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
支付寶
央媽出手:今天起,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
一、今天起,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
10月15日,對於支付寶、財付通等中國的第三方機構來說,是一個裏程碑的日子。
按照央行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據最新報道,目前已有20餘家支付機構和銀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財付通、支付寶等。
這意味著從今天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天馬行空、我行我素的時代開始終結(2018年6月30日是最後期限)。他們將被一個巨大的網“罩住”,從此開始被央行“穿透式監管”、必須學會做“好孩子”的時代。
這個網,就是“網聯”,它的工商注冊名是——“網聯結算有限公司”。
換句通俗點的話說,支付寶、財付通們將被“嚴格管製”,他們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於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這理論上為洗錢、行賄、偷漏稅行為提供了便利。
下麵就是這份文件:
二、馬雲囧了,銀聯哭了,央行笑了
這是幾個意思?財經韜略認為有四個!
第一,“央媽”給銀聯生了個小弟弟,名叫“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銀聯吃獨食的時代終結了。
也就是說,一直覬覦第三方支付的銀聯,徹底歇菜。以後第三方支付的事情,由網聯來負責(銀聯隻占網聯1.55%的股權)。而銀聯在其核心業務——銀行卡清算業務上,正麵臨著“國門全麵打開”,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的全麵殺入。
所以,銀聯有理由痛哭一場:昔日獨享蛋糕的時代終結了,洋鬼子來了,第三方支付也“侯門一入深似海”了。
第二,從業務管理的角度,央行把第三方支付“收編了”,支付寶和財付通的超級金融夢想,遭遇到了天花板。
下圖是即將成立的網聯公司的股東名單:
注:網聯的注冊資金是20億元,上述金額為首次出資金額,股權比例是最終股權比例。
可以看出,第一大股東就是央行;第二大股東(梧桐樹)是外管局的投資平台,常常在股市裏翻雨覆雨的國家隊成員,可以理解為央行的“孫公司”;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大股東,也都是“央行的人”。
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在“收編”的同時苦樂不均。財付通獲得了跟支付寶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友軍京東也躋身第五大股東。相比之下,馬雲會不會感到不爽?
第三,央行通過組建網聯,把對第三方支付的控製權牢牢抓在手中。
以前,由於第三方支付機構直接跟各銀行對接,就出現了客戶交易央行無法監管的情況。
這很好理解:比如你使用支付寶,從自己的建行賬戶向朋友的農行賬戶轉賬。如果是傳統的銀行卡匯款,這筆錢從建行出來,進入銀聯的清算係統,然後到達農行。
但在第三方支付出現之後,不是這樣完成的。你通過支付寶從建行轉出的錢,進入了支付寶建行賬戶;然後,支付寶從自己的農行賬戶,給你的朋友打了一筆相同金額的錢。這樣,除了支付寶,沒有一個中介機構、監管機構可以看到這筆交易。這是最令央行不安的,因為央行無法監管。
所以,網聯平台是央行強加給第三方支付的一個中介機構。有人說,網絡時代是“去中介化”的,但由於“去中介”的同時完成了“去監管”,所以政府不會答應。網聯就是這樣誕生的。下圖,就是網絡、銀行、央行、第三方支付的關係圖:
第四,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這是結束“數據寡頭”壟斷的重要一步。
今年7月14日到15日召開了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對互聯網金融“加強監管”。會議閉幕當天,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在一個公開論壇上出語驚人——要警惕數據寡頭!他說:
可以看到金融巨頭產品線的匯集,也有大量的數據,客觀上可能會產生數據寡頭的現象,可能會帶來數據壟斷。
數據壟斷比技術壟斷更難突破,容易產生所謂的數字鴻溝問題,形成信息孤島。金融數據依賴於大數據,信息孤島的形成不利於行業良好的發展行業、生態。
由此可見,央行對於金融、消費大數據的重視。從目前支付發展趨勢看,銀聯代表的銀行卡支付日漸衰微,第三方移動支付才代表著未來。如果沒有網聯,未來的金融、消費大數據必將被支付寶、財付通等機構壟斷,形成數據寡頭。所以,爭奪這些數據的控製權,也是央行推出網聯的重要原因。
三、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一位江蘇第三方支付機構高層如此評價網聯上線。
迅勐發展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目前用戶量和交易規模均為世界第一。而此前,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繞開銀聯,形成了直連銀行的現有模式。
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係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具體交易信息,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不僅如此,這一模式也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洗錢、套現獲利、盜取資金的溫床。
央行相關負責人此前曾公開表示,網聯的建立將糾正支付機構違規從事跨行清算業務,改變目前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連接開展業務的情況,以節約連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客戶資金安全,也有利於監管部門對社會資金流向的實時監測。所以,洗錢不好洗了。
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於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向南都記者分析指出。
對於支付寶和財付通們來說,這當然是利空。雖然這兩大巨頭各占了接近10%的網聯股權,但失去了很多想象空間。不過,由於這些“想象空間”事關國家安全,屬於國之重器,私人企業不碰也罷。畢竟,這些網絡巨頭們可以幹的事情還有很多。
附件:即將收編微信支付寶的網聯究竟是怎麼回事?
來源:財經連環話(cjlhh888)
來源:財經韜略(tttmoney8)、南方都市報、鳳凰財經、財經連環話(cjlhh888)
陸家嘴金融(FinanceLJZ)
最後更新:2017-10-15 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