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68 返回首页    go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年会,和史上第一届盈利的奥运会做了同样的事

阿里巴巴又搞事情了。它把自己的年会,办成了社会话题。

一万多人涌入杭州,差旅、住宿,全由阿里巴巴承担。在这场大型接待事件中,一位员工发出征召令,在阿里内网晒出自己家的照片,号召外地同事免费来家里住宿。

高晓松响应了,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响应了,合伙人方永新响应了。近一半的阿里员工响应了。这条帖子点击量达到3万多,而阿里内网的员工总数在6万左右。

这件小事,让我想到33年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那一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加州大学拿出自己的学生宿舍,分享给运动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宿舍办成了奥运村。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也是史上第一届盈利的奥运会。

1

阿里巴巴的18周年年会,场地选在了杭州的黄龙体育馆,现场观众4万人。虽然不对外售票,也没有网络直播,但它还是造成了一定的轰动。

“阿里巴巴”公众号发了篇文章,正文加标点只有7个字“大家都到了吧?”,阅读10万+,点赞达到2.9万,饿了么、淘宝、支付宝、高德地图、优酷、UC等阿里旗下55个企业公号排队答“到”。

“杰克马太空漫步”,“智能手环”,“垃圾袋”,“湖畔花园的小黑屋”,统统成了朋友圈的关键词。

但这些荣耀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接待和组织能力。

2

负责后勤统筹的,是行政部的李原。今年春天,他接到这个秘密任务。大半年的时间,李原除了完成日常工作,还要把一个4万人的聚会策划好。他的同事源利说,“差旅、住宿这一块是最麻烦的。”

会前两个月,这个100人的年会团队,开始为1.1万名外地员工订机票、高铁票和酒店,其中还包括800多名外籍人士。许多人是第一次到杭州总部。年会恰在全国学生运动会期间,所有工作都增加了难度。按照《 AI财经社AI财新社》,这场接待,涉及到100多趟航班、100家酒店、7000个房间、1700车次大巴、12万瓶饮用水……

“木酱”是八月初发的帖子。在阿里内部网站,他写道:

“看到内网大家在讨论年会,很多人说,从没来过杭州。想起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去丽江玩,自己搭帐篷住在一个当地人家的院子里。第一次当了沙发客,那个时候还没有Airbnb,半个月只花了不到500块钱。”

简而言之就是招室友。免费接待来杭州参加年会的外地同事。然后放了自己的房间照片。也许是被房子吸引,也许是其他。这个帖子火了。

“木酱”本名代立晨,89年生,是阿里巴巴的工程师。他是个家居自动化改装控。8月份,有过一篇关于他的改装屋的报道。他的家在城西,房间只有89平米,里面住着他和一只猫。

家里处处智能。花会自己浇水、猫屋会自动铲屎、灯会自动开关……在沙发上吼一嗓子,阳台的窗帘就关上了。

而他自己,赛车、冲浪、潜水、射击、摄影、弹吉他、打架子鼓,每一样都有所尝试。

3

很多阿里人参与进来。正在美国的高晓松,远程凑了个热闹:“谁也收留收留我,留张床给我住啊。”

合伙人方永新,人称大炮,是阿里17年的老兵。他定向邀请了自己的金牌搭档黄榕光。据记者张丽华说:

“黄榕光工号241,曾是中供业绩突破百万第一人。大炮时任广东大区总经理,老黄是他的金牌销售。两个人穿着廉价T恤、坐着拖拉机一家家拜访客户;背着硬面皮包,对付客户门前的狗;用“剃光头”、“裸奔”为赌注PK业绩,用一点都不互联网的方式为中国互联网事业奋斗着。”

起初,这是“木酱”纯个人的行为,阿里没有任何鼓动或授意。但随后,随着响应的人增加,旗下购物APP咸鱼,做了一个阿里人专用的免费短租平台,上线了阿里人的专题页面。

刚刚我们了解到,据说有几十名外地员工,成功入住杭州本地同事家里。虽然人数不多,但这是一个利用民间力量,完成大型接待任务的典范。这种模式,跟史上第一届赚钱的1984洛杉矶奥运会,其实是一样的。

4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创造历史的一届奥运会。

第一次允许女性选手参加马拉松比赛,第一次只有一座城市申请主办,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由民间承办,第一次实现盈利。它把美国从越战造成的尖锐社会矛盾中拉了出来。这些历史的创造,跟时代有关,也跟一个人有关。

1984年的洛杉矶,在奥运申办这个维度上讲,跟如今即将举办2028奥运会的洛杉矶,没什么两样。

1984年之前,奥运会花费一届比一届嚣张。1972年,德国慕尼黑花了10亿美元,那一届还发生了恐怖袭击。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花了20多亿,蒙特利尔市政府因此负债 15 亿美元,连蒙特利尔公民都不得不承担一项新的税种,叫“奥运特别税”,这个欠款,到 2006 年11 月才还清。而1980年,莫斯科花了90多亿。由于会前前苏联和阿富汗的战争,莫斯科奥运会还遭到全球60多个国家的抵制。

因此,到1984年奥运会主办城市选举的时候,奥运会已经成了烫手山芋,没有城市和洛杉矶争抢,这也为洛杉矶省去了不少用于竞选的经费。

5

第一次民间承办,就意味着,1984洛杉矶奥运会没有政府赞助,也没有额外的税收,加上当时的美国法律还禁止发行彩票,一切资金就都得由奥委会自行筹措。

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人叫彼得·尤伯罗斯,是当年的洛杉矶奥组委主席。他定了一个小目标,“不用政府花一分钱,还要让奥运会赢利 2 亿美元。”

奥运这种动辄上万人的集会,无论如何,对品牌来说,都是极大极好的露出机会。尤伯罗斯做的第一步,就是创造竞争,给机会升值。

他出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还跟企业集团订立赞助协议,一个行业只能有一家赞助商。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历来是对头。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百事可乐占了上风,增加了知名度,提高了销售量。尤伯罗斯就利用他们的竞争心态,最终获得了可口可乐1260万美元的赞助。

过度的商业性质,当然也会给奥运会带来争议。争议最大的就是交钱当火炬手。为了赚钱,火炬接力跑的权利,也被尤伯罗斯当商品卖掉。他提出规定,美国境内想当火炬手的人,每跑一英里,要缴纳3000美元。

在巨大的争议声中,他把3000万美元的大笔火炬接力款项收了上来。据说,这笔钱最终捐赠给了慈善机构。交钱当火炬手的事儿,也就此打住了。

6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节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不新盖奥林匹克村,招募志愿者当工作人员等等。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只新建了3个场馆,主场馆还是洛杉矶纪念体育场。1932年和1984年奥运会主场馆都在这里。

另外一个消耗最大的项目,就是所有运动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住宿。洛杉矶奥运会,把自己的运动员村,安排到了当地的两所学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南加州大学(USC)。

选择大学宿舍做运动员村,或者有学校愿意贡献宿舍做运动员村,这个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么?

洛杉矶本就是体育大城,在棒球、冰球、橄榄球和篮球领域,都供养了两支职业球队。

UCLA和USC也是体育名校。去年的里约奥运会上,美国参赛的运动员74%来自130所不同的大学。其中,UCLA的学生贡献了7块金牌,在所有大学中排名第二。USC的6块金牌紧随其后,排第四位。

7

除了“体育成绩”这枚金字招牌外,能提供给奥运会帮助的综合能力,估计全世界很难有一个地方,有两所高校同样达标。

不出意外的话,2028年,洛杉矶会把奥运村和媒体村再次搬进UCLA和USC。

那时,UCLA不仅会扩建自己的宿舍楼,在原有14000学生容量的基础上扩充2000到2500个床位,更新现代化设施,开设8个专门为运动员提供新鲜美食的餐厅,还将为运动员提供一流的训练中心。他们在全美排名的前列的附属理疗中心也会被当作奥运会的指定医疗中心之一。校方还明确,这部分作为奥运村、媒体村的宿舍扩建项目将自负盈亏,并不会动用学费收入和纳税人的钱。

住宿、吃饭、训练、备战、医疗,运动员需要的,UCLA的供应几乎都能达到顶级。

运动员住UCLA,媒体人都给塞进了USC。到2028年,奥运会期间的媒体人员、官员和主持人都要被安排在USC,毕竟,USC的传媒学院在全美排名第一。

其实省不省钱倒是其次的,当一届奥运会办下来,美国能有两所学校能借着这个平台,把自己推广到全世界。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国家来讲,能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软实力,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况且,还是两届。

【END】

最后更新:2017-10-08 03:02:18

  上一篇:go 史上规模最大的年会!阿里巴巴18周年庆典!
  下一篇:go 阿里巴巴被指欺诈却同情做空者;特郎普悲剧了纽约;上市公司东方网络爱发基金;算命融资1000万是门好生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