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5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市盈率可能是個坑,看它要小心

炒股,看雪球就夠了

每晚雪球菌給您離真相更近的剖析

很多人,被價值投資理論洗腦了,可是隻洗了一半,卻沒洗透,變成了半生不熟。

價值投資的核心是【基本麵+估值】,其中的最重要的是估值。

估值,其實很複雜。有很多種方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PE, PB, PS, PEG這幾個指標。

這裏隻談PE的坑,其它的幾個指標,也一樣有坑,用的不好就會掉進去出不來。

PE這個指標,也有幾種變種的計算方法,常用的有三種:

1. 靜態PE = 當前市值 ÷上一財年的全年淨利潤 ;

2. 動態PE, 以當前市值除以最新公布的財報淨利潤預估的全年淨利潤,比如: 現在中報剛發布,那麼動態PE = 當前市值 ÷(中報淨利潤 ×2 );

3. TTM PE : 當前市值 ÷過去4個季度的淨利潤之和 。

這三個PE指標, 在不同的股票軟件或者網站上顯示的是不一樣的,所以,很多時候人們會疑惑:為什麼XX上顯示是25倍市盈率,而在XX上顯示的卻是32倍? 不同媒體選擇了不同的PE指標(1-3),這是第一個小坑,注意觀察一下就好了,問題不大。

總體來說,不管用的是哪個PE指標,PE值越小,估值就越低,這是事實。

所以,大部分人總是拿PE值的高低來衡量公司估值的高低,大方向也是正確的。

但是,PE這個指標,它並不是萬能的錘子,哪裏的釘子它都能砸,其實是有很多“坑‘’的,或者說有它的使用局限性的,用的不好,就會掉進“低估值”的陷阱中去。

1. 周期性陷阱:強周期性行業,在行業最景氣的時候,公司盈利能力是最好的,利潤也很高,因此通常PE都很低,隨著周期翻轉,從景氣到不景氣,甚至到大麵積的虧損,利潤會越來越低,因此,PE會越來越高。因此,看強周期行業的PE, 一定要結合當前的行業周期,不能單看PE. 如果單看低PE, 認為“低估值的股票未來一定上漲”,肯定會掉進大坑裏。反過來,在行業從虧損到複蘇翻轉的初期,PE是很高的,這個時候恰恰是投資的最好時候,如果看PE很高,認為是高估,就會錯過最佳的投資機會。

2. 互聯網陷阱:互聯網行業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它的盈利模式和盈虧平衡點。看PE高低沒有太大意義,與其看PE值的高低,不如去看它的用戶規模和用戶活躍度。

3. 相對性陷阱:不同市場、不同行業,通常會有不同的估值水平,而且這種估值水平會維持非常長的時間。舉例來說,在A股市場,銀行股的長期PE水平都維持在10倍以下,而醫藥行業的長期PE平均水平,都在30倍以上。如果你總是拿銀行股的PE標準來看其它行業,你永遠都會覺得其它任何行業都處於高估狀態,那你除了買銀行股之外,其它任何行業的股票都不敢買了。銀行業的整體靜態估值都很低,但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值得長期投資的,醫藥行業整體靜態估值都不低,但並不代表該行業的所有公司都是高估,不值得買。

4. 後視鏡陷阱: PE這個指標,是拿公司已經賺到的利潤跟市值比較而得到的結果。但是,公司在未來的經營狀況是會變化的。今天看似高估的股票,明年也許就會變低估,今天看似低估的股票,到了明年也許就會變成高估。比如,公司當前市值為100億,過去12個月的淨利潤為10個億,那麼TTM PE = 10, 看上去比較便宜(假設它是非金融行業),但是,如果明年公司的淨利潤會變成20個億,或者會變成4個億,那麼,當前的市值,對應明年的PE, 就分別是5倍和25倍。因此,看PE值的時候,更多的應該用【Forward PE】,而不是當前的PE.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股票,看上去估值很低,但是一直不漲的原因,因為看未來,看不到它的增長前景,你天天看著它過去的利潤說它低估,沒用的!

講個笑話:一對男女青年相親,姑娘問小夥子“你年薪多少?”,小夥子回答:“20萬”,姑娘馬上心動了:“這麼年輕,20萬的年薪,低估值績優股啊!!”。姑娘再問:“你現在做什麼職位?”,小夥子回答:“我在家待業找工作6個月了,還沒找到合適的,因為6個月前,公司把我開除了,20萬的年薪是去年的”。姑娘轉身走了。--- 投資是看未來,曆史業績隻能證明你的過去,不能代表你的未來。

5. 高成長陷阱: 對於某些高成長行業中的真成長公司(講故事的公司例外),不能用PE看. 此類公司,在高速增長開始時,利潤基數比較低,PE看上去比較高,隨著公司業務的高速增長和業績的快速釋放,很快就會把PE值拉下來。比如,某公司現在PE=40倍,看上去真不便宜,但是,如果你經過深入研究後發現,它在未來2年內每年都肯定會有100%的增長,那麼,實際上它是一隻低估值的股票。

總之一句話: 投資是麵向未來的,不是麵向過去。我們花錢買股票,買的是公司未來能賺到的錢,而不是過去的利潤。所以,看估值,也要去評估公司在未來的盈利能力和增長速度,而不能僅僅用過去的靜態數據去評估。PE是死的,投資是活的,如果僅僅看死的PE, 也許會把我們自己看死。所以,使用PE這個指標,也要麵向未來,靈活的去使用,而不能死板教條地去看。

那麼,過去的曆史數據,有沒有意義?當然有。它是我們了解公司的基礎,更是預測公司未來的基礎,但它畢竟是過去的,是昨天,是今天,但不是明天的,我們更需要做的,透過過去是看未來,看明天的公司,會比今天更好還是比今天更差。

估值,是一門複雜的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如果僅僅用3秒鍾的時間,瞄一眼公司PE值的高低,就得出“這公司高估/低估”的結論,也未免太簡單了點。

最後更新:2017-10-08 04:28:44

  上一篇:go 股票質押新規嚴審融資投向 杠杆買家和殼股玩家遭重挫
  下一篇:go 周末14點30分!A股宣布一重大利好消息,下周大盤將要“火箭式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