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
支付寶
雙11技術史:支付寶曾差4秒就崩潰,今年可以喝紅酒過
文|朱婷 李昊澤
編輯|斯問
在大多數人眼裏,每年的雙11是一場購物狂歡,是一場商業變革,是一場從營銷、物流、金融、數據等各個環節和從業者有序共振的社會化大協同。
鮮有人去探尋每一次狂歡背後的技術蝶變:2009年,阿裏的第一次雙11,技術極限是每秒400筆交易;2016年阿裏將最初的數字放大了437倍,撐起最多每秒有17.5萬筆交易創建。
從傳統意義上看,這似乎已是技術極限。非也,以雙11為觸點帶來的新技術,一直自我進化著。當一個個代碼,轉換成一筆筆流暢的訂單;當我們不再為一張充滿鄉愁的火車票狂刷12306網站;當智能機器人銷售業績超過人工客服成為AI時代的新職業時,技術帶來的改變不正是我們平凡日子裏的小確幸嗎!
1
全民狂歡的雙11,對於螞蟻金服副總裁、首席技術架構師胡喜和一起奮戰的同事們來說,最難忘的還是2010年那個驚險又刺激的夜。
11月10日晚上,帳篷和折疊躺椅占據了公司的每個角落,小二揉揉眼睛隨手摸到就是喝完的紅牛罐。支付寶幾百名技術人員全部待命,眼睛直勾勾盯著電腦屏幕,“一有問題立馬要處理,不行就重啟機器,容量不夠就加機器。靠‘人肉雲計算’撐著。”所有一線的技術人員不曾想到,一個本是用來購物、慰勞自己的節日,這晚會是如此難熬。
23時59分30秒,支付寶核心賬務係統突然報警。“嘀嘀嘀”的報警聲讓每個人發急。負責數據庫的同事著急地衝過來喊“資源馬上耗盡!趕緊殺掉非關鍵應用!”當技術人員爭分奪秒地在機器上鍵入最後一行代碼,釋放出了資源時,離數據庫崩潰隻剩四秒。
“後來我們開始反思,支付寶怎麼頂住每年‘雙11’的業務量?”螞蟻金服首席技術官程立說,雙11倒逼支付寶開始搭建雲計算技術構架,“如果這件事做得晚一點,幾年的雙11就別想挺過來。”
在技術尚未拿捏準確火候的時候,沒人能夠預測明天到底是驚喜還是意外。
當雙11成為全民狂歡日,隨之而來的是驚人的在線用戶及交易量。2015年起,淘寶和天貓的核心交易鏈條和支付寶部分流量,就已被切換到阿裏雲上——這是阿裏巴巴的工程師們搭建的全球最大規模的混合雲架構。
去年雙11零點,同時發起支付人數的遠超12萬。52秒,交易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1分47秒,20億,6分58秒,100億,係統不僅沒有崩潰,還在一天內承載了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參與這場狂歡。酣暢的消費者們,用1207億元的交易額為所有台前幕後的技術人員加冕。
將人的經驗、智慧和科技的智能結合到一起,催生出新的物種——雙11技術演進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不謀而合。
各行各業的數據,開始匯總到“雲端”,我們用手機、看電視、玩手遊、上一個網站甚至買一盒藥,都有可能用到雲服務;天弘基金上雲後,餘額寶3億筆交易的清算可在120分鍾內完成,即使是春運售票的高峰期,也無需再為一張充滿鄉愁的火車票狂刷12306網站。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雲計算就像水電燃氣一樣,正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
2
對於生活在瑣碎日常裏的人們來說,技術悄然潛行的日子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但真正推動並見證了技術大變局的人,其實是此刻屏幕前、無數個正在滑動手指的你。
80後的林子上大學時,也算是走在了科技前端的新新人類,兜裏揣著的除了能砸核桃的諾基亞5300,還有總會在口袋裏來回作響的硬幣。
第一次網購是他大三那年。老家的冬天來得格外早,林子插起網線打開購物網站打算買件棉衣寄回家去。零零落落的款式,上上下下翻個兩頁就到底了,根本沒有什麼可選的餘地。“最後還是挑了一個,”林子還記得網站有些慢,得不斷按F5進行刷新。到了支付環節還要插上U盾,重置密碼的過程簡直是煎熬,“第一次網購最多隻能打個70分吧。”
能夠把繁瑣的東西變簡單,技術才開始成為一種巨大的顛覆力量。
今年雙11,林子再次打開網購頁麵,點擊的背後都有海量計算和萬億級智能匹配。搜索、推薦、店鋪,就連紅包、優惠券都會投你所好,因為大數據懂你。
早在2014年阿裏巴巴集團就表示,數據中心攢下的已處理數據就超過了100PB(1PB=1024TB)。現在,這一數據已經高達1.26EB(1EB=1024PB),相當於2萬個個美國國家圖書館。
今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大數據第四次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九次方大數據創始人王叁壽表示,在數據的1.0時代,聚焦的主要是業務分析,數據2.0時代,消費及社交數據的崛起成為了重點,大數據與行業開始了融合。
而今步入數據的3.0時代,金融大數據和企業大數據的變革成為了主要體現。不僅產生了用戶熟知的產品,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的參與者也正在湧現,競爭格局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革命在商業世界的各個領域迅速發生著。
3
仔細想來,平淡生活裏那些瑣碎的細節,其實都是技術發展帶來的慷慨贈與。今天林子的口袋裏,再也沒有當啷作響的硬幣,一部手機就能搞定我們的消費需求。
2014年Apple Pay上線後庫克曾表示,所有以前的移動支付方式都失敗了,基於NFC的支付方式隻需在終端讀取器上輕輕一“靠”,就能完成整個支付過程。Apple Pay的出現改變了行業遊戲規則,用手機當錢包貌似成了一種流行。
一年後,馬雲在CeBIT漢諾威電子展開幕式上,向德國總理默克爾演示了螞蟻金服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今年9月1日,肯德基在杭州KPRO店“刷臉支付”功能落地,刷臉也終於不在是傳說。
當技術的意義遠超碼農在鍵盤上按下的一串串數字,最終推動的是整個營銷、物流、金融等各個環節的有序共振。
點擊播放
GIF/656K
承載了中國70%的快遞包裹,平均每日處理4200萬個包裹,4年前誕生的菜鳥網絡已能基於算法進行全球物流規劃設計,從氣候、商家、消費者、交通等全方位做好統籌。“6年前雙11的峰值已成為今天日常消費量,6年前物流還是個考驗,今天商家可以在短短的16小時內處理上億的訂單。”阿裏巴巴集團CEO張勇說。
點擊播放
GIF/725K
在菜鳥網絡的嘉興倉庫,貨架比7層樓還高,整個立體庫的作業過程中無需人工參與,智能設備會把商品拉到倉庫內,機器人自動將貨物存儲到貨架上。商品售出時,機器人會自動定位並取出指定的商品。這個立體倉庫的機器人作業穩定性已經超過人工,哪怕從7層樓的高度取一杯水都不會灑出一滴。
點擊播放
GIF/877K
不可否認的是,以菜鳥網絡、蘇寧、三通一達為主的民營快遞推動著以電商為主的商業形態蓬勃爆發,讓包裹遞送快一點,更快一點的願景使得整個中國社會的物流總成本占GDP比例從2013年的18%到2016年的14.9%,下降了3個百分點。
“那會兒郵局都是人工分發的,現在還能選擇時間段送上門。”想起在郵局排隊等待包裹的心情,林子感慨那些從前“車,馬,郵件都慢”的日子真的一去不複返了。
4
2016年,Alpha Go以4:1擊敗韓國圍棋名將李世石九段,在全世界掀起了人工智能熱潮。今年雙11的戰場中,大量智能機器人組成的“新物種”軍團,已經滲透到這場全民狂歡的各個角落。挑選貨品、導購推薦、客服……在某些特定領域,這些技術喂養出來的“矽基生物”已經可以獨立完成一項工作,甚至比人類完成得更好。
當技術在不斷推動社會向前邁步時,不由也讓人想起達摩院成立時馬雲的話,“大家都在談技術,但如果你的技術不能讓這個世界更加普惠、更加公平,如果你的技術不能讓這個社會的經濟能夠更加持久,如果你的技術不能讓人類更加快樂、更加健康,那麼我認為這樣的技術並沒有多大意義。”
在去年雲棲大會上海峰會上,阿裏雲宣布推出ET環境大腦,來應對全球環境惡化。
阿裏雲人工智能科學家閔萬裏舉例:一個企業產生的廢棄物和它的產量、能耗、企業規模、資源化能力、曆史情況以及同行的情況等等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ET環境大腦通過自主學習尋找其中的函數關係,為每一個因素客觀賦權。在應對霧霾方麵,ET環境大腦支持對霧霾的智能預測,為霧霾形勢研判和應對提供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撐。
ET環境大腦帶著“治愈地球”的使命出現,藥效如何雖然目前還不知道,但是用技術的手段來改善地球環境的希望之光,至少是看到了。
5
當阿裏巴巴想為世界解決1億就業機會,服務跨國界的20億人,為1000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平台時,扛起的是為世界解決社會問題的大旗。有人驚異,無人質疑,因為這條路上一起越走越遠的,有太多可愛的人,單就離我們每個人最近的雙11大促,便可見一斑。
2017年9月30日,雙11的壓測環節測驗中,小二行航打算在壓測結束後回家陪老婆過生日,誰知當天的壓測環節中出現問題,行航立馬選擇留在公司通宵加班,“等到把問題解決後已經是第二天了,想趕回家才發現蛋糕因為忘記放入冰箱直接在工位上化了。”阿裏雲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楊曦說這是技術組今年的新梗,卻也是技術人員們責任心的真實體現。
在技術籌備的階段裏,沒有一年不辛苦,沒有一年不緊張,有人在解決問題時一邊哭泣一邊寫代碼,有人在雙11結束的第二天就會去找主管:“我明年再也不要幹雙11了。”但慶幸的是,每年都會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帶著新的熱情和夢想。
這是中國廣大技術人員的一個縮影。就像阿裏巴巴前不久成立的“達摩院”,在金庸的小說中代表著武學的最高研究機構。在現實生活中,技術人員身上承載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不僅打破了那些天馬行空的無解,也讓中國互聯網的聲音開始響徹全世界。
“過雙11,我們以前必須喝紅牛過,今年估計能喝紅酒過。”今年雙11前的媒體溝通會上,螞蟻金服支付事業部副總裁阿璽在PPT的最後一頁打下了這樣的話。
最後更新:2017-11-09 18: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