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32 返回首頁    go 支付寶


人突然去世,銀行、微信、支付寶裏麵的錢怎麼繼承?

在移動互聯時代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基本上都擁有支付寶、餘額寶、微信零錢、財付通等之類的賬號,成為他們看不見的財富倉庫。而且,很多年輕人有不少遊戲賬號,裏麵除了充值之外,還有很多價值不菲的遊戲裝備。雖然社會基本上認同網絡虛擬財產可以繼承,因為像支付寶、微信錢包裏的錢屬於用戶個人財產,隻是暫時存放在第三方賬戶中,如同存在銀行裏。但是有一天,人突然“沒了”,親人並不知道銀行卡密碼,支付寶/微信密碼,這些存款要怎麼取出來?

一、銀行存款

按照相關規定公民可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包括有價證券和履行標的為財物的債權等等,銀行的存款、股票(有價證券)等都可以作為遺產予以繼承。

1、家屬知曉錢財的情況

(1)賬號密碼俱全

在有人知情(希望是繼承人)且銀行卡(存折)、密碼俱全的情況下,直接通過網銀、ATM機或到櫃台領取,銀行甚至不作任何實質上的審核。

(2)賬號密碼未知

在繼承人知情且已辦理死亡銷戶、上繳身份證,又不知道銀行卡、密碼的情況下,家屬去公證處,開一個查詢銀行存款函,查出死者在銀行的存款,必須所有繼承人到公證處辦理公正手續才能領取。

或者走法院,請法院判決遺產由誰繼承,然後去銀行過戶。

另外,向公證處申辦繼承權證明書需提交多項證明材料:死亡證明、直係親屬關係證明、財產憑證,如存單、有價證券等。繼承人需攜帶本人身份證和戶口本,到公證處申請辦理。如果繼承人覺得辦理公證麻煩、收取費用高昂而放棄繼承存款,逝者的錢會一直保留於銀行。

2、家屬不知曉錢財的情況

如果親人死亡後,家屬不確定其有無銀行存款,更不清楚具體開戶銀行和存款金額,可以先查找死者的銀行卡、存折、存單;登錄其個人電腦、打開其手機,查看都安裝有哪些銀行的網銀。做完這些之後,基本可以確定其在那些銀行開立了賬戶。

如果仍舊對其銀行存款不掌握,不知道有無存款,可以繼承權糾紛為由,由任一繼承人到法院起訴其他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除此之外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嶽父、嶽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然後,在法院立案後,申請法院查詢、調查被繼承人的銀行存款等財產情況即可。

虛擬財產及相關財產

關財產

(含微信與支付寶賬號)

《繼承法》第三條列舉式的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虛擬財產是一種新型的財產表現形式,如網絡遊戲虛擬貨幣、網絡遊戲虛擬物品、淘寶等網絡店鋪、QQ號碼、電子郵箱、名人微博等。

在我國,現行法律包括《憲法》和《民法通則》並沒有對虛擬財產的合法性作出明確規定。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網民對虛擬財產的權利也不屬於現有的消費者權利中的任何一項。

因此,網絡虛擬財產並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

根據《支付寶服務協議》,如果你12個月沒有登陸過帳號,支付寶可以對帳號進行注銷,裏麵的理財產品、待處理交易或餘額,支付寶會協助進行處理。

關於這個問題,支付寶還專門回答過網友。他們的答案是:“繼承人隻需要撥打支付寶客服電話95188,按指引準備相關證明(身份證、死亡證明、承諾人等),上傳或快遞給我們,即可取出離世者的錢。這個過程,我們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如果不知道支付寶賬戶,也不用擔心。“通過離世者的身份證號,可通過客服查詢是否有開通支付寶賬戶。”

從支付寶用戶協議和法律而言,這些錢的最終去向將會一直凍結在去世用戶的賬戶裏,以等待著用戶的家人來認領,但是要提供死亡證明、戶口本,公證書或者法院判決書等資料。換句話說,阿裏沒有權力沒收這筆錢,但也不會主動去提醒賬戶的家人。

根據《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裏第七款第五條規定:“用戶注冊微信賬號後如果長期不登錄該賬號,騰訊有權收回該賬號,以免造成資源浪費,由此帶來的任何損失均由用戶自行承擔。”將會注銷或回收賬號,意思是你一分錢也拿不到了。

理財產品

(含P2P理財產品)

1、家屬知曉的情況下

如果親屬知道有投資理財這筆錢的存在,要取出來,卻不知道密碼和帳號,可以根據以下方法來找回賬戶或者款項。

(1)銀行交易流水記錄

家屬拿其死亡證明逐個去銀行查詢,銀行將提供該開戶人是否通過其銀行的賬號開通第三方托管賬戶,並能查詢第三方的托管賬戶及保證金數目。然後拿著銀行提供的賬號再到基金、股票交易公司查詢。

(2)電子郵件

通過網絡平台購買理財產品,個人信息中往往需提供手機號碼、電子郵箱等必填欄目。隻要能進入當事人的電子郵箱,就可以查找到當事人購買網絡理財產品的線索。

(3)手機短信

諸如餘額寶、財付通等理財產品,與手機號碼綁定是必然程序。賬戶所有人每一次交易都會收到短信提示。通過手機短信查詢,也能獲得相應理財產品購買的關聯信息。

(4)人民銀行查詢

如果當事人遭遇特殊情況,人民銀行可以配合公安機關、司法機構要求,查詢該當事人在銀行開戶和交易的情況。當然,這大概也是最不得已的方式。

2、家屬不知曉的情況下

賬戶上的錢會作為一種數據,保留在你的網絡賬戶裏麵,直到投資理財公司倒閉。然後你的實質的錢會被拿去了投資其他的地方。也就是說錢歸了公司。

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中,逝者的生育險、工傷險、失業險,個人繳存部分與單位繳存部分均劃歸國家所有。

(1) 醫療保險可以被繼承,逝者個人賬戶存儲額劃入其繼承人的個人賬戶;沒有繼承人的,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

如繼承人知道逝者的醫保卡密碼,可直接將餘額取出;如不知道密碼,則要持死者醫療卡、身份證複印件、火化複印件、代辦人複印、死者工資卡複印件等,到所管轄的社保局申請辦理繼承權證明書,然後可取款或辦理過戶。

(2) 養老保險分為兩部分:個人繳納部分和單位繳納部分。參保人死亡,從死亡的次月起,停發養老金,屆時個人養老保險賬戶的餘額和利息,可由繼承人繼承,但隻可繼承個人繳納部分,單位繳納部分會充入養老保險基金庫,不再歸個人所有。

(3)公積金賬戶內的餘額可被全部繼承,繼承人按相關規定辦理繼承權證明等手續後,即可取款或辦理過戶。

逝者離去後,遺產除資金之外,還有房產和貴重物品等,繼承人均應嚴格按法律流程進行繼承。為避免糾紛,每個人都應考慮提前設立遺囑,避免親人為自己的身後事產生糾紛。

溫馨提示

最後,個人建議防範於未然,網絡財富的備份很重要。不然,你的辛苦錢就被那些運營平台“合法充公”了。備份其實也不用那麼複雜:

1、提前做好賬戶信息檔案。將你投資的理財網站和平台的賬號和密碼進行備份,並告知一位至親的人(父母、子女或另一半)。

2、網絡理財或投資時,信息一定要真實,最好使用真名,真實的信息在以後的溝通中更容易占有利位置。

3、P2P平台投資,網站通常有一份電子版投資協議,在投資之後可以自己打印一份備用,無論是用作法律維權或者其他用途。

點擊播放 GIF/54K

最後更新:2017-11-01 18:47:01

  上一篇:go 微信支付拿下12306,支付寶能幹的微信都能完成了?
  下一篇:go 支付寶+小金庫紅包,每天必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