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93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A股向國際市場邁進了一大步!

上個周末我在青島參加“中國財富論壇”,期間記者問我這次中國A股被納入MSCI的概率大不大,我回答說,應該比較大吧,畢竟中國這些年來為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做了很大努力,且屢次闖關失敗。但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推進,A股國際化程度已經明顯提高了。

的確如我預期的那樣,MSCI在今天發布的公告中表示,由於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製取得積極進展,且中國交易所放寬了對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製,此次納入A股的決定在MSCI所谘詢的國際機構投資者中得到了廣泛支持。

A股市場如何能夠盡快走向國際化,成為成熟市場,一直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初設計者的夢想。不過,這次A股被納入的隻是MSCI的新興市場指數,其中由222個股票被納入其中。所以,我們離成熟市場的路途依然遙遠。

什麼是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EmergedMarkets)指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市場。按照

國際金融公司的權威定義,隻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沒有達到世界銀行劃定的高收入國家水平(1995年的標準是人均9386美元,如今是12616美元),那麼這個國家或地區的股市就是新興市場。有的國家,例如韓國,盡管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已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但由於其股市發展滯後,市場機製不成熟,仍被認為是新興市場。1996年,國際金融公司認定的新興市場有158個,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蘇聯東歐地區。我國內地股市和台灣股市都屬於新興市場。

那麼,什麼叫成熟市場呢?成熟市場(DevelopedMarkets)是與新興市場相對而言的高收入國家或地區(即發達國家或地區)的股市。1996年,國際金融公司認定的成熟市場有51個,主要包括西歐、北美以及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股市。我國香港股市也屬於成熟市場。

我沒有找到最新的關於新興市場和成熟市場的家數的數據,但基本格局還是沒有變化,說明市場進步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對於A股被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對股市帶來的利好,其實非常有限。因為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將分別為1.7%和0.5%,意味著境外資金在A股的配置規模將在600億-700億元人民幣,相對於A股40多萬億元的流通市值而言,可謂杯水車薪。而且,正式納入要等到2018年的年中。

我們離成熟市場還有多遠?

記得2005年的時候,就有人將我國股市的電腦化程度、市價總值、交易額等指標與西方成熟股市作比較,認為我國股市規模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世界一流股市的水平,5年的發展速度相當於人家股市200年走過的曆程。更有人據此提出我國股市發展的更高更快目標,如迅速向外資開放、大力開創諸如股指期貨之類的衍生產品等,期望在一、二年內使當地成為國際性的證券交易市場,進而確定國際會融中心的地位。

為此,我在《中國證券市場導刊》上發表了一篇《中國股市、股價與經濟發展》的長文,認為中國股市要成為成熟市場,至少需要20-25年時間,這在當初被認為是匪夷所思的觀點,認為我太悲觀了。如今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的“樂觀”。

文中指出:股市不可能超越一國經濟條件而發展,它也不可能成為不發達金融市場中的一枝獨秀;隻有當一國經濟水平接近發達國家水平,而且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在內的金融大市場走向成熟之時,才會給股市走向成熟創造條件。縱觀世界一流股市所在國的經濟實力,其人均GNP水平無一不在10000美元之上,而人均GNP水平是較能客觀反映一國綜合國力的代表性指標,我國人均GNP僅為450美元左右,不足發達國家的5%,很難想象在一個經濟實力還很弱的國家中會出現一個世界一流的股市。

“研究發現,一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程度的確與人均GNP水平呈現正相關關係。例如,證券化率低於10%的國家大多屬於人均GNP水平低於1000美元的發展中國家,而人均GNP水平超過10000美元的發達國家,其證券化率一般都在50%以上。當然,證券市場發展雖終依賴於經濟發展水平,但它也有自身的特點,如馬來西亞的人均GNP水平隻有2000美元左右,而證券化率都在100%之上,這與馬來西亞在19世紀末殖民統治時期就出現證券市場有一定關係,目前由於馬來西亞仍有相當數量的外國公司上市股票及擁有大批外國股東,故在國民生產總值並不大的情況下,證券化率就顯得很高了。”

最後更新:2017-10-07 23:34:56

  上一篇:go K線之王—變大運行的條件!
  下一篇:go A股部分納入MSCI 170億美元待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