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6 返回首頁    go 京東網上商城


鈞緣

TA的每日心情開心
2017-10-29 16:27

簽到天數: 2 天

[LV.1]初來乍到

店鋪華夏一佳威望0 發消息
秋日午後,微風挾著細雨。漫步古城深巷,遙見遠處古刹,隱隱綽綽,氤氤氳氳。細雨點滴:不徐不疾,亦密亦疏。偶滴瓦楞,間點石階,或洇牆壁,兼潤綠苔……欲濕衣袖,將濡衫襟。且行且聽……其聲,清越,遠塵;斯境,朗澈,澄清……
欣然前行,巷口數莖翠竹,疏枝茂葉,修拔卓爾,沐雨自得,臨風振振然。真丈夫也!
待上前方知,乃一文人故居。斯人已逝,斯竹長守。
拾階入內,中布一廳,廳側二廂房。放眼廳堂,廳內陳設極簡,青石鋪地,四側白牆,頂無藻飾,旁側開窗,窗邊竹簾半卷,近窗一案,案上一瓶,遺世而獨立,幾支幹梅,錯落瓶內。一桌一椅,更無餘物。門外翠竹,隔簾掩映。一派晴朗。
徐步上前,案上乃一梅瓶,古雅端重,華貴瑰麗,靈蘊自蓄。梅枝橫斜,恍惚間,似有暗香浮動,盈盈滿堂。
忽而,簾外雨驟緊,適才玉盤珠落,繼而緊鑼密鼓,如注似澆……淩厲、厚實……翠葉浴雨,勁節迎風,酣暢淋漓。
細觀梅瓶,此瓶非”青”非”白”,釉色似呈萬彩。暗思忖,怕是以窯變釉彩而名世之鈞瓷。詢之果然。喜不自勝,素來慕名,未曾得見。
早聽聞,鈞瓷得名禹州古鈞台。始於唐,盛於宋,複燒於金元,延至明清仍有仿製,曆經千年盛燒不衰,形成了龐大鈞窯係,迄今為止。而古鎮神垕所出尤為獨絕。
更多美文:歡迎添加微信公眾號:junciyishuwang
傳說,宋徽宗書畫雙絕,然苦技藝精進難再,終日悶悶。一日偶得鈞瓶,驚歎不絕。遂命鈞窯大批燒製,唯取上品,進貢宮內,餘者盡毀。想來,鈞瓷燒製盛於宋倒也自然。後得貢一硯,此硯溫潤似玉,釉色絢麗,研墨其中,墨質細膩油亮,五色自呈,更襯鈞瓷釉彩,若山川煙霞氤氳煥彩。得此墨寶,潑墨揮毫,如有神助,丹青翰墨,愈加勤勉,技藝精進,縱創得”瘦金體”獨步書壇。藝臻斯境亦賴鈞瓷之啟示也!
古鈞,其胎,厚實致密,潤澤堅韌。其釉色尤為罕見,窯變天成,流光溢彩,各色紛呈,有雞紅,茄紫,海棠紅,葡萄紫……暈如雨後,燦若靄霞………古有紅為貴,紫為最,天青月白勝翡翠之說。其紋理,縱橫交錯,輕撫之,光滑滋潤,毫無裂紋。
其開片聲,亦為一絕,或如細雨打蕉葉,沙沙有聲。或似玉人嬌笑咯咯入耳。
若得一鈞,置於案側書畔,掩卷遐思之際,研墨潤筆之時,忽聞開片之聲,似琴之婆娑,如箏之叮呤,空靈,豁朗,隔廉望去,自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細尋卻,靜寂處猶有餘音。
思忖閑,遐思悠悠。待心神甫定。始覺梅枝吹動,竹簾輕擺,一陣清涼。簾外雨勢稍緩,稀稀疏疏……
回首,案幾上,梅瓶靜穆。
釉彩斑斕,瓶頸間,月白天青,交錯迷離,紅黃斑駁其間,自然暈化,繼而大片灑蘭,藍中泛紫,平腹流淌而下,藍色漸深,更有萬點牙白點灑其間,紫中透紅,絢爛幻化,至瓶腳一片銅紅釉,海棠紅,玫瑰紅,輝映交融,更有瑰麗異彩,莫有定名,諸彩交輝,嗬嗬嗬………妙不可言。
落落一幅大寫意:遠山層巒疊嶂,天空靄霞臨川,片雲悠悠。近前一女子,孑然而立,裙帶飄灑,頷首舒袖,神色黯然。女子周身,白釉點點,飄灑漫舞,恰北國風雪,許是“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地幽獨”。
細細觀賞,愈覺蘊藏無窮。
再看其器形之態勢,敦厚古樸,凝練雄渾;叩之,渾沉中幾許清越。細賞,迷離閑一股靈氣遊動,籠罩瓶間。
有詩境,其境闊;有詞境,其言長。

最後更新:2017-10-29 18:05:15

  上一篇:go 燒鈞窯的匠人1
  下一篇:go 京東新手代運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