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
支付寶
支付寶是一個獨立支付係統,微信支付為什麼不做成獨立軟件呢?
支付寶是一個獨立支付係統,微信支付為什麼不做成獨立軟件呢?
支付寶是隸屬於螞蟻金服的一個獨立運行的支付係統,包攏各種獨立金融業務一路高歌勐進!而騰訊微信支付則依托於微信的社交紅利緩步前進,眾所周知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顯然把微信支付放在微信之下,並不利於其在金融領域的擴張。那麼為什麼不把微信支付也做獨立軟件,而受製於微信之下呢?
其實一開始騰訊推出自己的財付通業務時,很多人就對此非常納悶。財付通為什麼不推出針對消費者的獨立APP,反而采取的是將功能嵌入到其他產品中的隱身方式?這些人之中,也包括我在內。
不過,看到如今財付通節節上升、蠶食包括支付寶在內的其他對手的市場份額,我才反應過來,它在初期不推出獨立APP的策略其實非常正確。至少有這兩個方麵的優點:反其道行之麻痹對手,順利暗渡陳倉。
在財付通之前,其他的網絡支付產品都是以推出APP為榮,作為進軍網絡支付市場的標誌。從支付寶到拉卡拉,再到小型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各家銀行的類似產品,大大小小的網絡支付品牌,無不如此。
盡管騰訊早就開始啟動了財付通項目,但訪項目卻一直沒有推出APP產品。在移動支付市場上看來,這是騰訊尚未真正啟動網絡支付業務的信號。既然尚未動作,那麼對手們多數都放鬆了對財付通的警惕性,采取觀望態勢。而財付通也利用這寶貴的時間迅速完成了在微信、QQ等騰訊係產品內的功能嵌入。
順利暗渡陳倉的財付通傾力出擊,在2015年春節通過紅包活動大獲全勝,短短幾天就完成了綁定2億張銀行卡的驚人目標,被阿裏稱為珍珠港突襲。
如果財付通一問世就推出獨立APP,那麼勢必被支付寶等對手所重視,發動針對性的狙擊戰。財付通想低調做事都很難,其計劃或許就很難如此順利實現。
無形滲入,悄然占領消費者的心智
而在客戶層麵,不直接推出APP同樣有好處。
如果直接推出獨立APP,很多消費者可能會想我已經有支付寶,而且用得很順手,為什麼多下一個應用呢?要知道早幾年手機空間和運行內存的資源都很緊張,多安裝一個應用,意味著手機體驗的一點點下降。
之前有調研報告顯示,人們日常常用的APP不超過8個,作為低頻度的工具類應用,支付類APP打開次數有限。在支付寶占據統治地位的情況下,新的支付APP很難獲得人們的青睞。
但當財付通將支付功能嵌入微信、手Q之後就不一樣了。借助社交應用的高頻使用,財付通無形地滲入了第三方支付市場,並通過紅包巧妙地綁定了億級的銀行卡,在極短時間內實現了用戶擴張。更厲害的是,財付通毫無阻力地就不知不覺占領消費者的心智,如今已成為日常消費的首選付款方式。
未來財付通也很可能推出獨立APP
盡管財付通至今沒有推出獨立APP,但未來隨著時機成熟很可能會推出。
事實上,支付寶最開始也時依附在淘寶得到輸血式發展,後來網絡支付成氣候了才真正獨立運營。這種發展模式,與現在的財付通非常相似。當然財付通推出獨立APP時,其業務決不僅限於支付業務本身,應該會從支付擴張到互聯網金融、生活消費等方麵,成為以支付為核心的生活服務類大平台。那時財付通和現在的支付寶就基本沒有區別了。即便如此,財付通的基礎支付功能也應當會繼續嵌入在微信和手Q等產品之中。
支付寶經過了十年的發展,從致力於提供簡單、安全、快捷的支付方式,到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平台,與國內外180多家銀行及 MASTERCARD國際組織 VISA 等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成為了金融機構在電子支付平台最為信任的合作夥伴。
綜合上述,支付寶的基礎是建立在,淘寶龐大的商戶與用戶之間交易基礎上的,加上銀行的加入,各大國際機構的加入,使得獨立的支付寶如日中天,穩居世界快捷支付老大的寶座。
微信支付從一開始就與社交脫不開幹係,如果微信開始就與支付寶一樣,是一個獨立體,微信活不到今天,因為微信沒有堅不可摧的基礎,騰訊發展壯大的依賴就是社交,從PC到智能終端社交軟件的轉換,非常完美,微信支付建立在巨大社交用戶平台上,可謂聰明至極,自然而然就誕生了支付需求,從而再進行商業化。
支付寶錢包除了能夠支付外,也強調金融屬性,定位於個人財富管理,不僅能替代用戶手中的實體錢包,還能為用戶理財。但相對微信來說,並沒有與用戶的社交生活緊密聯係起來,隻是一個支付工具。
微信支付雖然更單純地傾向於支付功能,但不能由此判斷未來其不會加入完整的理財功能。而且微信已經成為用戶社交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未來在線下支付中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也有著更多的可能性。
最後更新:2017-10-30 11: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