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7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外資搶籌中概股!A股何時上演“科技股版國家牛市”

在美股走過長達9年的傳奇牛市之時,A股仍在猴市中折騰。A股股民將寶貴資金砸在題材股和周期股炒作中,錯過了罕見的科技股大牛市。隨著5G、電動車新政落地提速,“中國特色趕超創新模式”的紅利正在發酵,A股有望搭上科技股版的國家牛市。

低利率+科技股雙疊加效應

最近,美股和韓國股市繼續改寫曆史新高,日本股市亦創下近21年來新高,連虛擬貨幣比特幣本周四都一度突破5100美元,創曆史新高。這說明啥?全球股市進入“低利率+技術革命”雙驅動的大牛市。

2009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呈鋸齒形,通縮和複蘇均在低速區緩行,大國競賽更多著力於產業和技術創新領域。大國央行均被“大蕭條恐懼症”所主導,不見兔子(中高速通脹)不撒鷹(連續加息),將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最大限度地延續。

在華爾街金融海嘯中崩塌的金融股隻是病樹前頭見春色,科技股早已輕舟已過萬重山。目前,全球股市前十大市值其中科技股有七家,阿裏巴巴(4596億美元市值)和騰訊(33150萬港元市值),已成為影響世界的科技品牌。相比之下,A股市場前十大市值股票分別為工行、中石油、農行、中行、貴州茅台、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石化、招行和浦發銀行。在前50名市值排名中,科技網絡股僅有海康威視、京東方等少數。

可見,A股仍是周期股占主導,科技股多數邊緣化。滬綜指較2007年峰值仍縮水近半,主因是中國科網巨頭的缺位。

科技A股仍以炒題材為主

低估值+高成長+高股息率,這是美國科技股的新配置。據FactSet的數據,標普500公司第三季度每股盈利將達32.34美元/股,同比增長2.81%;摩根大通則認為將會比目前市場平均預測高出3倍,美股第三季度盈利增長至少達10%。

可是,A股科技股淪為遊資籌碼,股息回報寥寥無幾。以科技股為主體的創業板,目前整體市盈率達55倍。過多過久的績差股炒作,令A股長期缺乏資源配置效應。再加上IPO和再融資政策的局限,騰訊等科技股巨頭至今與A股無緣。在證監會嚴控跨界重組、借殼上市,以及打擊跟風炒作的監管高壓之下,從今年年中開始,漂亮50越漲越買和績差3000越跌越賣的現象出現,場內存量資金轉向集中持有藍籌成長股,龍頭股溢價效應成為今年下半年最大的特色。

今年以來,阿裏巴巴大漲110%,騰訊控股大漲83%,二者總市值逾5.8萬億元人民幣,超過中小板11萬億元市值的一半。由於代表中國科技網絡頂尖水平的巨頭缺席,A股科技股炒作缺乏業績支撐和龍頭效應,未能體現中國自主創新含金量的真實水準。

外資搶購中國概念科技股

走過“以市場換技術”的模仿階段,中國特色的趕超創新模式進入“育市場創技術”階段。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的調查統計顯示,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可是,除高鐵以外,其它三大發明的龍頭股均未在A股上市。

截至本周五14時,恒生指數今年大漲29.4%,恒生國企指數上漲22.5%,滬綜指和滬深300同期漲幅為9.24%和18.5%。港強深弱的格局仍在延續。

5G龍頭股中興通訊港股和A股的年內漲幅分別是106%和90%,電動車龍頭股比亞迪港股和A股的年內漲幅分別是82%和36%。外資在搶購增配中國概念股,A股仍是存量資金博弈。

從中長期來看,科技股占A股市值比重過低的格局有望修改,海外科技股獨享的國家牛市行情有望蔓延至A股。在產業政策紅利和內需市場井噴的刺激下,A股科技股有望迎來業績升和估值漲的戴維斯雙擊行情。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最後更新:2017-10-15 19:20:51

  上一篇:go 為什麼炒股老是虧錢?A股的罪惡的根源居然是……
  下一篇:go 就在剛剛18:40分:A股爆炸利好!此類股率先進攻漲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