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支付寶
第三方支付的變局信號:支付寶54.5%仍居第一,微信支付不升反降
文|AI財經社 李玲
編|楊舒芳
第三方支付的行業格局正出現一些新的變化。
10月13日,艾瑞谘詢發布了《2017年2季度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份額》,毫不意外,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又雙叒叕占據了大部分市場。2017年2季度,支付寶和財付通(含微信支付)合計占據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94.5%,同比2016年94%的市場額度上升了0.5個百分點。
意外的是,支付寶和財付通市場份額一升一降。支付寶市場份額占比從一季度的54%擴大到二季度的54.5%,微信支付背後的財付通則從上季度的40%環比回落至39.8%。
這或許是個信號。
微信支付疲態初現?
不隻艾瑞一家機構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易觀9月28日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2季度》數據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寶以53.70%的市場份額占據第一,與一季度持平;騰訊金融市場份額則較一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至39.1%。
那麼再向前回溯,第一季度的情況呢?
2017年第一季度,支付寶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2.2個百分點至54%,包含微信支付數據在內的財付通的市場份額則同比增長1.7個百分點至40%。
盡管微信支付寶表現出了正向增長,但考慮到第一季度包含了春節期間,是每年的微信紅包交易的數量爆發期。在社交性的轉賬和紅包帶動下,從理論上講,微信支付本應在份額增速上超過或不低於支付寶的同期情況。
曾經被馬雲視為“突襲珍珠港”的微信支付,似乎疲態初現。
場景和生態
發展到全民掃碼的階段後,第三方支付之間比拚的,絕不僅僅是支付本身。支付所關聯的場景和生態,才是真正的大後方。
在這一點上,支付寶顯然更勝一籌。
相比微信支付所向用戶提供的服務,支付寶的服務維度要豐富許多。除支付功能外,支付寶還對接了芝麻信用、花唄、借唄、餘額寶等各種金融生態。僅花唄一項,就足以成為用戶在支付寶和微信之間的選擇依據。 不少商家都會特別標注,“支持螞蟻花唄”。
此外,收錢碼的推廣也是支付寶的一個正確決策。這一功能在今年2月後,受到了數以千萬計的小商戶歡迎,目前全國累計申請的商家數量已超過3300萬。
易觀在分析中也指出,受益於對線下掃碼業務的持續投入,支付寶消費類業務和個人轉賬類業務的交易規模均呈現爆發式增長。
這是支付寶在應對微信這個超高用戶基數和打開率的超級APP的過程中,所尋找到的策略:用多維抵抗高頻,核心武器是“支付帶來的疊加價值”。如今看來,效果已經初步顯現。
當流量不再萬能
2017年中國APP活躍用戶排行榜顯示,微信以活躍用戶占比93.95%位居榜首,QQ以71.84%的活躍占比位居第二。支付寶排名第三,活躍用戶占比為46.08%。
這是所有人預料中的結果。微信依然穩坐超級APP的寶座。但這個流量富礦所帶給微信支付的能量,似乎在緩慢下降。在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消失後,支付行業也開始進入精細化運作的階段。
在中國的移動支付居於全球領先地位的情況下,支付寶和微信都已開始在海外跑馬圈地。據統計,目前微信已對19個國家進行合規化接入評估,現在正式落地的國家有12個。支付寶已接入國家達31個,商戶近20萬,是微信支付的三倍。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很長時間內,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仍將是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前兩大巨頭,但二者之間的攻防關係可能已經悄悄發生變化。微信支付的偷襲珍珠港之後,支付寶或許已經實現諾曼底登陸。
最後更新:2017-10-13 19: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