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30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市盈率鼻祖-約翰•內夫:31年 22次戰勝市場

31年,22次戰勝市場,年均回報率13.7%。

約翰•內夫(John Neff)

有人叫他“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或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被華爾街稱為“專家中的專家”。31年,22次戰勝市場,年均回報率13.7%。約翰•內夫管理溫莎基金31年,至1995年卸下基金經理一職時,該基金管理資產達110億美元。1998年該基金的年複合收益率為14.3%,而標普隻有9.4%。他同時也管理格迷尼基金(GeMINI Fund),該基金的增長率幾乎也是股市價格增長率的兩倍。

極其低調的大師

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如果金融界專家們要選一位資金管理人幫他們理財,會選哪一位呢?答案是:約翰‧內夫。與大多數身家顯赫的金融人士相比,約翰•內夫極其低調,他所管理的溫莎基金雖然蜚聲全球,但金融界以外的人卻對作為基金經理的約翰•內夫本人鮮有耳聞。他的行為舉止看起來更像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一個普通官員:住在一座離市中心不遠的住宅,家裏除了一個網球場外再沒有一件稱得上奢侈的裝飾;他穿著普通甚至有些淩亂,經常去打折店購買服飾;甚至他的辦公室都非常普通,搖搖晃晃的舊椅子和隨處堆放的雜亂文件,讓他更像是在一間大學宿舍裏辦公;他幾乎從不關心報紙,對小道消息更是嗤之以鼻。

“反向操作”遵循者

約翰•內夫是一個“反向操作”遵循者。他喜歡購買某一時刻股價非常低,表現極差的股票,而在股價上升至一定程度時快速拋出。他從不把一隻股票的預期升值潛力發揮到極致,如果把預期總升幅算做100%的話,他常常在30%左右就開始出手,在60%左右幾乎就已經全部拋出。在接受采訪時,內夫說:“當股價還在不斷攀升時就出手,一般人總狠不下心,他們總覺得,要是沒等到最高點就出手,就是犯了錯誤。而我認為,我們沒那麼聰明。”也許正是這一點,使得約翰•內夫能夠鎖定收益區間,保持持續領先市場。

獨創 “終極公式”

約翰•內夫認為,投資者想要戰勝市場,股息率是最不應該被忽視的指標。他甚至獨創過一個“終極公式”來總結他的投資方法,這個公式的計算方法非常簡單:用盈利和股息的增長率之和去除以市盈率來得到一個數值,然後用這個數值來控製投資組合。舉例來說,就是你預期投資組合明年盈利增長10%,並且能夠產生3%的股息收益,而整個投資組合的市盈率為10倍,那麼你的投資組合的“終極公式”數值就是1.3;與此同時,如果整體市場的盈利增長為12%,股息率為1.5%,市盈率為17倍,那麼市場的“終極公式”數值就是0.79,遠遠低於你的投資組合。

每星期工作60到70個小時

約翰•內夫是個工作狂,他每星期工作60到70個小時,其中包括每個周末工作15個小時,在辦公室裏,他集中精神工作不允許任何人打擾。有一次,他為了深入研究一家叫做Buellington 的大衣倉儲公司,讓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去采購該連鎖折扣店的衣服樣品。她們帶回來三件大衣,並強烈建議買進該公司的股票。約翰•內夫接受了她們的建議,並在此項投資上贏得了500萬美元的收益。

約翰‧內夫的選股7標準

1、健康的資產負債表

2、另人滿意的現金流

3、高於平均水平的股票收益

4、優秀的管理者

5、持續增長的美好前景

6、頗具吸引力的產品或服務

7、一個具有經營餘地的強勁市場最後一條是最為有趣的一點。內夫宣稱投資者往往傾向於把錢花在高增長的公司,但公司股票並沒有繼續增長並不是公司本身經營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公司股價已沒有了增長的餘地。因此內夫買進的股票增長率一般為8%。

7方麵看一家上市公司

約翰‧內夫十分注重股市中市盈率的對比分析,他認為要從以下七個方麵看一家上市公司:

1、企業規模方麵。一般要求公司收入、市值等方麵具備較大的規模。因為規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公司的行業地位、品牌資源等;此外,大中型的公司在虧損後東山再起的機會較大。比如在美國市場上,就要要求市值至少在50億以上。

2、企業經營層麵。主要有幾個方麵:如企業安全性方麵,要求現金流穩健,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要求主營業務利潤為正,一般不要求必須有較高的增長率;財務實力方麵,償債能力要求資產負債率低於行業水平等。

3、價格水平方麵。要求有合理的價格,一般用低市盈率標準來選取,如市盈率低於市場平均市盈率的40%左右。

4、股息收益率方麵。能持續支付股息是體現公司長期價值的一個方麵,如果股票價格下跌,高股息率將能彌補投資者的部分損失。

5、盈利增長率方麵。對大多數公司而言,盈利增長率的要求不高,但有的公司需要對此有一定限製。

6、投資情緒方麵。如跟蹤分析師的情緒指數,要求小於0,大於2即為不合格,因為這表明該股票不被分析師看好。

7、投資預期方麵。如要求盈利預測被不斷調低,或維持不變,或者是最近一次公布的盈利低於市場預期,那麼該公司就是不合格的。

什麼叫市盈率 ?

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計算時,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而EPS方麵,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計算,稱為曆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計算預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預估值,一般采用市場平均預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蹤公司業績的機構收集多位分析師的預測所得到的預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謂合理的市盈率沒有一定的準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場廣泛談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並非總是準確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於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

【免費獲取】投資高手的實盤實時信號

值得深度閱讀的財經門戶

版權問題、商務合作、讀者投稿

最後更新:2017-10-15 21:09:12

  上一篇:go K線組合的實戰應用:鑷子線!
  下一篇:go A股中期向好趨勢不變!周末17大重磅消息影響下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