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英雄聯盟
德勤中國:A股迎來教育資產證券化浪潮還需要一定時間
藍鯨教育 夏韜
近日,德勤中國發布了《邁向新高度——2017年德勤教育行業報告》,該報告由德勤教育行業及德勤研究團隊聯合編纂,深入探討了在政策、資本、技術、社會觀念等諸多關鍵因素的驅動下,中國教育產業將邁向的六個“新高度”。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德勤發布的第9份中國教育行業報告。
德勤是世界知名的“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主要提供審計、稅務、企業管理谘詢及財務谘詢服務,其自1917年起在中國開展業務。德勤中國教育行業主管合夥人盧瑩在發布會上,對於今年報告中的教育資本、STEAM教育、教育出口、教育地產、教育科技等方麵做出了解讀。
盧瑩表示,科技、資本、政策、市場都在不斷驅動著教育企業的迭代發展,也不斷地加速業態的重塑融合和跨界。報告指出,在教育資本湧動的2016年裏,並購、資產證券化與投資三大賽道呈現出各不相同的發展趨勢,2017年又發生新的變化。
經德勤中國授權,藍鯨教育結合該報告與盧瑩現場演講,對其中教育資本部分內容進行整理發布:
新民促法的政策紅利,
催化證券資產化
在整個民辦教育領域,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一直是近年來的熱題,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允許教育機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類管理,所以對於民辦教育企業來說,在非義務教育上一定是有新的契機。新法生效時間是在今年9月1日,但各地還在持續地推出征求意見。
所以,盧瑩認為,新民促法的具體執行和落地仍需一段時間,不會在9月生效時馬上劇變,這個過程需要1至2年。
2017年新版《民促法》將為教育類資產證券化清除障礙,加之IPO提速趨勢明顯,A股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的教育企業資產證券化浪潮。
2016年教育類企業資產證券化數量持續增長,從2015年的45例上升到69例,2017年上半年也已經達到64家,創十年來的新高。目前A股上市企業雖然有55家參與教育行業,但是其中不少是通過跨界並購或者參股來涉獵教育資產。但從國內的資本市場來看仍然缺乏純正的教育標的。
A股市場上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龍頭企業仍然稀缺。新的民促法生效之後,A股市場或許可能迎來一輪教育企業資產證券化的浪潮,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同時,仍有教育機構紛紛去美國和香港上市,例如6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辦教育企業,他們以幼兒園、K12學校和高等教育為主業。這些教育企業仍然選擇香港和美國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原來教育機構的非營利性質,不得不用VIE走出去。而2011年至今,海外上市的教育企業完成私有化回歸僅有一例,即被銀潤投資收購的學大教育,現*ST紫學。
德勤中國所研究的教育資產證券化包括A股、新三板及海外資本市場,國內教育資產證券化提速,體現在兩個方麵:
一方麵,2016年教育類企業資產證券化數量實現了持續增長,由2015年的45例上升至69例,2017年上半年新增教育類企業資產證券化數量達64家,創近十年來新高,其中新三板的增速表現最受矚目。
新三板掛牌以速度快、成本低、政策限製少,又兼具融資定價和交易功能等優勢,廣受成長型中小企業青睞。教育類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的隊伍逐漸壯大。在2017年前6個月又新添20家後,目前教育類掛牌企業總數量已達150家,而這一數字在2015年年末僅68家,一年半時間裏教育類掛牌企業數量已翻倍。
另一方麵,資產證券化後的教育類企業營業收入規模和淨利潤均激增。截至2017年5月,已發布年報的140家掛牌企業2016年合計營業收入超136億元,其中營業收入過億元的有34家,最高營收達到19.22億元;這些掛牌企業全年實現淨利潤近16億元,超八成企業營收規模同比擴大。
報告認為,科技教育持續滲透、政策紅利催化證券資產化、海外退市潮回流國內A股,這三個趨勢顯示,未來主板市場上的教育資產規模還將繼續擴增。
上市公司跨界並購,
集中於教育信息化領域
從近兩年的數據趨勢來看,並購仍然非常熱門。在過去四年裏,平均複合增長率高達78%,中國教育行業的並購總金額在2016年已經超過126億元,2017年上半年並購數量也達到54個,總金額達到89億元,是去年同期的3.6倍。
除此之外,平均單筆的規模大幅度上升,2016年平均單筆交易額達到6.9億元,也是2015年的將近兩倍。
而在並購當中,出資方主業所處的行業,位列首位的是製造業,隨後才是教育業以及計算機應用服務業。
報告認為,跨界教育並購的主要驅動還是來自於上市企業的轉型的迫切需要,2016年國內經濟整體下行壓力加大,給各行各業帶來生存與盈利的雙重挑戰。隨著科技教育的強勢崛起,尤其是“互聯網+教育”領域的各類新興項目成功通過獲取用戶、流量變現,教育行業激流勇進,整體經營穩健,成為了上市公司轉型的契機。跨界涉足教育領域的上市公司多為產能過剩的傳統製造企業,受到競爭及產業結構因素的影響,市值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希望借助跨界教育得到轉型。
從細分領域來看,2016年資本並購比較集中在教育信息化,該領域的案例占總數的21%,而2017年上半年更上升到30%,並購金額已達4.75億元,占總金額的16%。
報告認為,其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兩點:
首先,在傳統教育互聯網化的必經之路上,必備的基礎設施市場需求巨大,教育信息化扮演了提供方的角色,地位極其重要。
其次,國家十三五規劃著重提到了教育信息化領域的發展,2016年該領域成為各大上市公司布局教育大版圖的重點關注方向,涉及金額約50億元,其中三愛富收購奧威亞、東方聞道兩家教育信息化公司,創下22.6億元的該領域年度並購金額紀錄(後修改方案,改為19億元收購奧威亞)。
此外,K12課外輔導和教育綜合服務領域也並購頻發。2016年教育綜合服務並購金額達到46億元人民幣,僅次於教育信息化領域。K12教育領域也有明顯增長,2016至2017年上半年並購金額合計22.75億元人民幣。
金額與案例數雙降,
教育行業股權投資回歸理性
近年來,教育行業內投資案例和總交易規模曾呈現跨越式增長,然而這一態勢在2016年戛然而止。2016年投資總金額相比2015年下降25%,這些投資共分布於234個案例,相比2015年的270例也下降13%。
盧瑩指出,從數據上看,和並購、IPO高速增長不同的是,似乎教育投資回歸理性,過去教育行業曾經有粗放的投資,這樣的增長已經過去,開始步入轉型過渡期。
她還指出,在2017年上半年卻又看到有一波回彈,這樣的反彈似乎預示著2017年的投資者對教育市場注入更大的活力,投資比較熱點地集中在科技教育、垂直領域(語言和興趣)、職業教育和早教。
在“互聯網+教育”這一領域的投資案例就高達44例,占所有投資的15.4%,也占據了科技教育投資的半壁江山。而在2016年65個職業教育類投資案例中,50%為IT培訓,隨著科技教育需求的勐增,IT熱潮未來無疑繼續成為主流。學前教育(早教)領域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固的多頭市場,總融資金額略高於2015年。
有趣的是,隨著教育各細分領域投資的自然延伸,屬教育科技領域的VR多數應用於職業教育領域,AR則多數應用於早教領域。
在所有教育細分領域的投融資中,語言教育領域下滑幅度最大。該領域2016年總融資金額與2015年相比下降了接近50%。報告認為,其大幅下降主要是源於語言教育市場的日臻成熟。並且,這些語言培訓類項目幾乎專注於少兒英語,相比成人外語市場,未來少兒英語教育市場的增長空間存在巨大潛力,將會經曆品牌化發展的過程。
德勤中國在2017年教育行業報告中總結道:
1.資產證券化在新三板、A股和海外市場加速推進,將資產證券化進程推向高峰;
2.並購方為尋求更穩健的盈利模式進軍教育界;
3.投資者用愈加理性的態度審視投資項目、財務可持續性和投資回報率。
活動速遞
更多教育信息化新產品新技術,敬請關注11月27—29北京 國家會議中心,2017中國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
——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藍鯨教育專注報道教育上市公司
最後更新:2017-08-31 09:56:57
上一篇:
深度專欄:港股港元為何出現背離?
下一篇:
A股緊急消息:福田汽車 城投控股 江山化工 白銀有色
就在剛剛10:35,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同洲電子
就在剛剛10:37,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中遠海科
就在剛剛10:38,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中孚信息
就在剛剛10:39,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上港集團
剛剛11:34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龍頭股份
剛剛11:39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泰嘉股份
剛剛11:40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同洲電子
剛剛11:35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旭升股份
A股大事突發!周末深夜A股爆出罕見大動作,下周大盤必定突破3800點?
周末晚間!A股爆出罕見大動作,下周上證指數必須突破38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