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支付寶
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10月15日,對於支付寶、財付通等中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
按照央行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目前,已有20餘家支付機構和銀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財付通、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
按照銀聯的計劃和要求,到年底,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和大部份商業銀行將全部接入網聯,所有的網絡支付將全部在央行的監控之下。
當然作為用戶,我們感覺不到體驗上的差異,也對大家的日常正常使用沒有影響,但是事實上這件事情對普通用戶而言是非常有好處的。
加入網聯 意味著什麼?
網聯成立後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圖
網聯也被稱為“網絡版銀聯”,即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台,是在央行指導下,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組織成立,用以處理由非銀行支付機構發起的、與銀行交互的支付業務,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則共同發起籌建。網聯隻是一個清算平台,並不直接開展支付業務,以保持中立性。
網聯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糾正第三方支付機構違規從事跨行清算業務,改變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連接開展業務的問題。也就是說,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線上支付通道,不需要也不能再直接對接銀行,而是通過網聯平台直接與各家銀行對接。
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於監管。所有的交易全在央行監管之下,以前一些小公司通過綁定第三方支付進行一些詐騙性質的營銷活動,以後通過網聯,所有資金來往都可查,想通過第三方支付實行詐騙基本太難,馬上可以溯源。
以後如果通過網絡支付的方式進行詐騙的成本太高,也基本不可行了。
效率更高 接口更統一
對所有支付機構而言,效率更高,接口更統一,以前支付機構與銀行需要一家一家去談,不同的接口,不同的處理方式,可能對效率,技術維護難度都要求更高,現在大家統一接入網聯,而網聯已接入所有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天然會與所有銀行有接口,更方便了。
網聯上線對第三方支付行業有何影響?
國內主要第三方支付機構,都獲得了入股網聯的資格。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在“收編”的同時苦樂不均。財付通獲得了跟支付寶平起平坐的地位,京東也躋身第五大股東。
1 對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沉澱資金被否定
網絡支付清算平台網聯的建立,目的是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理論上將不再享有對沉澱資金的支配和收益。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開設多個備付金賬戶,關聯關係複雜且透明度低,從某種意義上看,第三方支付機構各自構建支付清算體係,卻遊離在現有金融係統之外。
2 洗錢不好洗了
支付寶、財付通們將被“嚴格管製”,他們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於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這理論上為洗錢、行賄、偷漏稅行為提供了便利。
3 央行通過網聯 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
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於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
4 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
“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於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指出。
另外現行的信用體係會發生巨變,以前的信用體係更多的以銀行資產,固定資產紀錄來評價,而支付寶有自己的一套信用體係,如果央行結合網絡支付一起,可能評價會更加準確。
所以,網聯的成立,其實是淨化金融市場的一次大行動,或許也代表著構建全麵信用體係的一次大變動,你覺得呢?
最後更新:2017-10-17 11: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