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
英雄聯盟
全球資產大緊縮到來 是否會帶來危機?
摘要
在大約12個月的時間內,央行資產負債表將出現整體收縮。
瑞士信貸的安德魯-格斯韋說:“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將會在2018年第三季度出現拐點。”
去年12月歐洲央行的資產買入量悄無聲息地從800億歐元縮水至600億歐元(甚至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還竭力否認這次收縮),並且預計將會再次宣稱這是一次正常的削減。盡管歐洲央行的這一動作已經十分明顯,但在央行們默默減少采購量的行為裏,最明顯的要數日本央行,其資產負債表裏,最近幾個月的月均采購量從80萬億日元大幅下滑至更低水平:
事實上,可以肯定地說,對央行們注入流動性資金以及後來減少注入的討論,已經成為了金融界最受熱議的話題之一。例如,上周瑞士信貸的安德魯-格斯韋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與去年同期相比,四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總體上將在2018年繼續擴張,不過擴張的速度將會放緩。基於我們的經濟學家對歐洲央行,美聯儲和日本央行買入國債情況的設想以及保持現行外匯利率不變的假設,我們估計,在2018年的第三季度,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收縮速度將會達到每個月400億美元,而也是從那時起,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收縮速度將會開始超過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購買資產的速度。”
在花旗集團的一份可比分析中,該銀行的經濟學家金傑森也在關注著全球資產負債表,特別是關於它什麼時候會停止擴張,以及一旦央行逆轉方向,取出流動性資金,放任“資產負債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那將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鑒於美聯儲收縮其資產負債表,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典央行也降低自己的淨資產購買量,我們預計發達經濟體的淨資產購買量將在未來的12-18個月裏下降至零。”
2018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將發生的情況以及全球互換流動性資金的走勢才是問題所在。請記住,在2012年高盛就首先承認,影響資產價格的是央行資產的走勢而不是股市。
為了提振交易者的信心,花旗曾經對幾個“量化寬鬆速度放緩”事件進行了實證分析,並發現“資產市場的平衡性會很好地吸收這些變化,但在整個事件期間會出現很大的波動。”
盡管以前沒有過“全球後量化寬鬆時期”的世界,但總體上出現過淨資產購買量出現短暫放緩以及特定經濟體的資產負債表收縮的情況。 我們能對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速度放緩以及後來的逆向收縮進行怎樣的預期,也許可以從這些事件中獲得一些啟示。
那麼,正如瑞士信貸指出的以及花旗證實的那樣,在大約12個月的時間內,央行資產負債表將出現整體收縮,而流動資金已經在快速地萎縮了。
因此,唯一的問題是市場何時才會開始這場收縮。
花旗認為可能永遠不會,但其他人不同意這一觀點:美國銀行的邁克爾·哈奈特認為,不是12-18個月,而是3-4個月:我們認為這不是股票的“大頂”。 貪婪比害怕更難被消滅。
不要以為,如果牛市從標普500指數的666值開始飆到納斯達克指數的6666值,那這個股市的“大頂”就會很讓人驚喜。2017年夏季=央行流動性資金交易的重大拐點,我們認為這可能會導致市場在秋天出現大跌。當峰值流動性資金達到峰值利潤時,大頂可能會發生。
我們認為那會在秋天發生而不是夏天。市場最危險的時刻是當漲幅與企業利潤的拐點相聯係的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內。市場現在每天都在創下新高,想撤出是很難了。如果你能輕易看清這一市場現狀,那你就完全判斷對了。如果你還能預測市場發生“2018年第三季度”變動的時間,那可能是時候開始躲避風險了。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24 17: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