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9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A股退市率長期偏低,其實是有原因的!

退市

從退市長油、退市博元,再到近期的新都退、欣泰退,近年來A股市場終止上市的股票家數似乎有所增加。但是,縱觀A股市場已經實現退市的股票家數,依舊為數不多,而多年來主動退市的上市公司依舊多於被動退市的上市公司,A股年均退市率仍然遠遠比不上成熟市場的平均水平。

“上市難,退市更為艱難”,這是A股市場的一個真實寫照。實際上,在A股市場中,雖然有超過3300家上市公司,但其中虧損的上市公司不少,而連續虧損的上市公司也並不在少數。但,非常有趣的是,對於部分上市公司來說,每逢瀕臨退市的邊緣,總會想到一些辦法回避退市的風險。在此期間,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自身的會計手段完成減虧乃至扭虧的目的,而更有甚者還會在關鍵時期內獲得當地的補助,或相應的稅收優惠等,並以此達到保殼的目的。至於部分遭到暫停上市的上市公司來說,它們更可能獲得地方的支持,並通過資產注入等方式實現華麗大轉身,而多年來股市剛性兌付現象始終未能夠得到實質性的破解。

上市公司退市的條件相對寬鬆,且政策執行效率不高,這是A股退市率長期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實際上,對於A股市場的退市條件,多留給上市公司不少的改善時間,而即使上市公司出現連續性虧損而遭到暫停上市的處理,也還有一定的時間給予企業進行重組整頓,進一步降低上市公司終止上市的可能性。

多年來,股市退市製度談及多年,但依舊未能夠有效提升股市真正的退市率水平。歸根到底,還是在於股市剛性兌付現象依存,而部分地方的過度保護,也導致股市退市率無法獲得實質性的提升,而多年來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有效退市家數還是寥寥無幾。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之後,深交所與上交所分別設立了退市整理板與風險警示板,以滿足退市股票最後交易的時間,也給投資者創造出一個退出的機會。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自退市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之後,股價卻呈現出先急跌後慢跌的表現,而深陷其中的投資者根本上無法以較好的市場價格拋售股票,而待股價略有企穩之際,其價格早已跌至曆史低穀,投資者的持股市值早已大打折扣,而此時此刻,設立退市整理板與風險警示板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了。

即使如此,這些年來,能夠有效進入到退市整理期的股票還是寥寥無幾,且多以強製退市的上市公司為主。但,另一方麵,A股市場的年均上市公司家數卻高居不下,且有持續攀升的趨勢。由此一來,在股市上市率與退市率嚴重失衡的市場環境下,A股市場的優勝劣汰功能,又怎麼能夠獲得有效實現?那麼,對於一個優勝劣汰功能並不完善的市場,加上持續膨脹的新增股票容量,而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市場環境又如何維係起市場持續性的投資活力呢?

最後更新:2017-08-25 09:30:44

  上一篇:go 港股回購統計 2017年8月25日
  下一篇:go A股平地一聲雷:鋼鐵 快遞一黑馬放量金叉,八月將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