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
京東網上商城
京東集團CTO張晨:利用技術,迎接第四次零售革命到來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近日, “二十國集團(G20)智慧創新論壇-2017全球創新者大會(GIC)”在深圳隆重召開,伴隨著“數據,重塑商業”話題板塊的切入,京東集團 CTO 張晨在演講當中展示了京東為“第四次零售革命”提供的神秘武器,以眾多生動、鮮活的案例向人們證明:利用技術,方能迎接第四次零售革命到來。
如人們所知,前三次零售革命分別是百貨商店、連鎖商店和超級市場的建立。幾次革命既提升了消費者體驗,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第四次零售革命是建立在互聯網電商基礎之上卻又超越互聯網的一次革命。互聯網企業運用一係列創新技術迎接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到來,首先要清楚零售行業的“變與不變”。京東集團 CTO張晨先生對這種變與不變給出了明確的詮釋:零售的變來自於消費的變化和技術的驅動。
如今的消費端表現得更多元化、個性化、具有高參與度。而技術端的發展趨勢則是數據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消費端的變化加上技術端的更新,讓大眾市場向人人市場迅速轉換。但對於零售的本質來說,體驗、成本和效率則是永遠不變的內核,隻有創新的技術應用才能不斷突破零售生產率邊界,實現體驗、成本和效率的同步升級。
打通信息渠道,驅動製造商應對消費者變化
互聯網電商時代,在線購物有時候會讓人感覺缺乏真實感。要解決這個問題, AR、VR技術給消費者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購物體驗。日漸凸顯的消費需求個性化更給電商企業帶來新啟發。京東精準定位目標人群,將公益項目與商業模式成功結合的“跑步雞”,再到在品牌商和消費者之間實現共贏的個性化專享價,京東為合作夥伴提供了豐富的智慧營銷工具,並覆蓋了處於不同生命周期的商品,能夠適應不同的流量條件和轉化情況。
拋開消費者層麵,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很多供應商、製造商對消費者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但他們了解比較粗泛,不能有效產生經濟效益。京東運用現有參考數據及雲技術,幫助製造商製造更適合消費者的產品。張晨先生在大會中舉到兩個生動經典的例子,深刻展現了如何通過數據、網絡以及創新的技術應用,不斷突破零售生產邊界,實現體驗和成本、效率同時升級的途徑。
通過大數據,京東發現用戶在購買投影儀的時候,比較關注的因素是聚焦、功能、外觀,因此京東給極米這個新興投影儀品牌提供了一些參考數據,根據京東的銷量、輿情分析等數據反饋,極米特別開發了適合網絡用戶的自動對焦產品,在智能投影儀上的市場占有率迅速超過50%。
除了正向引導,反向定製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因為每個製造商都必須真正了解你的用戶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尤其是對這些年輕人。現在的00後到底需要什麼靠拍腦袋是想象不出來的,需要深入挖掘他們的行為數據,從而了解他們真正需要什麼。
Moony尿不濕是另外一個案例,起初它主要是兩種包裝,一個44片,一個90片,但是用戶反饋44片太少、90片的包裝又太大,家裏沒有地方放。京東根據用戶反饋,給品牌商提出建議,做一個更適合家庭需求的包裝,增加了一種68片的包裝。如今這款產品的銷量在京東已占到這個品類的60%,在今年6.18促銷期間,這個定製款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20%。了解用戶的需求,可以說對製造商來講越來越重要。
通過數字看零售行業,無界+精準是智慧零售未來
京東在過去13年裏,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50%,總增長率達到9萬倍,目前京東有12萬員工,服務中國9億多用戶和十幾萬品牌商,6.18大促期GMV高達1199億。智慧營銷和智能技術還驅動著京東聯手騰訊打造全球獨有的社交電商新模式。順應消費者用在社交網絡上的時間越來越長的趨勢,基於動態新聞所進行的品牌精準定位服務,通過與騰訊的親密合作,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元素充分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之中,用戶之間或用戶與企業之間充分互動與分享,這些都在幫助消費者解決“買什麼?在哪裏買”的問題,有效實現資源的統一協調。
技術驅動零售基礎設施,比你懂你,所見所想
零售基礎設施是未來的行業基石,技術的進步也通過零售基礎設施的變革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實現無界、精準的零售場景。可塑化(Scalable)、智能化(Smart)和協同化(Synergetic)的零售基礎設施,將更好地實現資源的統一協調。
可塑化指的是零售基礎設施具有很強的適配能力,滿足不同合作夥伴的不同需要。這意味著基礎設施的服務商一定要有開放的心態和靈活的組織,既能滿足大型綜合電商的供應鏈管理需要,又能適配個人微商/網紅的電商業務。基於商品頁的流量和轉化率,京東把商品分為四個象限,不同象限的商品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工具組合,例如預售、促銷令牌、京東專享、清倉特價等。
協同化指的是信息、商品、資金流服務的組合可以互相強化,形成合力,不同服務的組合能夠帶來額外的附加值。對於供應商,京東通過協同平台來提升零售鏈條的整體銷量,使用協同銷售計劃、協同訂單預測、協同訂單補貨工具,全麵提升計劃與采購準確度、采購履約及時率和供應商周轉率。
對於零售行業而言,利潤是很薄的。對於品牌商來說,能把有貨率提升上來,就能提高轉化率,實現更大效益。京東與雀巢的聯合預測補貨項目就是一個典範項目。通過精準適配雀巢的需求,京東幫助雀巢的補貨時間從平均5-8天降到了2-3天,線上有貨率從73%提升到了95%,最大程度幫助品牌商減少了因缺貨而帶來的損失。如今已有200多個供應商接入了京東的電子數據交換係統。
智能化指的是零售基礎設施要依托數據,以及基於數據的算法,輸出智能化的解決方案,不斷提升零售係統的整體效率。從采購端、物流端、消費端到服務端都有巨大的提升和服務空間。這意味著一流的零售基礎設施服務需要覆蓋全鏈條的數據,具備零售領域的專業知識,從而更有效地對外賦能。智能化是全方位的,京東利用“一鍵掃碼”這一便捷的防偽追溯舉措,幫助消費者清晰地追蹤商品的產地、出廠日期、是否進港等信息。無人倉、無人配送車的應用將成數倍提高了物流效率,無人機能夠幫助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從無到有建設零售基礎設施。
從技術上看,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關係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麵一樣密不可分。然而大數據的形式多元,來自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網站、顧客來訪紀錄的數據往往具有實時性,並非公司顧客關係管理數據庫的常態數據組。在人工智能領域,京東大數據獨具特色,擁有最完整、最有商業價值的大數據,必將在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取得重要的位置。
京東未來的角色,是應用智能技術全麵推動零售係統的資金、商品和信息流動不斷優化,以開放姿態為整個行業賦能,在未來與社會分享更多的協同價值。當然,京東自身的能力還在不停地繼續打造,同時京東更強調價值的共創,京東不僅自己做,也希望社會跟京東一起來做,隻有把零售基礎設施提高上去,才能提高整個社會的效率。這其中,不得不提到京東雲,京東雲在提供包括主機、網絡、存儲、CDN、安全基礎雲服務的同時,還會提供SaaS能力輸出服務,從產業雲到零售雲、物流雲、智能雲、電商雲、營銷雲、運營雲,京東打造的各項能力正在全方位向社會輸出,助力行業零售基礎設施建設。
最後更新:2017-10-08 0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