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
支付寶
碾壓了Apple Pay,支付寶、微信支付也讓銀行走向了幕後
移動支付的格局已經很明顯了,支付寶、微信支付占據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近期,微信支付、支付寶已經開始在部分地區試點二維碼取款,這似乎將Apple Pay、三星Pay等NFC近場支付功能最後的一點優勢也掠奪了。
微信支付、支付寶進一步削弱Apple Pay存在感
筆者目前生活的城市武漢,已經全麵開始建設無現金城市,已經快大半年沒有去ATM機取過現金,甚至已經不需要帶現金出門。大到商場、超市,小到路邊攤幾乎已經全部支持微信或者支付寶的二維碼支付。連公交車也可以直接支付寶電子公交卡掃碼,現在出去還帶什麼現金呢?
同時,筆者也是Apple Pay的用戶,實際體驗之後你會發現,在日常購物付款中,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掃碼支付遠比手機NFC近場支付要方便的多。
而且從推廣普及難度上說,打印出一張二維碼和安置一台POS機相差也是天壤之別。更何況,支付寶還支持免費申請收錢碼,並且免收提現手續費,無論是小攤小販還是流水較大的商場,都是不錯的福利政策。
但唯一一種場景下,微信支付、支付寶是取代不了的,那就是取款。Apple Pay已經讓我出門不用帶銀行卡,如果真遇到必須用現金解決的麻煩,Apple Pay取款是最優選擇。我想很多使用Apple Pay或者小米Mi Pay的用戶也是有著類似的體驗。
Apple Pay已經占據中國整體NFC近場支付市場份額的90%,然而NFC支付在整個移動支付市場占比不過1%,非常尷尬。前不久,Apple Pay與中國銀聯合作推行最高5折優惠活動,商家覆蓋多個品牌便利店、星巴克、必勝客等等,但收效甚微。
蘭州銀行已經在全國首推微信、支付寶ATM掃碼取款,這勢必將進一步打壓Apple Pay等近場支付的生存空間。Apple Pay的入華前景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而對於一般消費市場,銀行也許真正變成了幕後的服務提供平台。普通消費領域,銀行逐漸成為幕後服務平台
當支付寶全麵普及之後,除了一些必要的業務需要去銀行處理之外,日常的消費幾乎可以全部通過支付寶完成,甚至存在在餘額寶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支付寶以及微信支付,也已經逐漸開始替代銀行卡在線下消費的作用。
央行昨日發布“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體係運行總體情況”報告,微信支付、支付寶等非銀行支付增長迅速,而POS、ATM及其他電子支付渠道支付金額大幅下降,降幅約50%,從60多萬億元下降到約30萬億元。
對於現在大部分普通消費者來說,銀行也許現在隻是成了在幕後配合支付寶、微信支付為我們日常支付提供服務的平台,隻需要有一個銀行賬戶就夠了。甚至在可預見的未來,實體銀行卡片都會不存在了,直接在線開通借記卡活著信用卡賬戶。如果細心的用戶會發現,這種模式其實是已經存在的。
京東白條推出的閃付功能,真正體驗之後你會發現,其實等同於京東金融與廣發銀行合作為用戶提供了一張信用卡,額度與京東白條的額度相同,綁定到Apple Pay之後就可以實現與其他信用卡一樣的線下支付體驗,但部分網友反映不能開通第三方支付。而用戶本人是不需要再像其他辦理信用卡的機構一樣需要專人過來拍照、審核的。
不過筆者也沒有具體求證過在廣發信用卡中心有沒有個人的信用卡賬戶。以此類推,支付寶、微信支付未必不可以與銀行機構合作為用戶提供線上申請的虛擬銀行卡賬戶。畢竟支付寶目前實名認證信息已經相當健全,即使采集人像也是比較方便能夠實現的。
支付寶、微信支付對於銀行機構的顛覆已經超過了我們之前的認知,在普通消費領域,支付寶已經幾乎完全取代了銀行卡、現金流的作用,Apple Pay等近場支付功能存在感將會越來越弱,而銀行機構或許最終變成一個主要受理對公業務以及扮演幕後服務平台的角色。
最後更新:2017-10-07 23: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