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支付寶
集齊微信、支付寶和Apple Pay的星巴克,幹掉“喜茶”隻是時間問題
終於,支付寶和星巴克聯姻了。
這一天,等了好久。
今天,支付寶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正式和星巴克達成合作,支付寶將自即日起接入星巴克中國大陸近2800家門店。在這裏,小財女友情提示:支付寶購買還支持螞蟻花唄哦~
這就意味著,你根本不需要奮鬥18年,隻需要打開支付寶,點擊螞蟻花唄,就能和一些人坐在一起喝咖啡,有木有很驚喜?可是機智的網友們一眼就看穿了真相:哼,又想騙我花錢。
但不管怎麼樣,星巴克此舉至少緩解了人們消費時隻能用微信、Apple Pay以及現金的尷尬。不知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經曆,反正小財女至今都還記得自己當初沒帶一分錢,微信餘額不足,跟服務員麵麵相覷,最後隻能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買到一杯咖啡的經曆。
其實早在微信和支付寶之前,星巴克一直是蘋果的忠實盟友。自2016年年初,Apple Pay進入中國以來, Apple Pay才是在星巴克沒帶錢包的唯一選擇。不過,考慮到ApplePay在中國的普及情況實在堪憂,星巴克在中國移動支付的潮流下也開始麵露難色。
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詢問能否用微信、支付寶支付時,星巴克終於坐不住了,率先在2016年12月8日與微信達成合作,首次在全國門店接入中國本土的移動支付方式,開始了自己的入鄉隨俗之旅。
說起星巴克當初為啥選擇了微信,而不選擇支付寶的原因,目前外界一致認為是考慮到微信的社交屬性,事後兩者聯合發布了社交禮品卡,更是坐實了外界的猜測。不過,就在微信和星巴克正如火如荼開展合作的時候,全國還是有三家星巴克可以使用支付寶,但是有且隻有三家。
這三家門店分別位於阿裏西溪園區、阿裏濱江園區以及支付寶大樓下。看到了吧!人在屋簷下,看你低不低頭~
當然了,雖說馬化騰搶先和星巴克攀上了親,但馬雲爸爸也一直沒放棄努力。2015年11月,星巴克宣布在天貓旗艦店試營業。主要銷售星享/禮卡和各種飲品兌換券為主,而這也是此前阿裏巴巴和星巴克最為正式的一次合作,不過,如今的合作已經深入到多個方麵。
看來馬雲爸爸說的還是很有道理,“夢想還是要有的,一不小心就實現了呢!”你瞅瞅,小黑板掛出去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國大陸的2800多家門店就正式接入了支付寶。
如今,已經集齊了微信、ApplePay和支付寶的星巴克,也打算進一步開展自己的圈地運動了……
1999年1月,星巴克在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開設中國大陸第一家門店。憑借著不變的高品質,輕鬆溫馨的氛圍、眼光獨到的選址以及良好的企業文化,星巴克在中國迅速走紅,並逐步貼上所謂“中產階級”和“白領e族”的標簽。而中國市場目前已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星巴克第二大市場。
截至目前,星巴克已經在中國130個城市開設了2,800家門店,擁有近40,000名身著綠圍裙的星巴克夥伴。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咖啡連鎖零售額達到270億元,星巴克以超過1/3的市場份額占據業內第一。
此外,星巴克近年來的營收表現亦是十分可觀。2010年星巴克公司營業收入就超過100億美元,此外每年都能保持穩定增速。2015年,星巴克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增長16.5%、33.3%,增速更是創下近年來的新高。
2011-2015年星巴克公司營業收入趨勢圖
據星巴克此前披露的財務報表顯示,目前,中國及亞太大區的利潤率達到32%,美洲大區的利潤率為21.1%,歐洲、中東及非洲大區的利潤率僅1.9%。
去年星巴克曾公開表示,將計劃加大在中國地區投資,預計2019年星巴克在華門店總數量將達到3400家。這意味著,在星巴克全球多個市場趨於飽和的背景下,中國市場無疑能給星巴克帶來穩定增長的營收和極高利潤率。而縱觀近幾年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擴張之路,其正在不斷向中國的二三線城市下沉,受益於此前十多年的耕耘,其在上述中國市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任何一個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說到這,也讓小財女想起了如今紅得發紫的“喜茶”。從2012年廣州誕生時的風平浪靜,到2016年底的蠢蠢欲動,再到2017年的家喻戶曉。在微博與微信朋友圈的病毒式擴散下,排隊4小時喝一杯奶茶這樣的新聞都司空見慣。每每看到那些排隊買喜茶的長龍,都讓人退避三舍,即便是有好感也早被消磨殆盡,所以至今小財女都沒喝到。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靜下心來想想,如今還沒能站穩腳跟的“喜茶”就被黃牛和一股“浮躁”的氣息環繞,實在像極了當初紅極一時的黃太吉和水貨餐廳。但誰能保證這些人不會過幾天就“移情別戀”?畢竟靠著話題熱度得來的粉絲又能有多少的“用戶粘性”?
“一年紅火,兩年穩中有降,三年就撐不下去,這說的就是網紅餐飲們遇到的困境。在中國,餐飲模式出現需要文化內涵的支撐,品牌才能持久發展,但網紅餐飲有兩個缺點,一是形式上的複製;二是包裝上的雷同,如無源之水。”廣東省餐飲協會榮譽副會長姚學正如是說。
的確,要想匯聚一批始終跟隨品牌的粉絲,要的不是一時的熱度和新鮮感,而是能讓人形成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在這點上,我們不得不承認,星巴克深諳用戶的心理。
各位,表達一下你們對下一杯星巴克的期待:
不說了,趕緊去買杯星巴克,尋找一下買單的儀式感。
最後更新:2017-10-08 06: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