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支付寶
支付寶正式接入星巴克,為何比微信晚了大半年?
有什麼隱情?在商言商,講究的是利益,不是“熱點不夠,八卦來湊”。這是小郝子問了一圈相關人士總結出來的結果。
昨天,星巴克與支付寶宣布合作。中國大陸的2800多家星巴克終於正式接入支付寶。這距離2016年12月8日星巴克接入微信已經整整過去9個月時間。
其實,早在約兩年前,小郝子曾問支付寶的朋友,為何能接入肯德基等大型連鎖如此之快,但是接入星巴克這樣的品牌卻慢了,當時,Apple Pay已經接入星巴克有幾個月,對方回答到:不是沒有認真去談,隻是星巴克強調自己的支付係統,他們特別強調自己支付係統形成的交易閉環,比較強勢,需要耐心地溝通、磨合。
後來,微信支付接入,我又微信問這位朋友,微信接入支付寶,這位朋友又告訴小郝子,“既然微信都接入了,支付寶接入還會遠麼?”
雖然,至今支付寶才接入星巴克,比微信支付晚了些,但還是完成了對接,其實,個人比較熟悉兩方,總結下來的原因有幾點:
其一,星巴克本身有極為係統複雜的體係,注定要花費相當的經曆與其對接。如果你用過星巴克的充值支付卡,就能知道,南方的卡不能在北方支付,北方的卡也不能在南方使用,星巴克的支付上分南北兩大公司,互不相通,這樣一來,談判就要走向更高級別的管理層,談判難度更高。
其二,星巴克堅信支付是自己商業“閉環”的核心環節,對於銀行之外的支付方式偏保守,因此對接起來更耗費精力。
這樣一來,它們對支付接入方的考察和“感知”就相當花時間。比如,星巴克的核心是要掌握用戶數據,會員信息,這樣的情況,就涉及到支付接入方,在保護用戶隱私的情況下,如何分享數據,分享哪些數據,數據合作的邊界在哪裏?自然需要費些功夫。
畢竟支付寶是更完備的支付工具,金融屬性更強,要考慮的層麵自然比微信更多,因此需要磨合的時間自然長一些。就像阿裏巴巴CEO張勇之前告訴小郝子的:“談判這個東西,要彼此敞開胸懷,哪怕費點時間,讓彼此在權利、義務上都能合適,才算是真的有效果,不然就可能成半吊子工程,看似合作了,後期會麻煩不斷,難以推進。”
其三,支付寶也在等微信支付趟趟路。讓星巴克明白了移動支付的好,這樣更方便推進接入,讓對方保守的高管們有了些認知,被教育得更充分,更容易推進接入的各項事宜,方便更有力地展開。
其實,就像美團創始人王興說的:“移動支付是一場已經結束的戰爭。”國內的移動支付,也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了,一家對某個商業場景有所突破,另一家也會立馬跟上。未來,兩者真正要比拚的,不是商家上,誰能獨占資源,而是用戶習慣的養成,誰在用戶端的戰略縱深足夠,誰就能牢牢立住自己的Flag。
一句話:大道如浮雲,要舍得放下過去獨家代理支付的“執念”,撩得人心,老司機自然帶出各種新節奏,星巴克隻是又一個開始,僅此而已。
——————————————
作者:小郝子 / 10年傳媒經曆,前商業雜誌資深記者,一隻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喵……互聯網的幸福就在這裏。
最後更新:2017-10-08 06: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