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京東網上商城
京東無人機劉豔光:從破局者到引領者
“
剛入行時,有人對劉豔光說,“你知道無人機行業為什麼很少有女性從業者嗎?因為這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東西太新太難了,有經驗有技術儲備的人在行業裏都不一定能玩出花樣,你又如何能確保自己一定能成功呢。”
”
圖:劉豔光
采訪劉豔光當日,我早早抵達位於朝林廣場的京東無人機研發中心。和今年年初看到較為空蕩的辦公室不同的是,唿之欲出的人氣,用於隨手研究的無人機零件在過道堆放的更多了。
從最初的6個人團隊到如今百人,京東無人機研發中心在劉豔光帶領下,短短16個月內實現了好幾個從0到1的突破:
在沒有無人機技術基因條件下,組建團隊自主研發3大係列,6款無人機機型;
在鮮有可借鑒成熟方案之前,帶領團隊摸索並開創符合京東發展策略的幹線、支線、終端三級無人機+通航物流體係的新思路;
在麵對各種質疑聲,幫助京東實現了在西安和宿遷兩地無人機的常態化運營、成立了京東飛服中心,更是成功攜手陝西,獲得全省境內空域批文,為京東進一步構建天地一體的智慧物流網絡提供良好的政策土壤。
圖:西安航天基地內京東大廈,三大總部所在地
這每一步有條不紊穩紮穩打的背後,我們很難想象京東無人機的掌舵者在起初卻是一位剛剛生完小孩並對無人機行業一竅不通的母親。
一、京東“七年之癢” 決心二次激活
2015年年底,劉豔光已經在京東呆了第7個年頭。所謂“七年之癢”,對於有著豐富項目管理和運作經驗的她同樣困惑。彼時的京東,自建的物流體係從成本、效率、客戶體驗等各方麵達到了一個極限,大西洋彼岸的亞馬遜卻開始籌劃“Prime Air”無人機送貨計劃。如何繼續提升用戶體驗,降低成本,以科技創新為導向來推動企業未來長遠發展,成了京東亟需考慮的問題。
很快,京東研發部門成立了“物流實驗室”,專門挖掘和探索適合京東大生態平台下的前瞻技術,產假歸來的劉豔光作為老京東人義不容辭地接過這一任務,成為了項目開拓者。可是前瞻技術廣泛,什麼才能快速匹配京東物流體係?在一次和世界一流的自動化公司的技術交流中隱約探討到有人機、無人機對物流行業發展的可行性。
“和有人機相比,無人機成本低,技術也相對簡單。可我們尋找了多家無人機廠商後發現,很難找到一家技術和方案足夠匹配京東物流無人機平台需求的合作方。京東是否也可以自主研發物流無人機?“劉豔光對環球網無人機頻道說到,“ 這是一個可探索方向,可是當時民用無人機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除航拍和植保之外的其它領域,並沒有成熟的落地方案。最為關鍵的一點:這是京東第一次涉足無人機領域,無前跡可循。
七年創新項目的管理,令劉豔光感覺到自己進入了職場瓶頸期,那時,很需要一份新的領域來重新激活她對工作的創新和熱情。但其實她本人是一位責任心很強、特別不服輸的人。在京東七年,打造了許多大型的創新孵化項目,做為高管,技術、項目、團隊、運營管理經驗豐富。可是麵對零起步的無人機項目,內心多少有些忐忑。接受采訪時,劉豔光很坦誠的對環球網無人機頻道說,“我本人和京東無人機最大的關聯,無非是對創新項目的管理和運營思路、創新模式開發上的沉澱和積累,但在無人機方麵的認知,幾乎是空白。”
麵對企業全新的挑戰,亦或者說拋來的橄欖枝,劉豔光沒有拒絕,於2015年11月正式啟動京東無人機研發項目。隻是當時隻有一個人的劉豔光首要做的事,是在2個月的時間內,探索出符合京東行業定位的無人機發展戰略規劃,這其中包括技術演變路徑、探索商業模式以及京東無人機未來發展思路三大方向。
圖:江蘇宿遷京東智慧物流全國運營調度中心及京東無人機飛行服務中心
二、初為人母的難處 為期半年血淚史
不嚐試不知道,無人機項目挑戰了劉豔光經驗積累和個人知識儲備的極限。但作為京東老員工,她想到的是不能辜負組織對她的信任,因為無人機項目承載了京東未來發展的希望。不能丟人、也不能做不好,越難越要激發鬥誌,劉豔光很快調整了心態,第一步從自我提升做起。
為了解無人機行業及產品,劉豔光遊走各大航空高校,和自動機械化、電子工程、航空專業的學生老師共同探討,同時還開啟每周末北航無人機應用培訓課程走讀生涯。白天梳理調研報告,周末學習理論知識,晚上9點之後才能回家,要知道初為人母的她,對家庭和新生小孩的照顧才是“正經事”。可是這種“非正常”狀態持續了4個月後,嗷嗷待哺的嬰兒都一周歲了。
劉豔光聊起自己的孩子時眼眶有些濕潤,她在采訪時表示工作造成對家庭和小孩的疏忽讓她十分愧疚。記得項目成立的最初四個月,因為實在沒人照料,不滿一歲的娃娃直接和媽媽一起辦公。好在小孩聽話,不哭也不鬧,自己在辦公室蹣跚學步,好奇陪伴母親身邊的一切。直到現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仍很短暫,劉豔光在最需要陪伴子女成長的期間選擇投身不可割舍的事業。
“從沒有到有、從有到怎麼用、從用到極致的用,需要經曆幾個曆程。但帶團隊,首先要自己弄清楚無人機的由來。” 劉豔光不滿足於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她開始在淘寶上買來各種X4小飛機元器件,看著說明書一步步從組裝、焊接、排線、到接航電係統,到如何搭外觀結構,這樣反反複複手製了6-7台。
圖:京東無人機Y3飛躍黃土高原
2016年3月,無人機研發中心終於迎來了第2位重要員工,主打技術研發。6月,團隊依然還不到6人。可在6.18前後,京東無人機宿遷配送第一單以及隨後的三款不同應用場景的無人機自主研發機型媒體宣傳的沸沸揚揚。消息一出,很快遭遇業界質疑。對於外界不相信京東能夠在三個月的時間內研發出無人機的質疑聲中,劉豔光很平靜的對環球網無人機頻道說出了幾串數字:“5+2、白+黑、7*18、三個月、夜以日繼,也許你們不相信,但我們6個人的凝聚力和不服輸的韌勁,做到了。”
2016年底,京東無人機研發中心獲得了CEO特別獎,頒獎台上的劉豔光麵對底下5000名京東員工,感慨到:“已經無法回想的為期半年血淚史,確實是一片值得耕耘又令人汗顏的天地,人們都說十年磨一劍,原來過去的七年之癢可能冥冥之中就是為做這件事情(無人機),而這件事是值得未來花費精力並堅守下去的事業。”
圖:京東X事業部總裁肖軍與京東無人機研發中心總經理劉豔光在2016年618試運營點
三、功夫不負有心人 啟動全新商業模式
未來的天空都是無人機嗎?未來的無人機可以送貨至陽台嗎?京東的無人機能夠帶來巨大的效率提升嗎?其實這些都不是夢想。然而要實現以上夢想卻要解決以下係統的技術突破才是關鍵:導航和定位係統、動力和飛行控製係統、能源係統和空中交通管理係統。
圖:京東無人機在韓城進行配送
去年雙十一之後,劉豔光開啟了長達7個月時長的內功修煉,站在行業的角度重新思考物流無人機的發展之路,並且驗證之前的想法和戰略方向。起初,劉豔光為打造京東無人機確實是想從物流末端入手,為解決農村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裏”規劃應用場景。但隨著對物流及電商行業的深入分析,以及考慮國內整個無人機發展、空管、政策和標準等一切可能促進及製約未來物流無人機發展因素,劉豔光越發覺得需要重新思考京東無人機發展戰略和商業模式,最終提出了打造京東智慧物流、覆蓋幹線、支線和末端三級無人機+通航物流體係創新性思路,為京東物流流通環節全產業鏈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撐。
三級無人機+通航送貨體係
01
幹線無人機配送(第一級):通過幹線無人機,實現覆蓋跨省間的區域倉到倉的幹線物流快速調撥。這一環節是大型無人機,載重量將是幾十噸級別的
02
支線無人機配送(第二級):支線配送是省內分中心之間的小批量快速轉運。
03
終端無人機配送(第三級):終端主要解決的是偏遠地區和道路交通不便情況下的最後一公裏難題,特別是偏遠山區,京東無人機配送到京東在多數行政村設有的鄉村合作夥伴,通過將無人機降落在鄉村合作夥伴指定的場地,然後鄉村合作夥伴再派送到最終客戶。
同時為了讓項目盡快落地,包括劉豔光在內的,從未接觸過政府關係的負責運營和規劃三人,決定尋找最符合京東發展方向並最具備產業基礎環境的省份尋求合作。經過和各省份的磨合和不斷溝通,最終敲定了與陝西省簽署構建智慧物流體係的戰略合作協議,上個月,京東無人機已全麵獲得覆蓋陝西全境的空域批文。
剛入行時,有人對劉豔光說,“你知道無人機行業為什麼很少有女性從業者嗎?因為這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東西太新太難了,有經驗有技術儲備的人在行業裏都不一定能玩出花樣,你又如何能確保自己一定能成功呢。” 劉豔光用行動證明了從一個無人機小白變成無人機圈內人,想把一件本身就是“無中生有”的事情,變成現實,而現在又逐漸“錦上添花”, 這其中的奧秘無關性別,更多的是對事業的追求和投入,以及不畏難的勇氣和決心。
紮根行業的實幹家劉豔光,她和京東無人機伴隨著中國無人機產業的每一步成長,我們有理由堅信,即使行業裏充斥著亦步亦趨的模仿者,但以劉豔光為代表的理想主義者,一定能在無人機產業中牢牢占據一片天地,堅守到屬於自己的春天。
最後更新:2017-10-08 07: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