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5 返回首頁    go 支付寶


央行下了鐵命令:今天起,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

支付

IT圈子

來源:財經內參精讀(ncjs111)

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

10月15日,對於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中國的第三方機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正式“收編”的日子,到了!

不知諸位是否還記得:此前的8月4日,央行的一份文件,給“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帶來了一場大變局。這份文件的主要內容是:

從2018年6月30日起,類似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都必須通過“網聯支付平台”處理。

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說白了,上麵內容就是一句話:10月15日以後,所有網絡支付必須通過網聯!你的錢,國家幫你看著!

央行鐵令如山,誰敢不從。據最新報道,目前已有20餘家支付機構和銀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財付通、支付寶等。

支付寶們野蠻發展的時代過去了。這是一場第三方支付的大變局,更是更好保障老百姓的錢袋的大利好!

何為網聯?

網聯,其實就是一個由央行主導,專門監控各大支付公司的平台!相當於國家成立了一個官方組織,把中國所有的支付公司和銀行聚在一起。

為啥要搞這麼一個網聯呢?

內參君認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金融一個國家經濟的心髒,沒有一個國家會聽任自己的金融放任自流,因為金融領域的外溢性太強了。

1、如果支付寶們不納入央行監管,國家無法及時並準確的掌握資金流動,難免就會有一些騙子起了歹心,向老百姓設局下套騙錢。

此前,由於第三方支付機構直接跟各銀行對接,客戶交易央行基本無法監管。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係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

時間長了,難免讓人擔心:會不會發生洗錢、套現獲利、盜取資金這樣的事?資本充足率夠不夠?會不會發生擠兌危機?這個央行原本卻無從掌握。

而現在,所有網絡支付都被納入網聯,我們的每一筆轉賬都在國家眼皮子底下。哪個支付公司縱容的騙局、錢都去了哪裏,一目了然,問責到根源。

2、有了網聯,支付寶們的效率會更高。

以前需要支付寶、微信們去和銀行一家一家談,標準不統一,老百姓不同銀行卡在支付寶上體驗不同,有的限額、有的速度慢。

現在無需馬雲、馬化騰再去和銀行單獨談,統一標準全部接入。這意味著:未來支付寶的提現、跨行轉賬等一切和銀行關聯的效率將大幅提升。

3、支付寶們掌握得大量金融數據,如果央行無法掌握和分享,可能出現“數據寡頭”壟斷局麵。

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資源,不再是石油、天然氣,而是數據。而任何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數據,是金融數據。這是各國政府都要求第一手掌握的。而按照以前的模式,央行掌握不到支付寶們的交易數據。

現在,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於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媽這來了。

所以,網聯的成立,不僅是國家重拳淨化金融環境,更代表著由國家主導的中國新信用體係打響了第一槍!

今天,一個支付寶們規範發展的新時代到來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央行出手給支付寶們的長遠發展帶上了“安全套”,就像孫悟空用金箍棒給唐僧畫了一個圈,免得他被白骨精騙了吃,這當然是一件大好事!

馬雲笑了:支付寶是網聯的第三大股東,僅次於央行清算中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這是國家給予支付寶的莫大認可!讓支付寶的效率更高、讓騙局全部終結、讓信用更無價……這難道不是馬雲期盼已久的願景嗎?

吃瓜群眾安心了:有了網聯,無論咱們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仍然是一樣地方便,隻不過我們交易中支付的錢,央行會幫我們看得更牢、更安全。

傳統銀行改革的動力更強了:在科技改革和開放競爭麵前,沒有一切行業能夠永垂不朽,沒有一種商業模式能夠一勞永逸。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的快速興起,中國銀行業的變革創新,已經是大勢所趨了!

真如無邊落木蕭蕭下,無盡長江滾滾來!

IT圈子

每天分享互聯網行業、智能手機、科技(互聯網)等圈子內優質的內容。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

最後更新:2017-10-16 01:20:21

  上一篇:go 支付寶:深潛的風景獨好
  下一篇:go 央行出手:今天,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