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
英雄聯盟
炸裂,騰訊又搞大事情,以社會責任為名,再造一個“英雄聯盟”
最近,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並強調“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毫無疑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時,就像國家領導人之前所說:“一個企業既有經濟責任、法律責任,也有社會責任,道德責任,企業做得越大,社會責任、道德責任就越大。”
而借助互聯網,壓縮快進地成長為巨頭,BAT們也必定有所作為——百度用人工智能普惠民眾,提升社會效率;阿裏用電商係統普惠商業玩家,提升經濟效率;而騰訊則要用社交廣告(TSA:Tencent Social Ads),協助品牌商和創意機構“連接”普羅大眾,共建出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英雄聯盟”,集合力量“助攻”社會公益,為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打Call。
最近,TSA發起,馬化騰點讚的“我是創益人”公益廣告大賽,正是上述的落地。在小郝子看來,這絕不等同於成本、麵子問題或簡單的慈善需要,而更像企業戰略大師邁克爾·波特所說:“公司用他們選擇核心業務的方法和框架,來分析企業社會責任的機會,他們就會發現……這是企業實現創新和提高競爭優勢的潛在機會……其思維在未來的競爭中將決定成敗。”
要知道,騰訊最新季報顯示,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同比增長61%,至60.71億元,半年收入過百億元,成為遊戲外又一增長引擎。因為它解決了傳統廣告、陳舊互聯網廣告的不足,響應了現在碎片化、場景化、社交化的生活,逼格閃閃。
騰訊若要將這樣優勢持續擴大,成為更大的勝勢,公益則是最好的催化劑和試金石。不難理解:其一,創意機構願意顯露身手,其二,品牌商願意更多嚐試,打造企業公益,如此,騰訊社交廣告更好地滲透,占領兩者的心智思維,賦能它們,成為二者與用戶之間的超級“連接器”,大家一起成就共營、共贏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商業發展。
一句話:沒有商業的發展,企業社會責任難以持續、穩定,是空談;沒有企業社會責任的支點,商業缺乏寬廣的格局,是錯失。兩者彼此促進、相輔相成,才是商業巨頭應有的“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騰訊,該怎麼做?
無疑,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適時。借助互聯網紅利,騰訊快速成長,如今市值全球前十,成為“國民企業”。按照邁克爾·波特的說法,此時,它更該在企業社會責任的戰略支點上,像“百年老店”那樣,發揮自己的優勢,重建新的模式。
比如,全球第五大造紙商,芬蘭的芬歐匯川(UPM),它通過技術升級,將廢紙的纖維利用率,從過去的4、5次變成現在的6、7次,使得每年造紙原料的1/3由廢紙回收提取,進而大大減少對森林的砍伐。
同時,UPM還將造紙過程中重汙染的“黑液”再提取,轉化為自家電廠的生物能源,令有機汙染物的排放下降85%以上,且用電自給自足。如此,既贏得商業的“金山銀山”,又保住了環境的“綠水青山”。
再比如,全球著名的渣打銀行,建立了可持續金融計劃,2005年幫助韓國新安郡,將火電廠項目轉化成光伏電站項目,保住了周邊的生態旅遊資源,一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4萬噸,等於多種植16.8萬棵樹。它用低碳經濟贏得民眾和當地政府的支持,貸款收益也非常豐厚。
與之類似,社交廣告正可以成為騰訊的突破口。
畢竟,當下,曾經無往不利的傳統廣告、陳舊的互聯網廣告,已很難精準覆蓋碎片化、移動化的消費群。而騰訊作為社交媒體,是品牌、創意露出、展示、營銷的平台,數據和技術的推動下,它不但帶有強烈的信息、決策、圈層擴展功能,更有粉絲、用戶運營的空間,帶動更多人參與。
這一切,無論對於品牌公益,還是商業推廣,都能形成高頻、有深度的“連接”。由此,騰訊讓品牌商、創意機構滿足各種感性、社交化、場景化的訴求,識變、應變、改變。大家一起從粗放的流量經濟,轉為基於數據、技術的精準“打擊”,整個商業越來精益、敏捷、高效。強大的重構與重塑,帶來社會效能的大飛躍。
最終,達成美國管理大師大衛·施沃倫所說:“企業贏得更多民眾、政府以及客戶的信任,順其自然,企業社會責任也就成為開拓市場的利器。”
騰訊,憑什麼做?
不言而喻,從社會和商業的發展規律來看,以“市場、政策、資源”為主的企業運營“老三樣”,注定幹不過“數據、技術、模式”為主的運營“新三樣”。如今,騰訊這樣的巨頭不乏數據、技術,其關鍵是,重構要素,打造新模式,實現科技與產業,商業訴求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例如,這次“我是創益人”大賽中,《忘不了的家味》項目重在關注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癡呆)老人,它通過挽救老人絕學的“家常菜”,用瀕臨滅絕的“家美味”打動“吃貨”人群,借助騰訊社交廣告的數據、技術,在朋友圈、QQ空間等平台精準投放,以菜譜、配料募捐,為困難老人們籌集醫療、看護費用,短時間便在網上贏得1029萬次互動。
無疑,若該項目引入餐飲企業,傳遞品牌價值觀、溫度感的同時,還能將該公益活動持續地做大做強,參與者都將活出自己的理想主義。
此外,同樣在大賽中獲獎的《不朽的豐碑》,它利用騰訊社交廣告的定位技術,讓用戶經過上海蘇州河、深圳蔡圍屋等抗日戰場時,看到“向抗戰老兵致敬”的視頻,喚起大眾關注這群老人。而他們曾經奮戰地方,如今多是繁華商業區,商圈裏的企業也可以參與進來,連接受眾,一起為困難老兵募捐等。如此,各方一起將公益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雙擊666沒問題。
正如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劉勝義所說:這是“實現融合、升級,進化的一個新物種”。解鎖新形式,造就新模式,騰訊、品牌方、創意機構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大旗下,形成共創、共營的“英雄聯盟”。
有此基礎,各方合力,形成自我連接、自我生長、自我實現的商業生態——騰訊賦能下,品牌商、創意人更精準地了解受眾需求,用炸裂的廣告觸達細分人群,在各種場景下重構用戶連接,占領他們的心智思維,大家有機地組織在一起,獲得最佳的效果和效能。於是,一種可持續、高延展的商業模式,擁抱變化,順勢成立。
此時,騰訊社交廣告再尋求商業上的發展,就像《素書》裏說的:“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
所以說,在這個萬事萬物融合創新的時代,還在講“商業的歸商業,公益的歸公益”,那是用舊眼光看待新世界。若大企業還不能像騰訊這樣,將企業社會責任與商業發展結合,立命、立格局,就可能陷入戰略的被動,錯失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一切都是時代的召喚,順者昌,逆者亡,小郝子絕沒有危言聳聽,懂的人自然會懂。
——————————————
作者:小郝子 / 10年傳媒經曆,前商業雜誌資深記者,一隻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喵……互聯網的幸福就在這裏。
最後更新:2017-10-23 14: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