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9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中國水稻界的“英雄聯盟”,有顏有料驚豔世界!

金秋十月,沉甸甸的稻穀在陽光下泛著光芒,掀起一陣清新的稻香,收獲啦!說起水稻,大家印象裏大概都是不到一人高、種在水田,在農村很常見。然而就是這“常見”的農作物,你知道它有多牛嗎?

隨著我國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水稻家族中出現了幾位“身懷絕技”的“新夥伴”。他們各有專長,堪稱水稻界的“英雄聯盟”。這些水稻湊在一起,將“改變世界”。一起來看看,你知道幾個~

英雄

巨 型 稻

在稻田裏散步、在水稻下麵乘涼……如果這曾經是一個美夢,那麼現在,夢想終於照進現實了!

(點擊即可觀看,視頻來源於央視)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近日正式發布一種水稻新種質,株高可達2.2米,快趕上籃球明星姚明的身高了。

這種巨型稻不但個頭大,產量也不小,單穗最高400粒以上。巨型稻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夏新界說,如果栽培種植技術過關,收獲指數也上來了,1200公斤的畝產是有希望的。“巨型稻是經十餘年,通過突變體的篩選、秈粳及野生稻遠緣雜交、聚合定向選育而獲得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圖自中新網)

由於巨型稻的生長特點能夠為青蛙、泥鰍、魚等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而生態養殖又能反哺巨型稻,實現化肥、農藥、除草劑、抗生素“零”施用的稻田生態種養,所以在試驗田中采取的是“巨型稻+青蛙+泥鰍”的種養結合立體化生態農業模式,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的雙贏。這在未來也會成為巨型稻推廣的主要模式。

英雄

海 水 稻

水稻種在海水裏?不不,它是種植在海水經過的土地。

海水稻,學術上一般稱為耐鹽堿水稻,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蟲、耐鹽堿三大特性。而這也是袁隆平院士晚年最大的夢想和科研方向:鹽堿地稻作改良。用耐鹽堿水稻改良無法耕種的荒地。如果能多耕種2億畝鹽堿地,將多養活2億人。

(圖自人民日報)

就在上月底,由袁隆平院士研發團隊試種的四種耐鹽堿水稻,在青島的海水稻研發中心開鐮收獲。經評測,編號0045的耐鹽堿水稻畝產達620.95公斤,四種水稻平均畝產524.32公斤。

英雄

旱 稻

水稻、水稻,顧名思義,大家都覺得它肯定要種在水田裏,但是,旱地也能種水稻。

這種“旱稻”,是能適應生長於無垠旱地、坡地及幹旱生態環境下的栽培稻類。10月17日,位於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的袁隆平旱稻種植試驗田收割完畢,畝產達到了450公斤,這標誌著袁隆平旱稻在華北平原試種成功。

(圖自央廣網)

河北衡水處於我國最大的地下水漏鬥區,長期的地下水超采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此次試種的旱稻,不再受人工灌溉的限製,在雨季土壤濕度好的情況下,全靠自然降雨就可以成熟。即使是遇上旱季,也隻要澆水一次即可。經過測量試驗,華北平原的土質、氣候均較適宜種植旱稻,與種植管理小麥、玉米等作物區別不大,隻是在播種期後注意保持苗齊就行。

(旱稻豐收啦,圖自央廣網)

英雄

超 級 稻

提起中國的水稻成就,就不得不提超級稻。10月15日,它的產量再創世界紀錄。

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在河北通過測產驗收。驗收結果為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高紀錄

(圖自視覺中國)

我國“超級稻計劃”始於1996年,是由袁隆平院士提議的。如今,超級稻已經在許多地區“種出”了幸福生活。湖南隆回縣雷峰村是袁隆平院士超級稻攻關實驗基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村裏超級稻攻關帶頭人的引領下,村裏家家戶戶種起了超級稻。今年,雷峰村百畝秈粳雜交稻平均畝產達1035.4公斤。

(農民搶收超級稻,圖自新餘新聞網)

據農業部近日初步預計,在今年繼續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的情況下,糧食產量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又是一個豐收年。這離不開農業科技的“保駕護航”。不斷刷新畝產記錄、讓荒地變糧田……擁有這樣的力量,水稻和背後的科研人員就是中國的“水稻英雄”。

絕對信心滿滿!

為中國農業點讚!

為你推薦

本文來源:中國鄉村之聲綜合自中國之聲《新聞縱橫》、經濟之聲《天下財經》、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國青年網、湖南日報

圖片來源於網絡綜合

編輯:白晨、楊子路(實習)// 責編:劉思思 // 監製:汪群均

最後更新:2017-10-19 11:37:22

  上一篇:go 在歐洲大陸,《英雄聯盟》也要麵對Deadgame的窘境
  下一篇:go 英雄聯盟:這個裝備一改,控製對刀妹無效?網友感慨:削一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