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6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B股大漲背後的信號彈

紅刊財經 特約作者 張俊鳴

一向被視為邊緣化品種的B股,在上周五突然崛起,領漲滬深兩市。以美元計價的上海B股指數大漲2.32%,突破3月份的年內指數高點,全天成交金額也同步創下年內新高;以港幣計價的深證B指也跟風上漲了1.09%。本周一兩指數繼續放量上漲。B股異軍突起的背後,除了有補漲的成分外,根本的原因還在於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財富效應。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升不息”,一再打破市場的預期。年初不少境內外投資者預期,人民幣年內的貶值壓力較大,可能將重回兌美元的“7時代”,但結果卻大跌眼鏡,截止上周五(9月8日)已經升破1:6.5,累計升值幅度超過7%,幾乎已經收複去年全年的貶值幅度。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強,同樣金額的人民幣可以換得更多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對美元的“含金量”上升,自然有利於以美元計價的人民幣資產走強,上海B股就是典型的代表。深圳B股雖然是用港幣計價,但由於港幣實施的是和美元緊密掛鉤的聯係匯率製,因此深圳B股作為以港幣計價的人民幣資產也會隨之走強。雖然邏輯簡單,但此前B股的走勢並未展現出太多的“個性”,基本上跟著滬深主板指數隨波逐流。而上周五則不然,是今年難得一見的“A股盤整、B股領漲”的格局,成交金額明顯放大也顯示有增量資金積極買入。

增量資金從何而來?很大概率是來自看好人民幣升值的外資。目前A股對外雖然有“滬港通”、“深港通”、QFII等許多通道而且還在不斷拓寬,但和能直接用外幣隨時買入、不限額度的B股相比,仍然有局限性。而且絕大多數B股的估值比同一A股上市公司要低,對價值投資成分較高的外資來說,也具有較大吸引力。因此,隻要有部分外資主動買入,就可以將體量不大的B股推高不少。

從這個角度來看,B股的上漲,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補漲或脈衝式行情,很大程度上是認同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前景的外資在做主動性的布局。入市時間較長的股民都會有印象,2005-2007年兩年5倍的大牛市,除了和股權分置改革、經濟快速成長有關之外,2005年7月啟動的人民幣匯率改革帶來持續升值也是重要的誘因。對於外資來說,匯率的升值天然有利於投資,除了資產升值的利潤之外,還有匯率升值的錦上添花。因此,B股大漲,也是A股市場吸引“匯率偏好型”外資進場的重磅信號彈。

從以往的經驗看,人民幣升值利好的板塊無非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資產型,也就是人民幣升值之後,其資產相對美元的內在價值增加,對外資來說就是一次資產重估的過程,最典型如銀行、保險、地產等。第二類則是業績型,也就是進口的原材料或負債以美元計價,人民幣升值之後相當於成本或利息負擔降低,有利於業績造好,典型如造紙、航空等。第三類是標價類,也就是以美元為計價的貴金屬、大宗商品等,在美元走弱之後相對價格上升,有利於公司業績的改善,典型如有色金屬行業。

在以上的行業中,不少行業個股已經被提前大幅炒作。如銀行、保險受到價值投資者的青睞,今年以來股價早已持續走強。還有一些受益於供給側改革,行業產能下降帶來產品價格的上漲,股價也早有反應,造紙、有色金屬就是典型的代表。相比這些已經被炒作過的個股,接下來市場對人民幣升值概念股的關注,更有望聚焦在漲幅落後、估值較低的受益板塊,如房地產和航空。

一、房地產板塊。2015年股指見頂以來,房地產板塊整體表現比較平淡,雖然去年有萬科舉牌帶來股價一度大漲,今年4月有雄安新區概念帶來華夏幸福、榮盛發展等公司股價的狂飆,但更多的是各自為戰的“獨狼”式行情。在股價經過長期沉澱之後,房地產板塊某種程度上具備了落後補漲的條件。以通達信軟件的房地產指數(880482)來看,2016年1月見底之後形成大箱體震蕩,蓄勢充分、厚積薄發,近期周線悄然走出四連陽,有再度衝擊箱體頂部的動力(見圖1)。上周四(9月7日)深市地產龍頭萬科以長陽重炮的走勢創下今年新高,並帶動地產股走強,大有重現“帶頭大哥”之勢。筆者建議,重點可關注股價處於長期曆史底部,市盈率和市淨率都比較低的地產股,如:綠地控股、泰禾集團、世茂股份、上實發展等。

圖1:房地產指數周線圖

二、航空板塊。航空公司有大量的美元負債,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強直接改善其業績,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在2005-2007年的牛市中,三大航空公司的股價漲幅接近10倍,遠超同期上證指數的漲幅,正是和人民幣升值效應密切相關。除了人民幣升值效應之外,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震蕩,有利於航空公司控製燃油成本,又形成雙重利好。和房地產股類似,航空股2015年以來也是呈現明顯的底部箱體震蕩,在基本麵兩大利好的作用下有望催生補漲行情。穩健型投資者可關注估值較低且具有混改題材的南方航空、東方航空,激進型投資者可關注股價超跌的廉價航空,如春秋航空、吉祥航空。

地產股和航空股流通市值較大,也有利於承接從其他高位板塊撤離的資金,做一輪補漲行情。此外,對於直接持有美元、港幣的投資者來說,也可關注同樣受益於人民幣升值、估值較低的B股,如皇庭B、金橋B股、海控B股;以及絕對估值低,價格相對同公司A股有明顯優勢的B股,如長安B、皖美菱B、魯泰B等。

在樂觀看待人民幣匯率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人民幣的走強是一把雙刃劍,對出口行業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在人民幣快速升值的7月和8月,中國的出口增長率出現連續下滑,一旦升值過快也容易招致幹預。上周末,中國人民銀行發文通知,9月11日起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調整為0。這也意味著央行自2015年“811”匯改之後出台的維穩匯率的措施出現微調,某種程度上由原本的鼓勵結匯變為中立。如果有進一步的政策出台,則有形成人民幣匯率“政策拐點”的可能。

另一方麵,反應美元綜合匯率強弱的美元指數,已經連續收出7根月陰線,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所罕見(見圖2)。美元指數在連續下跌之後,本身也存在超跌反彈的動力,對連續上漲的人民幣也會形成壓製作用。因此,投資者在關注人民幣升值受益股時,應當從估值和相對位置兩大角度出發,逢低布局具有補漲潛力的優質股,而不是一味地追高買入。

圖2:美元指數月線圖

最後更新:2017-10-08 04:56:12

  上一篇:go A股重磅揭秘:在惡莊橫行的市場,散戶如何自我保護?
  下一篇:go A股賺錢機會到了,造紙板塊龍頭股業績靚麗,又一匹千裏馬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