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6 返回首頁    go 京東網上商城


對標Amazon Go,京東的兩款無人零售產品橫空出世∣探店

從京東無人超市和無人便利店的體驗上看,體現了劉強東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本質,變的是零售基礎設施,不變的是成本、效率和體驗。

采寫/王君亞 編輯/郭娟

前有亞馬遜Amazon Go無人超市、阿裏實驗室的淘咖啡,後有F5、繽果盒子等無人便利店,無人零售的賽道上不僅充斥著電商巨頭們的身影,也有創業者的足跡。

此前,就有消息傳出中國的另一電商巨頭京東要布局無人零售,10月17日當天,伴隨著其啟動2017年雙十一之際,京東的兩款產品——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超市也出現在大眾眼前。

猶記得,一個月前,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商城消費品事業部總裁馮軼針鋒相對地表示:“無人超市並不能代表未來超市,未來超市應該是無界的和精準的!”。昨天記者走訪一圈後發現,京東的線下無人店的產品設計迥異於阿裏的淘咖啡如果非要給它對標的話,京東的無人零售形態更像Amazon Go。

京東無人便利店:布滿黑科技

京東的首個無人便利店坐落於京東集團總部,品途商業評論記者看到,這家門店從外觀上看和其他無人便利店並沒有太大區別,通過登陸“京東me”APP,設置完成刷臉登陸,臉部認證成功後,在刷臉開門時即可自動關聯京東賬戶。顧客購物後無需手動支付,隻靠刷臉即可順利完成。

在大小在20平米左右的空間裏,陳列普羅大眾的休閑食品、飲料等,共有120個SKU。

所有的商品都放在智能貨架上,記者獲悉,貨架內置智能傳感器,可感知商品的變化,同時貨架上的智能攝像頭用來確認顧客所拿的東西和數量,當用戶在貨架前拿走商品後,觸發人臉識別攝像頭拍照,後台同步記錄用戶id和商品id,實現人貨綁定。

在京東無人便利店的結算設備上,還陳列著智能稱重結算台,相較於智能貨架,稱重台更適用於非標品類的結算,可以看到,結算台下方有4個攝像頭,通過視覺識別抓取商品種類信息,通過重力感應器,得到商品數量信息,從而確定商品的總價。

同時,店內還配有智能感知攝像頭,為品牌商起到檢測商品擺放的作用,以及檢測店內客戶信息及客流的目的,生成熱力圖更好地為運營人員選品、理貨提供數據支撐。

京東無人便利店的負責人介紹,店內所有的科技都可以單獨輸出,運用到不同的場景。比如,在智能貨架基礎上可研發成自動販賣機、無人值守貨架等,而智能稱重結算台可以取代現有超市中的人工結算台、蔬菜水果區域的電子秤,整個改造成本占傳統稱重台成本的5%。

同時,負責人介紹,目前京東無人便利店內同時進入的人數數量為1-7人,超過上限可能會導致誤判率的增加。記者通過試驗發現,如果與同一人同時拿同一類商品時,並無法準確判斷出實際購買量。

“無人店目前麵臨造價昂貴、落地困難等痛點,京東自主研發的這套智能門店科技,希望對線下店鋪進行智能化或是無人化能夠大範圍落地應用。”京東商城研發體係的負責人馬鬆說。

京東無人超市:更像Amazon GO

如果說京東無人便利店是“擼了”一圈高科技,那麼,無人超市才是消費者體驗的高潮。

當不少人質疑掃碼結算的無人零售店,實際上是由消費者自己充當收銀員,從而完成支付環節,這並不代表真正的無人,僅僅是起到了節省人工成本的目的之一,隻有無人超市的鼻祖亞馬遜Amazon GO 率先實現了拿上商品,直接走出商店的過程,被定義為真正的無人。

京東的無人超市與Amazon GO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與京東無人便利店一樣,初次進入京東無人超市的用戶通過京東APP進行綁定用戶身份和支付信息,一次綁定“保終身”。

進入超市內,品途商業評論記者發現,每一個物品都貼著有“無人超市”的字樣標簽,裏麵是射頻識別芯片,用於結賬時識別、銷售數據與後台庫存同步以及防盜。在購物和支付過程中,無人超市使用RFID、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

付款環節則需要消費者勻速通過一個結算通道,“無論商品是放在兜裏,還是掩蓋住,都能準確的識別出商品的價格。”京東無人超市的負責人牟廣森介紹。

除了用戶體驗,京東對於無人超市的運營,也是使出渾身解數,利用站點分布、自營配送員的優勢,對門店進行配送員閑時補貨,牟廣森介紹,京東補貨員按照件數付費,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門店補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配送員的收入。

從京東無人超市和無人便利店的體驗上看,體現了劉強東提出的“第四次另零售革命”的本質,變的是零售基礎設施,不變的是成本、效率和體驗。

待觀察的“無人”零售

誠如,線下零售有眾多痛點,“無人”也在風口上吹了很久,看重這個生意的巨頭公司越來越多,然而縱觀整個市場,卻沒有人敢再踏出一大步。

亞馬遜Amazon Go的擴張速度緩慢,阿裏的淘咖啡技術bug頻出,繽果盒子也未大規模的投放,更多的無人便利店還處於試驗階段,技術問題仍需解決。

對於此,馬鬆向品途商業評論回應,京東智能門店科技中的大量技術開始應用於京東便利店、京東之家。媒體曾報道過,品牌商通過攝像頭在京東掌櫃寶平台時時監督便利店商品的陳列,其京東新通路的運營人員也通過攝像頭指導店主調整貨架等。

以目前來看,“無人”依舊處在線下零售的風口浪尖,隨之,對於它的討論也愈發激烈。

首先,無人業態帶來的失業率的問題。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零售業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眾所周知,而“無人”時代的來臨,讓收銀員、快遞員、倉庫員逐漸麵臨失業,被機器替代,其背後的成本和準確率,是一個新型業態可以在短期內彌補的嗎?

其次,無人便利店業態還存在購物場景缺陷、信用體係不完善、以及技術尚未成熟等諸多原因,將導致其發展緩慢。

最為重要的,是用戶在購物中需要人工的時候如何解決?在京東無人超市裏,記者想要購買熱飲,轉了兩圈後,還是求助工作人員,所以,無人店在節省人工的同時,是建立在犧牲用戶體驗的代價上。

零售人專屬交流社群

最後更新:2017-10-18 13:14:51

  上一篇:go 弱勢行情彰顯抄底功力,京東方A或引爆該股
  下一篇:go 京東的時尚反擊戰:雙11力推“無界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