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2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A股教育戰爭:勤上股份“買買買”,中泰橋梁“套路深”

文丨張羽

如今的教育已經不單單是公立體製的獨角戲,隨著跨界資本、社會資源的大舉進入,民辦教育行業快速發展,辦學校已成為一種全民的狂歡。

對社會,跨界辦學是對教育模式多元化趨勢的唿應;而對資本方來說,當傳統行業業績萎靡,大量A股上市公司紛紛選擇“雙主業”業務結構布局,通過第二主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進而實現企業的戰略轉型,教育成為了“救命稻草”。

今天,新學說為您梳理兩支最火的“教育轉型股”——勤上股份與中泰橋梁。

勤上股份“買買買”很拚命

2016年至今,勤上股份帶起一陣攪動教育行業市場的風暴。以半導體照明為主業務的勤上光電(現更名:勤上股份),在相繼收購龍文教育、深圳國際預科學院、英倫教育、小紅帽教育、愛迪教育、凹凸教育等教育資產後,逐漸形成“LED+教育”雙主業的布局。

而瘋狂地“買買買”,換來的是重重的隱患。

布局教育的曆程

2016年8月,勤上光電完成龍文教育的資產過戶(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作價20 億元收購廣州龍文100%股權),“LED+教育”雙主業模式形成;

2016年10月,勤上廣電發布公告,設立全資子公司勤上教育投資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12日,勤上光電與深圳市英倫教育產業有限公司達成協議,擬以總計8800萬元的現金取得英倫教育40%股權,並間接持有英倫教育100%控股的深圳國際預科學院40%股權;

2016年11月8日,勤上廣電與何誌堅、劉東鳴簽署資產轉讓協議,擬收購兩人持有的小紅帽教育股權以及其實際控製或所有的幼兒園股權不低於80%的比例,上述資產估值8.7億元;

2016年12月17日,勤上光電宣布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香港勤上擬以現金的形式收購愛迪教育100%股權,並獲得旗下北京愛迪國際學校的控製權,交易估值29億元。

2017年1月20日,與凹凸教育、思齊教育分別簽訂《增資及收購備忘錄》,擬以現金形式取得雙方各不低於10%的股權,前者投前估值2.6億元,後者投前估值6億元;

2017年2月20日,由於勤上光電已完成對龍文教育的收購,雙主業布局形成,公司正式更名“勤上股份”;

2017年3月10日,勤上股份發布公告,擬收購成都高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00% 的股權,進而間接收購其持有的成都七中實驗學校100%的股權;

2017年6月,勤上股份宣布籌劃對半導體照明業務進行剝離。

瘋狂收購之路,從公司短期的業績表現來看,雙主業布局未能達到理想效果。就目前已完成收購事項的龍文教育來說,2016年勤上股份財報顯示,當年實現營收8.43億元,而淨利潤虧損達4.27億元,勤上股份上市以來首次虧損。而在隨後發布的業績修正中,淨利潤虧損為3.96億。

對於此次修正,勤上股份表示原因在於對龍文教育收購後所形成的商譽處理不當。同時也表示,龍文教育並沒有達到2016年度預期經營結果。

而對於勤上股份在民辦學校、國際教育領域的擴張,其收購之路可謂是困難重重。

首先在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的收購項目上,勤上雖與高達投資簽訂了意向書,但4月21日,高達投資發出終止協議,此次收購宣告失敗。隨後,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皖新傳媒宣布對成都高達投資的擬收購計劃。

其次,勤上股份自去年12月開始的“29億收購愛迪教育”項目,到如今,交易事項遲遲不能落定。在被質疑收購資金不足後,勤上股份在今年5月15日發布公告,與成都鼎興量子投資以及橫琴覓見投資三方設立並購基金,以完成對愛迪教育的收購,勤上股份在其中以劣後級出資人身份認繳出資規模不超過8億元。

根據劣後級出資人的特點,勤上股份此舉保證了自己低資金投入的同時能夠獲得穩定收購資金,承擔“高風險”表明了勤上對收購項目的決心,另一方麵的“高收益”預期意味著勤上將公司業績與發展賭在了國際教育、國際學校的收益回報。

在勤上股份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中,龍文教育的業績增長使得勤上股份實現了在營收、淨利潤上的增長。而公司看似好轉的發展卻在9月初再受打擊。9月9日,勤上股份實際控製人李旭亮因涉嫌信息披露違反證券法律法規,遭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根據結果,勤上股份股票將麵臨退市風險警示。

從教育培訓、幼教到民辦學校、國際教育,勤上股份的教育布局之路可以說是“廣撒網”,各教育細分領域均有涉及,目標也是多層次教育的布局,並未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重點。如今剝離原主業的計劃已被提上日程,勤上股份正在努力成為一支教育股,隻是這一步,跨的有點大、有點快。

中泰橋梁或成為轉型案例

北京凱文學校(海澱)

作為國內橋梁鋼結構工程領域的龍頭企業,中泰橋梁自2015年7月開始涉足教育領域投資。通過資本運作,現已逐漸形成“實體學校+體育培訓+營地教育+品牌輸出”的經營模式。

以“凱文”作為國際學校布局與擴張的教育品牌,輕資產、品牌服務輸出將成為未來辦學的主要模式,現旗下已有“海澱凱文”與“朝陽凱文”兩所k12國際化學校。另一方麵,建設專業體育培訓基地實現集團利潤的增收,教育+體育平台成為中泰橋梁未來發展重點。

從轉型初期提出雙主業布局,到今年8月通過掛牌出售子公司新中泰實現橋梁鋼業務的剝離,比起勤上的轉型之路,中泰橋梁的轉型似乎順利得多。這種優勢源自“靠山”找的好。

靠山一:國有資本背景

基於行業特點,橋梁鋼工程業務的發展與國家經濟環境、政策背景息息相關,與眾多重工業、工程類企業相似旺旺被看成“國家的企業”。而在中泰橋梁轉型過程中,國有資本也成為重要一環。

2015年5月,八大處控股與中泰橋梁達成股票認購協議,後者通過認購中泰橋梁非公開發行的不超過 15,005.36 萬股股票成為中泰橋梁控股股東。同年7月,中泰橋梁發布公告,擬以自有資金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文華學信”,並通過“文華學信”向“北京文凱興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增資建設國際學校項目。

在企業年報中,中泰橋梁的公司結構示意也表明,自己成為了國有企業。

靠山二:教育資源

依托北京海澱區教育資源與品牌效應,中泰橋梁旗下的第一所學校——北京凱文學校(海澱)可以說成為新學期各大招生展上的“搶手貨”,更不用說凱文學校的成立於宣傳,在早期更是與“清華附中”緊緊關聯。也難怪招生人員在向家長介紹學校時會說出“學校雖然新,但是起點很高”這樣評價。

而當在瀏覽朝陽凱文學校的頁麵時,凱文品牌的理念也已經掩蓋住了曾經“清華附中”、海澱教育等關鍵字。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打入國際學校市場的第一步,中泰的目標選得穩準狠。

圖:海澱凱文學校(上)、朝陽凱文學校(下)

靠山三:不差錢、買名牌

為了“搶灘”開學,中泰橋梁也有多拚?2016年10月20日,上市公司中泰橋梁發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北京文凱興教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文凱興)收到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於2016年10月18日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金額超過14,000,000元。《決定書》中提到,凱文學校在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學校項目建成麵積已有161962.91平方米,而這筆罰款無疑將對母公司中泰橋梁經營業績有一定影響。

“趕工期”的行為是為了讓學校能夠更早投入使用,早開學一年意味著更早搶占行業市場,也意味著多一年的“營業收入”。

除了學校布局,體育將成為中泰橋梁在教育領域中的重點。通過與職棒大聯盟(MLB)、曼城足球俱樂部簽署合作協議,舉辦青少年專業體育項目冬令營,與大牌合作的凱文體育將為上市公司實現利潤增長,而這部分的收入也不遠同於“新民促法”下民辦學校的收入規定。

被拋棄的老本行

2017年8月10日,中泰橋梁發布《關於以公開掛牌方式出售新中泰100%股權的提示性公告》,交易標的資產估值約6.39億

受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同行業競爭加劇,橋梁鋼結構業務盈利性逐漸降低。公告指出,中泰橋梁2015 年、2016 年以及2017 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為 286.38 萬元、-9,604.54 萬元、-253.14 萬元,而新中泰作為其橋梁鋼結構業務的運營主體, 2016 年以及2017 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為-8,419.37 萬元、-316.26萬元。轉型過程中,曾經的“鐵飯碗”,如今成為了公司盈利、發展的“絆腳石”

若此次交易成功,中泰橋梁便完成了從傳統重工向教育服務的大轉型,繼成為第一家A股教育類上市公司後,也成為首家完全轉型的上市公司。

前途光明?或許還需要時間檢驗。2017年半年報顯示,中泰橋梁旗下從事教育行業的6個子公司中有5家處於虧損狀態,分別為文凱興、凱文智信、凱文體育、文華學信、凱文國際教育有限公司,僅有凱文睿信一家子公司實現的淨利潤為正。

同時,中泰橋梁的教育收入在公司總營收中的比重僅有約一成,這種剝離原有產業的做法也將為未來公司發展埋下隱患。更不用說,資本之外的教育質量、學校管理等軟件問題。

來自:中泰橋梁2017半年報

來自:中泰橋梁2017半年報

最後更新:2017-10-08 13:38:27

  上一篇:go A股藏驚天內幕!18:24分中國股市傳來一則大消息,明日大盤“紅滿天”
  下一篇:go A股剛剛爆出利好消息:大盤開啟新高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