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
英雄聯盟
現代有三大謊言——股票會漲,房價要跌,她還愛你!
據說,現代有三大謊言——
股票會漲,房價要跌,她還愛你!
如果有時光機,
能夠穿越回到10年前,
你會做什麼?
大多數人的選擇應該是:
砸鍋賣鐵買房子!
房價
事實也如此,從全國商品住宅的均價來看,2006年的全國均價才3119元/平,今年上半年已經漲到7608元/平,漲幅達到143.92%。
當然了,看到上麵這些數據你可能想罵娘!因為在你的下意識裏,房價漲了十倍都不止……
很遺憾……你的感覺是對的,智商也是正常的。
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以及南京、廈門、杭州這些二線城市,過去十年,房價都至少漲了10倍。
那麼……
真正推動房價暴漲的因素是什麼?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說:研究了10年房地產,把它總結為一句話,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從任澤平的角度出發,這固然沒錯,因為他是站在整個中國宏觀經濟的角度向下俯視,講的是周期和大邏輯。
從普通人的微觀層麵原因又是什麼?
是不斷上漲的地價?是DFZF的推波助瀾,抑或是炒房客興風作浪?還是那些讓人討厭的丈母娘?
可怕的是,在這輪對房價的探討中,曾經被批判的地產商似乎被人遺忘,仿佛,房價的暴漲從來就不是他們的錯。
但當下的中國,活得最好,錢賺得最多的或許就是地產商。
君不見,哪些地產富商們哪個不是坐擁數百億身家?哪些地產巨頭們,哪個手上不是留存在成百上千億的現金?哪個不是氣吞山河,可以買下全世界?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當下的輿論場裏,這些地產巨頭和富商們擁有無比強大的控製力,逆他們耳的聲音絕少能流出。
還是一切都讓數據說話吧。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千億規模的房企已經達到12家。
這12家開發商中,絕大多數是過去十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從早期的“萬保招金”到如今的“萬碧恒”,在下麵的分析中,我們選擇了其中最具有代表的5家——萬科、碧桂園、中海、恒大和保利,來粗略的瞄一下,在過去十年的房價暴漲中,他們幹了什麼?
我們先來看張圖表。
(數據來源:各大公司公開財報)
從圖中可以看到,從2006年開始,這十幾年當中,除了受金融危機影響的2008年,不管是各大房企的均價還是全國均價基本都保持增長趨勢。
1、全國均價的走勢接近一條平滑向上的直線;
2、萬科、保利和中海則在銷售均價上一直領跑;
3、恒大、碧桂園由於戰略布局的差異,銷售均價稍顯落後,但近兩年有加速追趕之勢。
直觀感受上,萬科、保利、中海與全國商品住宅均價走勢吻合度最高,而這三家房企作為高房價的代表,今年上半年,萬科住宅均價14834元/平、保利13909元/平、中海14364元/平(已換算為人民幣,剔除港澳地區地產)。
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金額4.93萬億元,這五大房企的市場占有率分別是,萬科5.62%、恒大4.95%、碧桂園5.86%、保利2.97%、中海2.27%。
從數據上看,雖然恒大和碧桂園規模高居前列,但由於定位和戰略布局的差異,其銷售均價與萬科、保利、中海差距較大。
而要具體分析,房企巨頭在這10年對房價的推動作用,對比或許是最直觀的方式。
1
先來看看萬科跟保利,這兩家房企的定位均是中小型普通商品住房,布局區域也都是聚焦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翼城市經濟圈。截止目前,萬科已經在國內65個城市布局,保利是68個。
兩者定位相似,布局相似,而且長時間銷售均價也是相差無幾。
從上表可以看到:
1、2006年-2007年,一線房企剛開始冒頭的時候,萬科與保利在銷售均價上起點基本持平;
2、2008年-2010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房地產行業進入調整階段,全國房價下跌,保利的銷售均價增幅放緩,而萬科的銷售均價仍舊直線上揚;
3、保利直到2011年才迎頭趕上,近幾年已基本持平;
4、今年上半年,萬科有再次拉開銷售均價的趨勢,銷售均價也創記錄地拉高至14834元/平。
從規模上來看,萬科每年的銷售麵積均在保利之上,且有逐漸拉大的跡象。
此外,在過去一些年中,保利為了擴大規模,拿了不少高價地,成本高於萬科。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8月,萬科拿地1549萬平方米,總金額917億元,均價5920元/平;反觀保利,拿了1231萬平方米,總金額791億元,均價達到6426元/平。
如果要下一個簡單的結論:那就是萬科更大的規模,更低的土地成本,但銷售均價上,萬科一直領先。
2
再看看萬科跟中海。兩者在定位上有明顯偏差,中海定位在高端住宅,從其城市分布能明顯看出來。
雖然中海也在53個主要城市中有所布局,但其中包括常州、贛州、吉林等19個二三線城市均是由中海宏洋在營運。剔除這些後,中海地產布局34個城市,僅有萬科與保利的一半左右。
所以也很好理解,中海在今年1-8月以529億元拿地586萬平方米,均價高達9027元/平方米。
上表中能看到中海曆年的銷售均價與萬科互有高低。定位不盡相同,萬科卻能在價格上常常超過中海:
1、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2010年收購中海宏洋(主打三四線城市)後,一定程度拉低了中海地產的均價,但這種影響其實並不大,畢竟2016年中海宏洋隻有240億元,隻占中海整體銷售額的十分之一;
2、和保利地產一樣,中海地產作為國企,除逐利外,還須顧及社會影響,雖產品定位、土地成本等剛性指標上高於萬科,但定價不一定高於萬科;
3、無論是從銷售規模、銷售均價等指標看,萬科均要超過中海,但在關鍵的盈利指標上,萬科始終被中海牢牢壓製,比如萬科2016年淨利210億人民幣,中海370.2億港幣,2017年上半年,萬科73.03億人民幣,中海216.5億港幣。
3
上述對比的一個簡單結論是,萬科在房價上漲背後的推力似乎更大一些。畢竟,作為行業多年的龍頭老大,萬科對市場影響力客觀的擺在那裏。
那麼碧桂園和恒大呢?畢竟這是目前除萬科外最有可能競爭龍頭的兩家房企,對房價的影響不言而喻。
從定位來看,恒大定位為大型精品住宅物業項目發展商,而碧桂園定位是城鎮化住宅開發商,與萬科定位差異明顯,從曆年銷售均價能很輕易看出。
恒大和碧桂園是這前五大房企中,僅剩的銷售均價還在四位數的兩家,恒大上半年銷售均價為9862元/平,碧桂園上半年的銷售均價也為8956元/平。
但恒大在全國覆蓋209個城市,而碧桂園更是223個,二者在收入的城市分布上也是十分均衡。
在2016年,碧桂園超過一半的銷售額來自三、四線城市,達到53%;而恒大去年的銷售額中也僅有13.4%來自一線城市。
從覆蓋範圍上來講,恒大和碧桂園遠超前麵討論的三家房企。
一邊是均價高,一邊是範圍廣,都存在推動房價的條件。一如上麵所言,萬科以更大的規模,更廣的城市布局,而銷售均價始終超過中海和保利。
當然了,需要補充的是,影響萬科銷售均價的另外一個因素是精裝房,在過去的幾年中,萬科一直在推行精裝修。其精裝修的比例要高於同行,這在客觀上,會增加成本,進而推動銷售均價的上漲。
END
來源:新浪財經
聲明:本文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
房地產大數據
克而瑞無錫:CricBigDataWX
最後更新:2017-10-08 10:04:28
上一篇:
放假啦!放假啦!港股交易咋安排?
下一篇:
了不得,A股正在創造有史以來最大驚喜,散戶抓緊時間上車!
就在剛剛10:35,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同洲電子
就在剛剛10:37,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中遠海科
就在剛剛10:38,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中孚信息
就在剛剛10:39,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上港集團
剛剛11:34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龍頭股份
剛剛11:39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泰嘉股份
剛剛11:40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同洲電子
剛剛11:35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旭升股份
A股大事突發!周末深夜A股爆出罕見大動作,下周大盤必定突破3800點?
周末晚間!A股爆出罕見大動作,下周上證指數必須突破38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