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72 返回首頁    go 支付寶


支付寶的公關為什越來越難做?

企業不能迷信公關,當然,也不能沒有公關。

前兩年一直輿論被動的支付寶,在過去的時間裏,其實成長很快。它的日活,乃至營收等方麵數據,都很不錯。即便是輿論層麵,互聯網從業者所見與金融從業者所見,以及其他人群所見的,也非一同。支付寶的輿論被動,很大程度上是在互聯網圈與金融圈,但在其他層麵的傳播,其表現,可圈可點。

互聯網圈與金融圈的被動,競爭的確是催化劑,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支付寶與傳統金融機構,都有競爭,雙拳難敵四手,何況它的競爭對手,遠不止這些。

公司越大,越沒有人會原諒你的錯。公眾人物無隱私,背後有千手千眼,或在推,或在盯。

牛頓力學告訴我們一個簡單道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蜘蛛俠說,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俗話說,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所以,注定的大公司的公關是做不好的,也是不好做的。

即便如騰訊,國內最大的媒體,有門戶、有微信、還有QQ,即便如此,它還是擋不住黨報的批判,以及公眾對它有戲的質疑;即便如今日頭條,移動端最大的內容客戶端,也一樣被批判。

當然,輿論未必是真實的反應,輿論也未必能真正影響實際行動,甚至有時候,輿論也不過是特定群體的情緒放大——罵幾句騰訊遊戲害人,又去玩王者榮耀的,大有人在;罵幾句美團點評歧視黃泛區,又向美團點評投遞簡曆,下單美團外賣的人,也會有。

幾年前,業內流行喊“微信顛覆一切”的口號,但微信支付,直到現在,依舊是老二,未能超越支付寶。

兩年前,我在“支付無決戰”中曾說過,移動支付有四個維度——高度、廣度、硬度與深度。微信支付,強在它的高度,也就是從社交切支付,獲取用戶更為便捷。事實上,拉新,依舊是支付寶的難題,或許一個新增用戶,往往需要比微信付出更多。

微信優勢是高度,支付寶則是廣度、硬度與深度。

好在,支付寶並非單線作戰,除了自身拓展,它還有淘寶、天貓,以及整個阿裏體係。事實上,這兩年支付寶的海外拓展,以及港澳台市場表現很好,除了支付寶本身運營之外,還有淘寶、天貓國際、速賣通等業務的支援。

隨著阿裏新零售的逐步落地,相信,支付寶線下的份額將會持續提升。

除此之外,支付寶或者說螞蟻金服,在過去幾年的布局,也為這兩年支付寶的提升創造了條件。譬如,螞蟻森林,譬如餘額寶,又譬如花唄、借唄…這一係列的場景與應用,好比SNH48或自助餐——總有一款適合你。

餘額寶過去大半年最大新聞就是兩次限額,這一產品集中體現了支付寶公關難做的原因:它既是亮點,卻又要麵對各種嚴厲監管,支付寶官方是不宜做這些產品傳播的。帶著枷鎖跳舞,舞姿也就自然不那麼飄逸。

既是事實的市場老大,必須考慮競爭與監管,又是輿論的弱者——對比微信,支付寶在輿論層麵的確是被動的,進退兩難,首尾難顧。

當然,以上都是外因。支付寶的公關難做,還有它自身原因。

譬如,支付寶與螞蟻金服,兩個品牌,乃至螞蟻金服旗下的其他產品。一眾品牌中,麵向用戶的,影響最大的便是支付寶,這一次螞蟻財富的廣告,便是個例子,失誤最終又一次打在了支付寶上。又譬如,支付寶此前的傳播慣性,它與阿裏的淵源,以及“顛覆者”形象使然,到現在“顛覆者”形象,並不太適用於支付寶了——這其實是個十幾年曆史,陪伴用戶的產品。

以支付寶目前的體量,傳播中其實更應該從小入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價值與使命,自然也提,也要傳播,但更重要的,其實不是重複式宣講,更需要的是講好一個個故事,讓願景與使命,落在實處,而非掛在空中,掛在稿件開篇。

萬影皆因月,千聲各為秋。

這些都是術的,具體的問題。

從之前的校園日誌,到昨天的螞蟻財富廣告詞,其實暴露出來一個核心命題——群己邊界。這個問題,在支付寶層麵其實已經在逐漸梳理,並解決了。一年前,甚至更早的支付寶,做社交也好,做內容也好,核心訴求是“群”,現在,做了減法的支付寶,核心訴求,應該是“己”。

支付寶與其說是需要做社交,不如說是,為各個“己”,提供更為便捷的轉賬鏈接。而螞蟻森林等產品的核心訴求,其實也是“己”,近期支付寶也上線了 公益跑步等產品,乃至它的減法,砍掉冗餘,其實也是“己”。

支付寶的定位,其實是最具個性色彩,卻又給人保障的支付、理財工具,生活助手。

一旦“由己及人”,便是失誤。支付寶也好,其他產品也好,更多的是應該為用戶提供一個選擇,決定權,應該是在用戶自己——螞蟻財富這一輪廣告,最致命的錯誤就是,它突破了“群己”邊界。試圖以其他“成功者”的標準,“脅迫”用戶選擇。

螞蟻金服,是先有的支付寶,再有的螞蟻金服,這是一家既有曆史傳承,又是很年輕的創業公司。諸多業務的落差,自然會出現宣傳上的偏差。正是如此,在傳播背後,公關品牌其實應該是“中台”的基礎定位——螞蟻旗下的其他業務,應該在支付寶的基準參考下。

畢竟,支付寶才是螞蟻金服之源。

回到那句話,注定的大公司的公關是做不好的,也是不好做的。接下來,支付寶公關會更難做,該怎麼做?其實是少犯錯,回歸基本——講好一個故事,以及捍衛某些細小又常被忽視的常識與價值。

最後更新:2017-10-08 07:42:41

  上一篇:go 英媒:支付寶在歐建旅遊生態係統 抹平語言和貨幣障礙
  下一篇:go 奧付雲&支付寶送出百萬紅包任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