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2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拒絕被屠戮!A股能否逆襲,日本股災是否結束?

A股受到節日外圍環境影響,大幅低開,最低點2684點開盤,隨後震蕩弱勢反彈,收複2700點關口。中小板、創業板飄紅,成交量小幅萎靡,截止收盤,上證指數收報2746.20點,下跌0.63%,成交額1293.2億元。深成指收報9668.84點,下跌0.05%,成交額1995.5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16.84點,上漲0.95%,成交額549.1億元。

外圍市場慘烈殺跌,滬深兩市拋壓不大。受國內投資者避險情緒濃厚,黃金板塊表現最為強勢,引領有色,稀缺資源盤中異動。事件概念股激光、引力波相關個股漲幅不錯,傳媒影視、醫藥等相對較強。

亞太滿堂紅日股大漲逾7%,市場究竟喜從何來?日本東證指數漲幅擴大至8.1%;日經225指數漲6.9%。韓國首爾綜指收盤上漲1.47%,報1862.20點。大A股還不加速。

板塊方麵,黃金有色發大紅包了!受當時美元指數影響,黃金概念股領漲兩市,大幅跑贏大盤。午後有色板塊再度爆發,吉恩鎳業直線拉升封住漲停,貴研鉑業、章源鎢業、五礦稀土、宏達股份等多隻個股也快速拉升恒邦股份、山東黃金、赤峰黃金、紫金礦業、吉恩鎳業等 13 隻個股漲停。業內表示,美元在春節期間大漲,勢必為A股黃金股節後表現創造機會。

消息麵上,突破6.50!在岸人民幣暴漲逾800點 創十年最大漲幅。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評中國1月貿易數據,1月貿易數據弱於預期。出口增速錄得-11.2%, 為去年三月以來最低。對主要貿易夥伴,如美國,日本,東盟等普遍大降,外需極度疲軟,春節前積壓出口,基數效應較低等正麵形象因素完全未能顯現。外貿前景堪憂。大宗商品出口再度量價齊跌,內需複蘇尚不穩固。內外需求同時疲軟,增長在未來數月內壓力較大。

複盤大師認為,滬指上方2730及2750點均有均線壓製,同時成交量地量表明市場繼續上攻可能性不大。不要對反彈抱有太高的希望。

也有分析稱,在今天低開高走反抽下,明天仍有一定的延續,以對2770一線進行嚐試的過程,但不能放量進行強勢上漲收複,以及對2800關口進行有效突破拿下,將麵臨再一次的回調動作。市場仍需要較長時間進行低位的反複震蕩修複。

一、五大利好助A股逆襲:

第一、外圍市場的大幅波動是今天市場大幅低開的原因,但美股在前期低點附近的反彈和今天恒指、日經、富時中國50的大幅反彈也反過來促進了這裏A股的反彈;第二、央行今日進行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第三,黃金有色煤炭崛起護盤,穩定人氣;第四、滬港通呈雙向淨流入;第五、指數來看:創業板領漲,盤中翻紅,人氣隨之提升。成交量大幅萎縮,表明恐慌性拋盤甚少。

二、明日大盤怎麼走:

踏實:周二能否上攻?

1,技術上,5日均線在上,10日均線在下,兩線距離較近,趨勢放大。大盤的階段性方向仍然以上攻為主,但要保持階段性上攻的趨勢則還是需要放量上攻,否則階段性趨勢還有反複的可能。

2,量走勢上,多頭線方向向上,速率較快,空頭線方向平行向前。量走勢上,大盤的階段性方向以上攻為主。

3,以當前行情規律看,大盤要想保持階段性上攻,後市還是需要放量上攻,否則還是有可能反複。隻是保持階段性上攻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綜合觀點:大盤的階段性方向向上,中期方向向差。以階段性看,大盤雖然處於階段性上攻中,但還是有反複的可能性,隻有後市再出現放量上攻,才可加長階段性上攻的時間。至於周二,大盤上攻的可能性較大,全天可能收中小陽。操作上,以階段性操作為主的投資者,持倉,遇大幅大量跳水出局;以中長線操作為主的投資者,暫時與階段性操作一致。

玉名:全方麵解讀這根縮量陽線

A股低開後向上收複失地,創業板翻紅,而主板則較弱,那麼如何看待這根陽線的意義呢?首先,還是和外盤做一個對比。在分析外盤大跌時分析過,外盤普遍較去年高點跌幅在23%左右,而這恰恰是A股1月的跌幅。自2月6日以來,日本、法國、韓國、瑞士、德國、英國股指持續下跌超過11%、4.9%、4.3%、3.8%、3.4%、2.4%,其中韓國創業板科斯達克(KOSDAQ)指數更是在2月12日觸發了8%的熔斷機製,香港恒生指數刷新3年低位,新興市場股市也出現大幅調整,印度、俄羅斯股指下跌幅度一度超過6%,阿根廷、巴西、墨西哥、菲律賓股指也出現大幅下跌。因此玉名認為外盤實際上是一種“還債”行為,A股則是先行一步,因此低開難逃卻不必恐慌,A股從跌幅早就超過外盤了。

不過投資者應該也注意到了,盡管今天A股表現相對堅挺,但相比於外盤的反彈來說,力度就稍顯遜色了。外盤在節日一周大跌後,上周五開始都出現了反彈,今天港股方麵大漲近3%,日股反彈5%,亞太市場普漲2%,對比A股近期的陽線來看,比此力度還是差一些。換句話說,不怕跌,就怕反彈力度不夠,陰跌最折磨人。

從量能方麵應該可以找到這樣的原因。節日前A股連創地量,也好理解,那麼源於長假臨近,資金無心戀戰,加之市場熱點零散,人氣低迷,所以很多持幣過節的資金也早早撤離了。而從今天的量能來看,比節前還要低,半天交易僅700多億元,14點時還不足1000億元。玉名認為這意味著兩個要素:第一,持幣過節資金和場外資金沒有明顯的回補。節日期間市場消息很多,但利多方麵除了美聯儲加息放緩,以及央行力挺人民幣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多的利好消息了,相反利空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全球股市的預期在今年都在降低。

第二,場內存量資金自救很不積極.低開向上收複失地,如果在一個相對較強的市場,資金應該積極利用這樣人心思漲的跟風機會,快速拉起,這樣造成持幣資金踏空的效應,從而獲得更多的援兵。結果,卻不是這樣,場內個股漲跌比一度達到1:4,午盤後衝高有所好轉接近1:2,但依然還是個股分化嚴重的情況,人氣難以有效激發。玉名認為缺口回補是2016年1月下跌來一個特點,雖然一度大跌25%,但期間沒有留下一個跳空缺口,每次都回補了,給投資者一種馬上就要反彈的感覺,但實際上卻往往超跌反彈後就又再度下跌,1.5日和1.18日都是這樣的典型,因此資金這樣的走勢經曆多了,跟風效應就減弱了。

三、日本股市暴跌是否已經結束?

從2015年6月高點到上周五低點,日本股市暴跌近30%。周一日經225指數收盤大漲7.2%,主要原因是日本央行進一步寬鬆的預期上升、日元見頂回落。不過瑞信認為日本股市的下跌並未結束。

截至上周五收盤,日本東證指數預期市盈率僅10.9倍,低於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估值水平,接近2012年歐債危機時期的低點。

2012年底安倍上台之後日本股市獲得估值提升,但現在已回吐全部漲幅。

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算,過去5年,東證指數平均市盈率為13.2倍,2012年安倍上台以來的平均市盈率是14倍。華爾街平均預期東證指數今年每股盈利108日元,如果按照13.2倍的曆史估值,那麼東證指數將漲到1425點,較周一收盤價高出大約10%。但如果按照摩根士丹利的悲觀情境,即每股盈利隻有90美分,那麼東證指數還將繼續跌至1187點。

日本股市未來的趨勢主要依賴於日元。從企業盈利角度來看,日元匯率的影響很小。但重點在於,外國人持有東證指數將近3/4的市值,因此關鍵不在於日元對企業盈利的影響本身,而是外國人如何看待日元對企業盈利的影響。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策略師Sakthi Siva認為日本股市的下跌並未結束。她指出,從市淨率和股權回報率(ROE)來看,日本股市相比其他亞洲股市依然很貴。

四、機構看後市:

任澤平:2016再跌就是中長期撿錢機會

談及大家關心的春節後市場走勢,國泰君安分析師任澤平認為全球正開啟避險模式,應增配黃金,博弈軍工股,看多高等級利率債。全球市場動蕩的根本原因是貨幣依賴,而缺少改革,全球火車頭熄火,靠低利率和寬貨幣催生的資產價格泡沫最終將回歸基本麵,而基本麵接不過去,全球主要股指呈大頭部跡象,部分甚至已技術走熊。

對於人民幣匯率,他認為由於美元階段性見頂和海外經濟金融利空因素增多,人民幣貶值壓力緩解,中國不會開啟競爭性貶值。對於貨幣政策,他認為方向繼續寬鬆,到邊際上不如2014、2015年,預計2016年1次降息5到6次降準。

對於2016年A股走勢,他認為大部分風險已經釋放,市場將逐步縮量縮出一個大底,很多股票跌出了投資價值,如果再往下跌,為投資者提供了從一個中長期撿錢的一個機會,建議更多地挖掘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關注供給側改革等結構性機會。

華泰證券:兩大政策預期成反彈關鍵

主要觀點:全球風險偏好有望短期修複,黃金和核心國國債或已短期超買。A股將一步到位反映春節期間海外股市下跌影響而步入自我軌道。美元指數大跌,離岸人民幣升破6.5,人民幣貶值壓力、外儲下降壓力階段性緩解,同時中美利差進一步擴大,央行貨幣政策或將趨於結構性寬鬆。A股市場將迅速回歸國內因素,兩大政策預期成反彈關鍵,一是國內貨幣政策的結構性寬鬆預期;二是兩會政策預期,特別是有關新興產業。關注兩會相關的板塊機會,重點是新興產業投資機會,建議關注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智能製造、健康養老、節能環保、新材料、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其中智能製造關注機器人、集成電路、3D打印、無人機等。同時建議關注地方國企改革、京津冀一體化、地下綜合管廊等主題投資機會。

風險偏好有望短期修複:春節期間全球資本市場上演瘋狂的避險,黃金在兩周內漲幅超過10%,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低至1.6%,全球股市大幅下跌,上周五才出現止跌反彈。全球風險偏好有望迎來短期修複,A股下周重新出發後,有望一次性消化海外股市下跌影響,然後以國內核心邏輯為依據步入自我軌道。

離岸人民幣大漲後的央行貨幣政策微妙變化:春節期間,伴隨美元指數的大跌,離岸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人民幣貶值壓力、外儲下降壓力都將出現階段性下降。由於美債收益率的大幅下行,中美利差有望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匯率階段性企穩的格局之下,國內貨幣政策實際上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我們預計為對衝經濟下行壓力,降準或者較高範圍的結構性寬鬆可以期待。

產業資本再現淨減持,融資市值比重下降:春節前2周(1月25日至29日)銀證轉賬淨增加87億元,春節前1周(2月1日至5日)滬股通淨流出28.2億元。春節前1周(截至2月4日)融資餘額8884億元,相比此前一周末減少186億元,兩融融資/自由流通市值比重下降至5.4%。產業資本出現淨減持,增持41.9億元,減持44.5億元,淨減持2.6億元,這是15年7月12日以來的第二次周度淨減持。

回歸國內因素,期待春的萌芽:海外市場動蕩,有喜有憂,來自風險偏好的因素不難,對於海外市場的下跌一步修正即可到位。在修正之後,A股市場將回歸國內因素。最大的期待在於政策來激發風險偏好的回升,政策預期來自於兩方麵,一是央行貨幣政策從確保匯率穩定轉向兼顧國內流動性,貨幣政策結構性寬鬆的概率上升;二是兩會上的政策預期,特別是對新興產業的政策。

積極布局兩會主題,重視新興產業機會:兩會對於A股而言將迎來重要的風險偏好修複機會。關注兩會相關的板塊機會,重點是新興產業投資機會,建議關注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智能製造、健康養老、節能環保、新材料、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其中智能製造關注機器人、集成電路、3D打印、無人機等。關注地方國企改革、京津冀一體化、地下綜合管廊等主題投資機會。

西部證券: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節前最後一周,A股市場整體反彈,上證指數周漲幅0.95%,創業板指數周漲幅5.16%,成交量再度萎縮,投資者情緒依然較為謹慎,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節前資金麵延續相對寬鬆的局麵,對市場形成較強支撐,人民幣匯率進一步企穩,則在短期內對投資者信心起到一定提振作用。展望後市,雖然在2月19日之前,央行仍會堅持每日均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的節奏,但在“節日效應”消退之後,央行資金投放規模預計將有所下降,這對短期市場存在一定負麵影響;另一方麵,A股春節休市期間,外圍市場普遍下跌,亞太主要市場跌幅較大,這亦會加重投資者謹慎情緒。綜合而言,短線市場依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本周宜保持謹慎。

盤麵上,節前最後一周成交量依然維持較低水平,且日均成交量較前一交易周再度萎縮,這說明雖然短線殺跌動能有所下降,但做多熱情亦未明顯回升,投資者觀望心態依然占據主導。

本周展望

資金麵上,春節過後,全社會消費性資金需求將顯著降低,而在實體經濟依然未出現明顯的回暖信號的背景下,投資性資金需求預計不會有明顯提升,節後央行的資金投放力度將逐步回歸常態,資金投放規模較前期會有所下降;另一方麵,雖然近期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但再度貶值的風險並未完全解除,近期降準的可能性依然較低。綜合而言,節前相對寬鬆的資金麵局麵預計在節後會出現微調,短線市場將麵臨一定壓力。

國際市場方麵,在A股春節休市期間,歐美及亞太股票市場與國際原油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雖在美聯儲“不會排除負利率選項”的表態與德銀宣布54億美元債券回購計劃之後,市場出現反彈,但後市預期依然難言樂觀。亞太市場近日整體跌幅較大,香港、韓國猴年開市即大幅下跌,日經指數在負利率刺激下小幅反彈後再度出現連續跳水。綜合來看,雖然全球範圍內風險資產估值已處於較為合理的區間,但在主要市場相繼進入技術性熊市、投資者風險偏好再度下降的背景下,市場重心再度降低的概率依然較大。

技術麵觀察,當前各主要指數中期依然維持震蕩下行態勢,均線係統則呈現較為明顯的空頭特征。短線來看,經過節前最後一周的反彈,當前各主要指數均收於5日均線上方,上證指數反彈至2800點附近後回落,深成指與中小板指數反彈受阻15日均線,創業板指數則暫時收於15日均線上方,短線市場出現企穩跡象。從技術麵來看,本周市場將麵臨方向選擇,上證指數2800點附近麵臨較大壓力,而反彈的高度與持續性仍有待成交量的有效配合。

A股投資策略

綜合來看,本周市場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雖然市場整體估值已處相對合理的區間,但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依然較為緩慢,市場反彈麵臨較大壓力,繼續下探尋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操作上,當前應堅持防守策略,待市場出現明確的企穩回升信號後再進行相機布局。

銀河證券:全球市場風聲鶴唳,A股麵臨壓力

全球市場風聲鶴唳,股市暴跌,油價下行,美元指數下行,黃金、日元上漲。進入2月,全球股市進入暴跌模式。美歐亞太重要指數大幅下跌。年初至今,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8.33%、8.77%、13.38%,歐洲德國DAX、法國CAC40、富時100指數分別下跌16.53%、13.84%、8.57%,亞太日經225、韓國綜合指數、澳洲標普200、孟買SENSEX30、恒生指數分別下跌21.44%、6.43%、10.02%、12.09%、16.40%。

出於對銀行業盈利能力、債務償付能力下降的擔憂,春節期間歐洲銀行股暴跌,德意誌銀行股價創下次貸危機以來新低。首次影響,歐洲主要指數暴跌。日本在開啟負利率後,投資者普遍對經濟前景並不看好,銀行業前景同樣較差,2016年日本銀行股暴跌超過25%。美國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僅15.1萬人,低於市場預期,引發對美國經濟複蘇基礎不穩的擔憂。美元指數大幅下降,美國三大股指也出現下跌。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時間將推遲。

原油價格繼續下行,NYMEX原油進入2月後一路下行,最低觸及26.05美元/桶。此前支撐原油價格上漲的弱勢美元、中國需求均在中期內逆轉,原油價格短期難以出現趨勢性上漲。黃金價格上行。受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金融市場動蕩影響,國際黃金價格在進入2016年後持續上行,年初至今COMEX黃金價格漲幅超過16%。

美元指數下行,日元持續上行,美元兌離岸人民幣下行。美元指數進入2月後下行,2月12日收於95.97。美元指數在美國經濟複蘇、美聯儲加息預期引領下自2014年7月起持續上行並在美聯儲加息時突破100。1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低於預期致使美國經濟複蘇這一命題需要重新驗證,同時美聯儲加息預期實現後短期美元指數也麵臨回調壓力。耶倫最新的言論偏向鴿派也進一步打壓了美元表現。除黃金外,日元是另一避險資產。美元兌日元由1月29日的121.12元降至113.21元,主要受carrytrade影響。年初至今日元漲幅接近6%。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持續下行,2月12日收報6.5086,人民幣匯率短期麵臨的壓力下降。

回到中國,A股經曆了1月連續暴跌後,在2月的第一周反彈,上證綜指、創業板指上漲0.94%、5.16%。向後看,A股的走勢關鍵仍在中國自身經濟及流動性走向,供給側改革仍是破局的關鍵。

供給側管理下的去產能是帶動經濟走出泥潭開啟新周期的關鍵,選擇了這條路貨幣政策再寬鬆的空間沒有那麼大。同時在大力穩定匯率的情況下,利率政策要適當權衡。綜合以上三個方麵的考慮,2016年對於流動性方麵風險的擔憂將是貫穿全年的問題。同時受供給側改革約束,以及平衡匯率的考慮,2016年貨幣政策繼續大幅寬鬆的概率不高,還是要警惕流動性風險。

我們目前對市場仍保持相對謹慎的態度,一方麵出於對流動性的擔憂,一方麵出於對去產能帶來的僵屍企業倒閉及違約產生的信用風險的擔憂。結構上,相對看好業績高增長的白馬股。

招商證券:避險情緒短期得到釋放

春節一周A股投資者擔憂的海外市場出現普跌,短期因素來看,這次動蕩的導火索是德意誌銀行的巨虧,市場擔心歐洲銀行在產油國信貸及衍生品的風險敞口過大,出現類似08年的危機。而負利率可能帶來的利差縮小、銀行盈利惡化成為最後一根稻草,銀行股遭到大量拋售。去年8月中旬以來,導致市場大跌的“黑天鵝”事件似乎層出不窮,人民幣匯率、油價、美國加息、銀行盈利……在市場情緒脆弱的時候,任何事件的負麵影響都很容易被放大,甚至忽略它的正麵影響。

我們對比在匯率、商品、股市在最近幾個月走勢的相關性,發現A股與匯率和大宗商品走勢的相關性有所減弱,港股的AH指數與國企指數的波動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弱市下,海外市場的下跌會打壓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但一些前期壓製市場的重要因素短期繼續邊際改善:

國外的流動性環境繼續改善,並給國內貨幣政策創造寬鬆空間。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繼續向零利率、負利率的方向發展。

美國經濟表現低於預期,其資產吸引力減小,中國資本外流壓力減輕。在美元階段性弱勢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強。

央行態度更加謹慎,強調關注政策對金融市場的溢出效應,匯改會把握節奏,更加注意各個市場之間的關係以及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

經過連續暴跌後,滬指悲觀情緒得到極大釋放,估值具備一定吸引力。

短期悲觀情緒可能會緩解或平複,但是中長期的因素對市場情緒的壓製仍需要關注:對全球經濟增長信心缺失以及對央行應對招數用盡的擔憂。領頭羊美國的製造業已呈衰退之勢,服務業也可能出現增長放緩,中國經濟仍在探底,發生全球性衰退的可能性的擔憂再度抬頭。另一方麵,貨幣寬鬆政策邊際效應越來越小,市場對寬鬆麻木,甚至日歐負利率的弊端開始逐步顯現。

推薦可能的主題方向:按規律(第一次反彈強勢主題,之後如果超跌,第二次反彈繼續強勢)的結論是:網絡安全、大數據、創投、傳感器、人工智能、智能交通、去IOE、汽車後市場、雲計算、鋰電池、移動轉售、智能穿戴、智慧醫療;按規律(第一次反彈弱勢主題,之後如果沒有超跌,第二次反彈強勢)的結論是:北部灣自貿區、黃金珠寶、在線旅遊、賽馬、航母、大央企重組、特高壓、水利水電建設、跨境電商、證金概念、美麗中國、京津冀一體化、國資改革。

來源:複盤大師(fupan588)綜合券商報道

最後更新:2017-10-08 08:10:54

  上一篇:go A股從容麵對美聯儲加息預期
  下一篇:go 平量新高,A股將見真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