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京東網上商城
“雙十一”對決技術創新,蘇寧、京東誰更勝一籌?
文/李俊慧
雖然距離“雙十一”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圍繞“雙十一”大促的競爭卡位站已經打響。
繼蘇寧易購率先發布“不止所見,嗨購11天”O2O購物節後,京東緊隨其後公布了“11.11全球好物節”,值得注意的是,與過往電商平台重點強調促銷力度外,這兩家電商平台都不約而同的發布了各自的零售創新戰略。
其中,蘇寧主打“智慧零售”概念,而京東的提法是“無界零售”,但本質上都是“線上線下融合”、“技術創新變革線下交易場景”。
那麼,兩家電商平台的零售變革思路或路徑,各有什麼特色呢?
京東打法:聚攏線上流量,利用技術創新賦能傳統零售
截止目前,按照“京X計劃”,京東已經相繼與騰訊、今日頭條、百度、奇虎360、網易、搜狗等幾大“流量天王”結盟,觸達近100%互聯網用戶,給各類商家的商品建立全方位的展示和觸達場景。
與此同時,京東聯合騰訊推出了賦能品牌商的“京騰無界零售”解決方案,以騰訊的社交、內容體係和京東的交易體係為依托,為品牌商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深度定製化、場景交易高融合的零售解決方案。
簡單說,京東作為電商平台最大的優勢,在於線上的流量以及基於多年電商平台運營形成的數據分析和技術積累。可以說,京東、阿裏分別依托各自的布局,實現了對在線購物用戶的分割,建立了一定的壁壘,也在尋求進入對方擅長的領域。
如今,在兩大電商巨頭都在加大進入線下零售場景的步伐。
京東已經相繼在“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等兩大線下高頻零售場景,以模塊化的方式,按照不同的技術線路形成了一整套解決方案。
比如京東“無人超市”模式,依托RFID、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而其“無人便利店”模式,則采取重力感應、圖像識別等技術路徑。
至於這兩套方案孰優孰劣,現在尚能判斷,不過,通過這種多選的方式,以創新技術和前沿科技形成一整套解決方案去改善或提升線下零售場景,既有助於緩解線下線上零售場景一度緊張的競爭關係,也有助於樹立電商平台的技術創新形象,更重要的還在於實現線上線下零售場景融合,做大交易總額。
蘇寧策略:起步線下連鎖,打通線上交易再拓寬零售場景
在蘇寧易購O2O購物節發布會上,有兩大亮點值得關注。一個是它們與科沃斯合作推出的導購機器人,另一個是它們即依托智慧酒店提出的“嗨購市集”。
這個叫“旺寶”的機器人可以通過人臉識別等機製識別用戶身份,並自動調取用戶此前的購物或關注記錄,並結合最新的商品調價情況,主動提醒用戶關注的產品是不是降價了。
對蘇寧來說,依托“旺寶”機器人既可以實現對用戶的智能化管理,還可以依托曆史交易記錄,依托大數據和機器算法,向逛店的用戶喚醒交易或推薦商品,增加傳統線下購物場景的趣味性。
而所謂智慧酒店“嗨購市集”,其實是開展自助式酒店和沉浸式購物嚐試。包括:1)消費者可以把酒店內商品都可以進行掃碼,進入蘇寧易購主站,一次性支付。2)依托人臉識別技術試點刷臉退房入駐係統,讓消費者自助服務。
簡單說,這相當於革新了傳統住店用戶的交易場景,客房內日用商品銷售結算以及外賣場景,都可以實現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所謂交易場景的創新,其目的本質都在於聚攏用戶,按照用戶的交易場景偏好,引導用戶完成交易,也是為了做大交易額。
場景之爭:打造全新概念,提升對供貨商的控製力和影響力
京東的優勢是線上流量巨大,而蘇寧的優勢線下賣場眾多,如今,雙方都不約而同的提倡“線上線下融合”,一方麵,足以說明不論線下或線上都有“天花板”,另一方麵,不論是線上零售,還是線下零售,暫時誰也取代或消滅不論誰。
因此,不論是京東的“無界零售”,還是蘇寧的“智慧零售”,現階段都是為了向平台各類商品供應商的“畫大餅”,也就是平台間對上遊廠商的爭奪,進入更多的商品銷售領域。
一方麵,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何時在各地上線,上線的數量有多少,交易規模有多大,本身都是未知數,但是,通過概念打造,確實給各類商品廠商勾勒出了比較誘人的想象空間。
當然,我們也必須看到,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的應用場景可能比傳統線下零售場景覆蓋範圍更廣,很多不適合開設傳統線下零售店,可以嚐試布局此類形態,增加了交易的可能性和服務的便利性。
隻不過,對消費者來說,隨處可買不等於隨時會買,一方麵,要看消費者的荷包是否夠鼓,另一方麵,還要看消費者是否有需求。
而如何激發消費者更多的消費需求,也是零售變革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除去商品端迭代創新外,如何依托技術創新激發消費者購物熱情,也是需要考慮的。
最後更新:2017-10-19 2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