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49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散戶如何才能在股市獲利,牢記成交量八大準則

許多股民投資者對於成交量變化的規律認識不清,K線分析隻有與成交量的分析相結合,才能真正地讀懂市場的語言,洞悉股價變化的奧妙。成交量是價格變化的原動力,其在實戰技術分析中的地位不言自明。所以在分析識別股票的好與壞,成交量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以下來介紹的就是成交量配合價格在實戰中選股技巧——成交量選股法。

一、成交量的含義

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

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而看空與看多的較量掙紮,又會體現在成交量和成交價格上。這就是量能的體現。

多方成交量占優,價格看漲。空方成交量占優,價格看跌。

總結一句話“股價的基礎是量,其次才是價”。

二、成交量判斷技巧

1、任何進出,均以大盤為觀察點,大盤不好時不要做,更不要被逆市上漲股迷惑。

2、成交量萎縮後,新底點連續2天不再出現時,量的打底已可確認,可考慮介入。

3、在下跌過程中,若成交量不斷萎縮,在某天量縮到“不可思意”的程度,而股價跌勢又趨緩時,就是買入的時機。

4、量見底後,若又暴出巨量,此時要特別小心當日行情,一般情況下,量的暴增不是好事,除非第二天量縮價漲,否則是反彈而已。

5、在多數情況下,當量縮後價不再跌,一旦量逐步放大,這是好事。

6、成交量萎縮後,呈現“價穩量縮”的時間越長,則日後上漲的力度愈強,反彈的幅度也愈大。

遞增量;

形態特征:成交量一波連續放量後,然後縮量,接著再連續放量,再縮量;但後一波的量大於前一波的量,一波比一波大形成遞增量。

形成原因:股價上漲,成交量放大,呈現出價漲量增的形態,這是市場做多的力量大於做空的力量,才導致了遞增量的形成。

操盤策略:當發現個股呈現出價漲量增的遞增量形態後,就要趁盤中回調擇機買進,不要猶豫,過了第一個低點,就不會有相同的低價了,能買進就是幸運。

遞減量:

形態特征:股價低開或平開後一路走高,但成交量卻與之背離,出現了價漲量減的局麵,股價漲高、成交量縮小,且一波比一波小。當股價創出當天的最高價後,對應的成交量僅僅超過前一波的成交量一一預示股價到了當天的頂部,下跌由此開始,之後股價雖然有反彈,但成交量卻再也超不過前一波的高點了。

形成原因:股價經過一波連續幾天的上漲後,做多的動能已經大為降低,特別是遇到前期的高點時,若出現遞減量,就明確地告訴市場,這一波漲升將告一段落。

操盤策略:遞減量一旦出現,就是市場下跌的信號,持有者要迅速獲利了結。空倉者千萬不要逢低買進,否則就會在高山頂上站崗而備受折磨。

三、幾種量能形式突破:

1、橫盤式平台突破型這是平台突破的最常見一種方式,此時一般我們要求量能的放出應該是在建立平台的時候放出,而建立平台後應該以縮量方式運行,此時的量能平台突破就是有效和有力度的。

2、強勢橫盤調整突破型強勢的股票經過一段放量上攻後,會出現短暫的調整,此時的調整周期短,幅度小,此時出現的量能再次突破,將是強勢追漲的又一介入點。

3、反轉量能突破型在我的概念裏麵,平台突破不僅僅局限於一段時間的橫盤,而一天的放量,同樣可以出現量能突破,此時狙擊同樣可以達到較好的贏利。

四、成交量選股法

1、無量漲停選股法

在漲跌停板準則之下,股市第一個無量的跌停或許漲停,都是一個行情的開端,所以無量漲停,是最佳的追漲時機,當然條件是股價要在低位,假如無量漲停呈現在一波大的上漲之後,要注意主力的出貨嫌疑。

2、低位放量漲停

放量總是有因素的,在高價區有些主力往往對外放量,常在一些價位上送上大賣單,然後將其吃掉,顯現其跟風的氣魄,假如某些方位放上大買單,顯現護盤的決心,可是這些都是假象,重心實在的升降即可區分,弱勢低位呈現對敲的放量,闡明機構或許主力將要拉升一波行情,可擇機跟進。

3、低位縮量整理

一波大的拉升行情之前,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主力吸籌時期,不管主力如何掩飾,成交量是不會哄人的,假如在重複磨低時期呈現,上漲乏力再度跌回穀底鄰近,有時高於前期穀底,可是呈現了成交量相對於第一穀底,第二穀底更低的規範,闡明沒有跌落的動力,是主力護盤的一個體現,能夠思考買進。

五、量價關係八準則

量價準則1:“價升量增”屬於有價有市行情,預示著價格走勢看漲。“價升量增”是指隨著價格走勢的節節攀升,成交量也不斷放大,這是買盤充足的體現,說明價格的持續上漲是因充足買盤推動而致,因此,這是健康的上漲形態,即“有價有市”,且預示著後期的價格走勢仍將上漲。

量價準則2:在上升走勢中,價格在一波上漲中創出新高,但成交量沒有創出新高,這是買盤開始不足的表現,說明價格漲勢較為可疑,是上升趨勢見頂的預示,如果前期累計的漲幅巨大,則此時應做好中長線上的賣股離場打算。

量價準則3:在一波上漲之後,價格處於階段性的高點,若此時出現放量滯漲的形態,說明拋壓沉重,是一波下跌回調走勢即將展開的信號。

量價準則4:在持續下跌後的低位區,首先出現一波反彈上漲的走勢,從而形成穀底,但成交量沒有隨價格的反彈上漲而出現明顯放大,這是上漲走勢無力持續的標誌。隨後,在賣盤的拋壓下,價格再度探至前期穀底附近,若此時的成交量小於第一次探至這一穀底位置時,多表明空方拋壓趨於枯竭,是中期底部出現的信號。

量價準則5:起初是溫和的放量上漲,隨後出現價格漲勢加快、成交量劇增的井噴形態,這多預示著多方力量已快速釋放完畢,是漲勢已近末期的表現,此時,可以選擇中長線賣股離場。

量價準則6:深幅下跌後的低位區,因恐慌性拋盤而再度出現放量下跌的走勢,這是空方力量在低位區集中釋放的表現。繼恐慌性賣出後,預期價格可能上漲,同時因恐慌性賣出後所創的低價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突破,故恐慌性拋盤後,往往標誌著中期底部的出現。

量價準則7:價格走勢出現一波上漲,但成交量隨著價格的上漲而不斷減少,這說明價格上漲動力不足,是回調走勢將出現的信號。

量價準則8:高位區出現放量跌破趨勢線或是中期移動平均線,這是空方開始占據主動的表現,也是市場拋壓沉重的表現,預示著趨勢即將反轉下行。

最後更新:2017-10-27 14:28:37

  上一篇:go “螺旋槳”K線選股戰法,簡單高效,一看就懂!幹貨
  下一篇:go 複旦股神:一旦遇到這八種抄底形態,散戶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