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支付寶
支付寶來電請你?千萬不要配合!
接到“支付寶”電話,兩次轉賬數萬元
13日早上,24歲的女生小陳接到一名自稱阿裏巴巴職員的男子的電話,說她的支付寶賬戶出現問題,要求她轉賬1.4萬元人民幣至指定支付寶賬戶以作核實,小陳按指示轉賬。不久後,該名“職員”再次致電小陳,稱小陳支付寶綁定的銀行賬戶也有問題,要求她再轉賬4.6萬元至指定銀行戶口,小陳再次按指示轉賬。不久後小陳反應過來,檢查賬戶發現受騙,當天下午近4時,小陳向當地警方報案。
詐騙手段采用電商平台和移動支付平台
該案的作案手法並不新穎,其他電信詐騙多是假扮警察、銀行職員之類行騙,但該案件新就新在,其不是假借公檢法等官方公信力進行詐騙,反而是采用國人十分熟悉的電商平台與移動支付平台行騙,所以這個本質上其實就是常見詐騙的“升級”版。
14日,螞蟻金服相關人士核實事件後,確有此事件發生在中國香港。小陳轉賬給“詐騙嫌疑的賬戶”時,激發了支付寶風控平台的攔截,並在轉賬頁麵跳出風險提示,具體提示為:“警示:本次操作已中斷,謹防兼職、投資,假冒客服、公檢法及熟人等騙局。請在親友或警方協助下核實對方身份,確認無風險後重試或更換收款賬號/卡號”。但用戶還是進行了轉賬,支付寶並沒有成功阻止。
遇到類似情況,請打官方渠道電話,聯係客服
螞蟻金服相關人士表示,官方客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要求用戶將金額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用戶報警後,支付寶已經開展配合警方相關工作。
同時,螞蟻金服也提醒用戶,用戶需要提高賬戶安全意識,凡是遇到類似情況,可主動打回官方渠道電話,聯係客服,谘詢清楚。
重要提醒
1、接到短信和彈窗等風險提示
馬上終止操作
用戶的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就可能被人利用、買賣,帶來可能被不法分子行騙或者賬戶被盜用的風險。因此用戶要加強信息保護意識,保管好個人的賬戶信息、身份信息、密碼信息等重要資料,避免泄露。
2、建議用戶加強防騙意識
騙子可能會假扮成各種角色
以“退款”、“辦理保證金”等名義誘導消費者去做一些操作。消費者在遇到可疑情況時留個心眼,跟身邊的人多問一下,或者聯係官方客服確認,避免被他人欺詐利用導致資金損失。
支付寶提示
目前實時智能風險係統會對用戶的行為進行分析,如果發現用戶可能產生被騙風險,會通過短信、頁麵彈窗等方式向用戶揭示風險,提示用戶謹慎操作,避免可能掉入不法分子設計的騙局。用戶一旦接到短信、頁麵彈窗等風險提示,馬上終止操作,避免陷入騙局。
本文來源:辟謠平台
最後更新:2017-10-21 20: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