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19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港股創近28個月新高 上漲趨勢或持續到年底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老盈盈恒生指數昨天高開0.59%,開盤後漲幅隨即擴大,最高漲逾300點,午後港股漲幅繼續擴大,升穿上午高位,高見28160點,創近28個月新高。截至昨日收盤,恒生指數漲1.27%,報28159.77點;國企指數漲1.16%,報11195.98點;紅籌指數漲1.94%,報4446.55點。大市成交額1119.55億。針對港股走勢,恒生前海基金股票投資部副總經理石琳表示,港股本輪的上漲並非無源之水,而是在“業績+資金”雙引擎的推動下實現的快速增長。從當前估值水平看,港股整體水平仍然處於曆史均值附近,四季度表現仍然值得期待。

港股為何持續上漲?

基本麵改善成為港股上漲最強支撐點。“中國宏觀經濟整體向好,企業盈利改善明顯,為港股提供了基本麵支撐。”石琳表示,目前香港市場上,內地企業的數量占比約50%,市值占比約60%, 交易額占比約70%,內地經濟環境的冷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香港上市公司的表現。“年初至今,宏觀經濟數據一直超預期表現,市場上對於國內GDP的增速的預期從2016年最低時期的6.2%,修複到目前的6.7%,推動了恒生指數進一步上行。”石琳表示。

除了企業基本麵良好,南下資金和海外資金的持續湧入,也是助推港股今年以來走勢強勁的一大因素。海富通大中華QDII基金經理卜正倫表示,恒指不斷創新高首先得益於資金較為充沛。香港金管局表示美聯儲縮表進度可能會偏向循序漸進,對香港的短期影響不大,讓市場偏向風險投資的資金重新建立起短中期對市場的信心。國富滬港深成長精選基金經理徐成也表示,無論是保險公司還是私募基金,對港股的興趣和熱情愈發高漲。此外,弱勢美元下,資金可能會從美國市場流向新興市場,對香港市場也形成正麵影響。石琳認為,中美利差反轉,宏觀經濟企穩,以及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溫和升值,伴隨著國際機構對中國資產重拾信心,也帶動了港股市場的提振。

港股看漲或持續到年底

由於支撐港股上漲的因素還在,港股估值依然擁有優勢,在多家機構看來港股看漲還能持續到年底。

石琳認為港股估值優勢仍較明顯。數據顯示,年初至今,盡管港股整體表現優異,由於兩地上市的股票中A、H股的不同走勢,以及匯率變動的影響,港股估值折讓未減反增。截至目前,AH溢價指數超130%。此外,從長期投資價值看來,2016年香港市場股息率為4%,明顯高於A股市場的1.3%。

卜正倫分析,由於港股資金仍相對充沛,至年底或大概率可維持上漲趨勢。但也不排除後期會有短期的調整壓力。長期看估值仍不高,國內資金南下的總量還在放大,且無論是電子、汽車或是其他工業板塊多有相對健康的基本麵,向上的趨勢還是可以期待。不過仍需關注美聯儲縮表的速度。

宏匯證券研究部主管林嘉麒表示,地緣政治因素對港股並未像過往造成重大衝擊,但目前市場關注美聯儲局的議息會議,短線仍有待企穩28100點水平,相信要待議息會議後,縮表時間表明朗化,港股升勢才會較明顯,加上美國稅改方案有望順利進行,預期九月餘下時間,港股仍有力挑戰28500點,暫以27500點作支持。

指數化投資迎接3.0時代

與港股市場上豐富的指數化產品相比,目前內地港股通基金主動管理型產品占比更加大。隨著國內投資者投資港股的意願正在不斷提升,在具體的投資類型上,恒生前海基金指數及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楊偉認為,指數化產品或為國內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參與港股市場的投資工具。

伴隨著指數化投資的快速發展,市場上的指數基金標的已經從第一代的規模指數、第二代的風格、行業和板塊指數發展到目前的第三代指數基金即Smart Beta指數。

“Smart Beta是一種介於主動與被動之間的投資方式,與傳統指數通常采用市值加權的被動投資方式不同,Smart Beta基於規則或量化方法來編製指數,通過主動增加對某些風險因子的暴露以獲得超額收益。”楊偉表示,Smart Beta本質上是一種指數化的被動管理策略,旨在通過選股以及權重的優化,以期獲得相對於傳統指數的一定超額收益。以恒生指數公司開發的一隻Smart Beta指數——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指數為例。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自2010年9月3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指數基點日以來,該指數總回報為88.72%,同期恒生總回報指數漲幅為64.60%。相對於恒生指數,有接近24%的超額收益。

楊偉表示,近年國內Smart Beta指數發展的背後還有投資風險分散、投資成本較低、投資組合透明等原因,這些優勢都使楊偉看好指數化投資的未來。“我們希望在指數化投資發展上能夠追求一些創新跟突破,以便為投資者提供更具投資性價比的指數化產品,以及更精細的港股資產配置的工具。”

最後更新:2017-10-08 06:52:02

  上一篇:go 港股IPO監管改革方案敲定 香港證監會將介入審批
  下一篇:go 港股異動︱恒大健康進軍高端醫療 兩天漲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