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24 返回首頁    go 支付寶


支付寶與微信,誰將幹掉誰!

微信與支付寶之爭由來已久。筆者今天看到的,一家餐廳最新的收款記錄,或許預示著兩大高手的未來。

01

一份收款記錄暗示的秘密

上表是筆者一位在廣州開餐廳的朋友發給過來的一份10月份前20天收款記錄,具體名字就不說了。從數據中可以看到三個亮點:

1、現金支付、銀行卡支付隻分別占總收入的17%、14.5%,由此可以看到現金與銀行卡支付已日漸衰微。

如今還在用現金、銀行卡支付者大多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不怎麼會玩微信和支付寶。

2、移動支付占比高達64.5%,占據總收入一大半份額。

3、微信支付是支付寶支付的兩倍,這讓人有點大跌眼鏡。在一般人思維中,支付寶在移動支付仍處於寡頭地位,一家餐廳的支付比例不說超越微信,至少該“平起平坐”吧。

從這家餐廳的數據來看,似乎暗示了一個秘密,微信支付終將超越支付寶,寡頭將易主。

你肯定會反駁,這隻不過是一家廣州的餐廳,微信就在廣州,有地理優勢,僅憑這家數據判斷太武斷。

別忙著推翻,接下來我會給出理由。

02

無現金時代已經來臨

首先我們得承認,未來是移動支付的天下,無現金時代已經來臨。外國人甚至將移動支付列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高鐵、網購、共享單車。

中國的移動支付發展速度有多快,給一組數據你看個明白。

中國移動支付從2011年開始,當年度交易規模為0.1萬億,此後幾乎成指數方式上升,交易規模逐年翻倍增長,同比增長率快速上升,2013年達到707%,2016年移動支付交易規模更是達到58.8萬億元。

5年增長了588倍,這可比茅台A股、房價上漲快了N倍。據預測數據來看,2017年交易規模有望達到98.7萬億元。

支付寶率先發動攻勢,攻城略地取得寡頭地位,但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微信支付與QQ支付)也迎頭趕上,逐漸蠶食支付寶的市場份額。騰訊與阿裏兩大巨頭一起幾乎壟斷了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

2014~2016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份額

支付寶依靠電商、網購以及大額支付賺取了市場大份額,微信則依靠小額消費、遊戲、商店等逐漸坐穩了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第二把交椅,並威脅支付寶的地位。

此前有人預測,微信支付將在今年年內趕超支付寶,成為No.1。但最新數據顯示,卻不是那麼回事。

上圖是艾瑞最新報告數據,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寶市場份額占比從一季度的54%擴大到二季度的54.5%;微信支付背後的財付通則從上季度的40%環比回落至39.8%。

如此看來,今年內微信支付仍無法超越支付寶。但這並不妨礙我在第一部分的論斷,微信支付終將取代支付寶。

03

微信支付,或將擊敗支付寶

微信和支付寶已經觸及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但又有各有側重。

支付寶的優勢在於天貓、淘寶以及基於阿裏的各個生態、大額支付還有理財。

微信優勢在於小額高頻支付、騰訊遊戲、理財、知識付費、紅包、以及基於騰訊的各個生態。

在理財方麵,支付寶比微信有優勢,但這個微信正在迎頭追趕。但微信的優勢,支付寶卻難以撼動,微信最大的優勢在於用戶的使用習慣。

如今的我們,每天幾乎離不開微信,因為它是即時通訊工具,但支付寶卻不一樣,我們不網購,不大額交易,很少會點開它。

上圖是2016年中國網民最經常使用的五個APP,微信以壓倒性優勢高舉榜首,是支付寶的3.3倍、是支付寶的5.5倍。微信+QQ:淘寶+支付寶=3.6:1。

用戶的使用習慣,是決定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命運的重要決定因素。生活中的小額付費,一般決定我們當時打開的是哪個APP。一般情況下,我們肯定是埋頭刷微信。

當然,在某些特定的地域,會不一樣。例如在上海(支付寶總部)、杭州(阿裏總部),生活付費支付寶使用人群肯定會占優。在深圳(騰訊總部)、廣州(微信總部),微信占優,廣深兩地的乞討者麵前擺的支付二維碼是微信而不是支付寶,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杭州、上海則相反。

其他城市生活付費微信肯定占多,這是使用習慣決定的。

微信還有一個可怕的優勢就是對下一代人的市場占領。小孩子不會玩網購,但會聊天、玩遊戲,而這兩者都是基於騰訊的生態。從小養成的習慣,是最不容改變的習慣,這是微信強大之處,尚無人能夠挑戰其優勢。

支付寶的電商支付、理財優勢雖強,但威脅也大,且不說微信,阿裏最大電商對手京東也在強力發展京東支付,未來必定會蠶食一部分支付寶的份額。

當然,未來誰將執第三方移動支付之牛耳,隻有時間能告訴我們,且行且看吧。

最後更新:2017-10-28 16:03:25

  上一篇:go 支付寶提現免費小技巧
  下一篇:go 支付寶“聲優”甜聲好像林誌玲,但真人更加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