析三大平台的模式,首先要介紹一個概念,一個經濟學上也是企業運營狀況晴雨表的---現金流。看過經濟學名著《窮爸爸和富爸爸》這本書,應該都能夠明白現金流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國美,蘇寧們賣家根本不掙錢,或者隻賺點辛苦錢。為什麼他們還要開那麼多店,還要低價大甩賣?你也許會說,他們要擴大規模,擊倒競爭對手,靠規模優勢擊倒對手,獲取利潤。現在不掙錢,少掙錢沒關係的,打敗了對手,以後來就可以掙大錢了嗎?盲目燒錢擴大規模不盈利,都是耍流氓。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現金流。
現金流真的這麼重要嗎?是的。美蘇就是靠現金結算流進行資本動作來賺錢的。舉個例子:假如我每天給你1萬,注意是每天都給,要求你3個月之後還我1萬,注意也是每天都還,你一年的現金流就是365萬。你掙錢了嗎?天天有進有出,他們轉的就是起初的90萬和365萬的現金流還有銀行的利息,道理很簡單。美蘇,假設一年100億營收,延遲三個月還款,手裏就是25億現金流!延遲六個月還款,手裏就是50億!假設瘋狂開店擴大現金流,一年200億營收了,延遲三個月還款,手裏就是50億,延遲六個月,就是100億!美蘇拿這些錢會存銀行嗎?
在房地產瘋狂漲價的年代,有這麼多錢不搞地產、不進行資本運作,拿一塊地蓋個樓,幾年之後房價漲幾倍,你說賺多少錢?何況美蘇們通過房地產和資本運作掙錢了,銀行們反而會求著他們貸款,他們拿著銀行的廉價資金,就可以賺更多的錢!
所以,家電連鎖,隻是美蘇獲取現金流的手段!賣家電隻能掙點小錢,就算賠點也沒什麼,而在別的地方可以掙到多得多的利潤!但前提是:現金流一定要充足!
這,才是美蘇們瘋狂開分店的根本原因!
那麼美蘇現在怎麼樣呢?
我們還得從現金流入手:格力的董小姐,早就先款後貨了,堅決拒絕先貨後款,抵製資本運作。蘇寧撈不到便宜,所以蘇寧不願意賣格力。由於價格問題,國美也和格力鬧翻。可2000年之後,尤其是2005年之後,海爾、海信、創維,越來越多的家電廠商要求先款後貨,或者最多一個星期、半個月就要付款。所以美蘇的現金流大減。比如蘇寧和國美2011年的銷售額都是1100億元,如果還是十幾年以前的寬鬆環境,可以占壓廠商三個月甚至半年的資金,美蘇手上就有275億元或550億元;而現在隻能占用半個月了,手裏的現金立馬變成46億!
多少見不得人的項目,多少急需現金的虧損項目,會因為現金流大減而露出水麵?所以蘇寧在增發47億之後又要借債80億。蘇寧不斷融資,根本不是裝B的人說的“搞電子商務,擴大物流”。而國美也五折賣地,把國美商都賣給了海航集團,拿到50億元,遠低於2009年的100億元。很顯然,國美也是缺乏現金流才不得不這麼幹的。
再分析一下美蘇目前的經營環境,看看他們的前途如何?
美蘇已經不可能采取過去那種瘋狂占壓現金、瘋狂開店擴大現金流、再拿現金流大肆進行資本運作的經營模式了。首先,付款方式導致現金流大幅減少。其次,店已經夠多,而且電子商務發展起來了。京東衝擊的,既是美蘇的利潤,更是現金流!第三,美蘇有限的現金流也不可能有過去那麼多好項目了,因為中國實體經濟尤其製造業減速,商業地產泡沫形勢嚴峻,所以美蘇還會有多少利潤?第四,連鎖店過去好歹還能掙點小錢,現在在電子商務的衝擊下肯定是賠錢的,而且越賠越多。
總之:現金流緊張多了,利潤大幅減少甚至虧損,這就是美蘇目前麵臨的局麵。靠電子商務?隻能暫時獲得現金流,而且中短期不可能賺錢!
理論上說,隻要有現金流,虧損了也都關係!比如一個企業一年現金流100億,每年虧1000萬。那麼它運作幾百年都沒問題,因為10年才虧1億,100年才虧10億,隻要現金不斷流轉,稍微延期幾天或幾個月還款,誰知道它是賺是賠啊。所以現金流有多重要知道了吧?賠錢的企業隻要有現金流,就可以耐心等待時來運轉;而賺錢的企業沒有了現金流,就會立馬死掉!
用這個理論我再分析一下京東。隻要京東的現金流不斷擴大,一年賠點錢算什麼?他完全可以靠現金流長期支撐!所以腦殘們總分析京東的利潤,以為京東每年虧幾億十幾億,融不了資肯定撐不下去,幻想著它在幾年內倒閉。我隻從現金流來分析:假如京東每年的營收都急劇擴大(年增50%以上,目前這個目標很輕鬆),那麼手裏的現金完全可以應付虧損和延期還款!
例如,假設京東今年360億營收,虧20億,延期還款一個月,那麼京東到年底手裏的錢反而多出了10億!(30億應付賬款,減20億虧損)。假設明年京東營收540億,又虧20億,但年底手裏隻會減少5億(45億應付賬款,減20億虧損,再付掉去年留下的30億應付賬款)。所以隻要京東的營收越來越多,而虧損不是大幅增加的話,京東手裏的錢足夠用很多年。
所以,京東、蘇寧、國美之戰,表麵上看是市場份額之戰,利潤之戰,但從財務角度來說,更加緊迫的原因,是現金流之戰!誰的現金流被打掉,誰的褲衩立刻被扒下來!那麼現在誰最急迫呢?顯然是蘇美啊,嗬嗬。都割肉賣地、連續融資了,現金流能不急嗎?所以蘇美隻能靠欺負京東吸引眼球了,而京東,當然要奮起反擊。
京東發布2016年Q3的財報,主要數據如下:
很多剛進入互聯網的人可能會比較意外,京東居然依然處在淨虧損狀態中,而且比去年同比增長51%的淨虧損,是說明京東經營水平很差嗎?
資本市場的反應給出了答案,在這份財報發布之後,股價暴漲11.3%,說明華爾街對京東這家世界五百強的經營狀況是非常滿意的。
對於上百億的數字很多人可能感覺不明顯,如果平均到每天來看可能會更清晰一些,每個季度868億的GMV,意味著京東上每天的商品銷售高達9.6億,每天有440萬個訂單新增,這可是相當大的數字啊!
虧損的背後
▎首先,京東是有毛利的。
對於他們所銷售的單品來看,基本都是高於進價銷售的,所以會有毛利,但是均攤掉公司運營成本、物流建設成本、營銷成本等,最後就變成了虧損的狀態。
▎其次,京東的虧損是有意控製在一定範圍的。
相比京東的資產、估值,虧損隻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京東一直將虧損控製在合理可接受的範圍內,不會對企業的經營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
目前平均每個訂單額217元,若每個訂單多賺2元錢,也就是相當於產品平均漲價1%,京東就能直接實現盈利了,但為什麼它不這麼做呢?為什麼不盈利的情況下,華爾街依然這麼熱捧京東呢?
最重要的是,低利潤率促進了京東更快速的增長。
最後更新:2017-10-08 0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