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2 返回首頁    go 京東網上商城


京東雲任成元:技術驅動的第四次零售革命

比特網 ChinaByte.com

新科技/新商業/輿論高地/商務IT

9月22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指導、網絡營銷工作委員會在北京主辦的第九屆未來贏銷峰會開始了第二天的召開。峰會以“新物種,破界前行”為主題,繼續圍繞新物種、內容、人工智能+場景、新零售展開激烈討論和思辨。頂尖互聯網公司、知名數字營銷機構、零售企業、創新公司等不同企業跨界碰撞,對層不出窮的新現象、新模式進行深度討論。

(京東雲電商雲事業部總經理-任成元)

會議現場,京東雲電商雲事業部總經理-任成元就內容營銷新趨勢、場景營銷的價值提煉等話題,接受了主流媒體記者的專訪。

Q: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走到線下,傳統企業走到線上,您覺得線上線下孰輕孰重?

A:在15年之前,線下的零售數字化程度非常低,線上是純粹數字化的世界,我們能清晰的看到界限,所以叫線上線下。但是今天每一個商業的業態都有實體化和虛擬化的成分,也就是說每一個商業其實都有線下部分實體和線上的數字經濟。

零售在未來的5到10年會逐漸發生變革,發生的原因在於新的技術將線上線下之間的壁壘直接打通,讓每一個零售的業態發生革命性的轉變,這種革命性的轉變是因為消費者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技術也發生了一些深層次的變化,所以我們更看重的是新技術和新的消費需求匹配的業態。融合原有所謂的線上線下這種場景,零售可能會呈現出來不同的狀態,所以線上和線下在今天來談有些陳舊。未來零售企業的實體部分和數字化部分都會存在,而且未來這種融合會越來越多,原因是技術在後台起到了支撐,這種融合最根本的原因是消費者的訴求,即消費需求需要線上的優勢和線下的優勢結合。

Q:您對您所在的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有什麼樣的看法?

A:首先消費市場會有三個方麵的變化,第一是多元化,消費者一定是在分散的多種場景下進行購物消費;第二是消費者和生產者關係會發生深度的變化,以前消費者單純的接受產品和服務,現在消費者要參與到產品的生產及服務的價值創造過程中;第三是個性化,每一個消費者對文化、商品的訴求,一定是跟他自身的生活習慣品位格調密切相關的,今天有很多消費者更關注核心價值,這種個性化的變化,反過來對零售有了更多的訴求。麵對這樣的訴求,我們必須通過技術上的數字化去應對,這被稱之為“零售科技”。

未來,零售的基礎設施必須具備三個能力:第一,可塑化,可配製,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去組合;第二,網絡化,必須去連接,將消費者和商家連接起來,打通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連接,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連接;第三,也是最高的層麵——智能化,既包括硬件的智能化,也包括軟件的智能化。什麼是軟件智能化?舉個例子,實體店裏麵今天放50台手機,如果智能化實現了,就可以準確的告訴商家應該放39台手機,原因是軟件的智能化預測到的,剩下的那幾台應該放到另外一家店去,但是如果沒有智能化,這種周轉和調貨給商家帶來很高的成本,這種智能化讓商家的每一項決策趨於和真實的消費接近,商家的效率會非常高。未來零售業態下,智能化一定會普及。一以上是我對未來發展趨勢變化的認識。

Q:您講的這些想法非常的先進。接下來京東會在這方麵會做出哪些努力呢?

A:實現這些路徑,京東會從戰略上來做一些重心的變化,第一,技術驅動成為京東最核心的戰略;第二,京東正在布局一些智能化的實際業務,比如:無人機、無人車、自動化無人倉庫、無人機器人;除此,京東在做大量供應鏈協同的案例,比如京東跟供應商協同,幫他去優化他的產品設計生產,同時優化他的供應鏈,讓他能夠更加精準的去布貨定價;麵對消費市場的變化,京東也做了一些調整,所有的京東的前台,所有跟用戶交互相關的都讓CMO同管,應對消費趨勢快速的變化,京東建立一個靈活的中台,承接變化的趨勢,能夠應對它。所以京東從基礎設施、技術,到一些市場需求方麵的變化都做了相應的改變和布局。

Q:今天大會的主題是“新物種破界前行”,您如何理解和定義新物種;關於破界,您有哪些關健詞與我們分享?

A:新物種確實是當前在一個行業變革時期很難形容的一個詞,它首先是未來的一種業態,但是這個業態現在很難用傳統的行業定義去定義。這個詞的出現,第一體現了當前對未來我們可能出現的一些新的業態的扶持,因為我們站在今天看未來看不到的。我們在全球發現了新物種,無法界定它,隻能說是新物種,當然逐漸的可能歸類,因為第一它是有源頭的,第二確實屬於哪個地區,所以新物種是一個過渡,今天我們看上去新,五年後還有更新的東西出來。

第二是跨界的,為什麼會叫新物種?發現一個植物,發現一個動物,或者植物和動物之間的東西的時候,到底定義是植物還是動物的時候,我們隻能說發現一個新物種,所以跨界是形容的關鍵。但是,新物種會源源不斷的出現,跨界的東西也會源源不斷的出現,因為市場在快速的發展,技術也在快速的變化,這種促生下新的東西會快速的出現,可能今天是新物種,過了幾年,大家都認為叫新物種有點不是那麼的適用,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第三,新物種首先一定是代表新生的商業利益,所以確實很難界定它,當然也反映了它具有新生的內在力,這種內在力一定是存在的,比方說獲得消費者的喜歡,如果一個新物種使的消費者不喜歡它,冷冷清清,沒人來,沒人體驗,沒人購買,那麼這就不叫新物種,所以新的價值體現在哪兒,其實是對消費市場的認可,對當前消費者變化一個很好的理解。

Q:業界關於人工智能的一些新的技術出現在不斷湧現,現在業界也有一些精品在做,您從自身,包括京東電商雲的係統上,請結合自身企業談一下技術對於整個行業引導的重要性?。

A:關於這方麵,如果追溯遠一點,我們就會知道,人類的文明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是工具的出現,人類如果沒有各項的工具,可能今天還是原始人。所以,新工具新技術出現,一定會促使社會發生變革,促使零售甚至更多的行業發生變革,目前,京東掀起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新篇章,提出“零售即服務”,要用京東的基礎設施賦能新的零售平台,助力零售業擁有應對挑戰的能力。京東電商雲是這一戰略的具體落地實施,要以技術賦能零售業。

目前,京東電商雲已經幫助一些傳統的線下商貿企業轉型升級,例如華南城,中海油的天然氣交易等一些案例,通過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幫助他們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實現數字化和業務互聯。京東會在零售的人、場、貨三個方麵提供相應的技術,比如店麵的導購,人工智能的導購,客流的分析,以及商品的智能化,再到後端自動補貨和選品,京東都有相應的能力,並逐步開放到合作夥伴。我相信,京東雲會成為京東各項技術能力的重要輸出平台,京東電商雲會成為京東電子商務零售的重要的輸出平台。

Q:關在這個時代,以用戶為中心,不再是停留在紙上的噱頭,用戶是這場變革的核心,但年輕化人群的崛起深深影響著這些,他們的行為喜好和活躍的場景都有很大的變化,甚至有些企業認為我們處在一個“失控”的時代,如何迎接這種挑戰?

A:《失控》闡述了一個事實,人類是在科技驅動下被動的接受某些東西,沒有選擇的權利,但人是不可抗拒大潮流的,所以在當前我們看某些領域的時候覺得失控,那其實是新生技術的推動突破了人的心理底線,給人帶來的不適感。

例如,現在有很多科學家已經開始反對人工智能,他們已經預見某一天人工智能比人聰明,這是必然的,這是大勢,沒有人現在能夠阻擋,而今天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提前防範、規範、預防。現在技術在不斷發展,一定有人喜歡,因為源源不斷的新的消費群體在出現,一個人在大的群體裏麵能力太有限,影響力太有限,科技大的趨勢是向前發展的,無法阻擋的,你可以說不參與其中,但要接受,如果排斥就是掩耳盜鈴。

Q:你認為該如何駕馭呢,或者說機會點在哪裏?

A:我認為應該叫順勢,而非駕馭。新技術變化太快,駕馭屬於“跟熱點”,而順勢則要看長遠。技術有三個層麵,數字化、互聯和人工智能,今天如果數字化沒有做到,天天喊人工智能是沒用的,其實數字世界的發展邏輯與人的大腦發展類似,先學習,把數字吸進來,再把數字關聯起來,再去推以後,有這些數字關聯才會產生的未來。

最後更新:2017-10-08 07:27:33

  上一篇:go 京東物流華北分公司內蒙地區招聘
  下一篇:go 任重道遠,京東和阿裏“新便利店”之夢不好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