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
阿裏雲
對衝基金看好新興市場 末日博士增持中國股票
2017年,全球經濟出現強勁的複蘇跡象,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都做出了貢獻。但整體來看,今年以來,新興市場的表現優於發達市場。

截至9月21日,追蹤新興市場表現的安碩MSCI新興市場ETF(The 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今年以來同比上漲近28.0%。而主要發達市場ETF,如跟蹤標普500表現的SPDR標普500 ETF,同期上漲近10.6%。
此外,追蹤歐洲市場表現的先鋒富時歐洲ETF(Vanguard FTSE Europe ETF)期內同比上漲近20.0%。追蹤除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發達市場中盤股的安碩MSCI歐澳遠東指數(The iShares MSCI EAFE)同期上漲近17.6%。這表明新興市場表現整體優於發達市場。
新興市場走強表明,主要新興經濟體正出現強勁複蘇跡象,投資者也對新興經濟體看好。
對衝基金經理對新興經濟體的押注如何?各個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以及推動整體經濟表現的改革進行得怎麼樣呢?
根據世界銀行2017年6月公布的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2.7%,發達經濟體增速或為1.9%,新興經濟體預計將增長4.1%。

製造業和服務業、貿易流動狀況、投資者信心、商業環境的改善,以及各種商品價格的穩定,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2016年初,製造業下滑和貿易流動性惡化引發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並拖累了主要指數的表現。
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七大新興經濟體有望實現更強勁的經濟增長。這些經濟體的強勁複蘇將推動全球經濟的增長。
然而,瑞銀策略師最近表示,現在的問題是,發展中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能否持續下去,進一步來說,在中國經濟有可能逐漸放緩的情況下,它能否推動更廣泛的新興市場的增長。或者,除了中國增長之外,其他新興市場能否在內需中找到支撐,並維持複蘇勢頭。
中國經濟
作為一個重要的新興國家,中國的經濟增長逐步改善對整個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來說都是積極的跡象。

過去幾年,中國經濟麵臨各種挑戰,包括經濟活動放緩、債務水平上升等,這不僅影響了新興市場的表現,還影響著全球的增長。
中國是美國、歐洲和許多新興國家的重要貿易夥伴。中國的經濟活動下滑會引起對這些國家的貿易下降的擔憂,而貿易量減少會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受強勁的工業生產和較高的零售銷售推動,今年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9%,與一季度持平,市場預期增速為6.8%。官方預計,2017年經濟增速將略有下降,為6.7%。然而,中國央行已采取各種措施來控製信貸水平,並試圖降低國家債務水平和為房地產市場降溫。這些改革有望推動經濟強勁增長,如果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強勁增長,全球經濟增長也將受益。
印度經濟
2016年一季度,印度經濟大幅改善,同比增速達到9.2%。

但從那以來,經濟增長又逐步放緩,2017年第二季度的印度GDP同比增長率為5.7%,遠低於市場預期的6.6%,而第一季則為6.1%。
出口和消費者支出下降,是阻礙印度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此外,季內印度的製造業和農業活動也有所下降。自2016年11月實施“廢鈔令”以來,該國經濟增長逐漸下滑。
“廢鈔令”的本意是打擊洗黑錢行為和解決腐敗問題,但卻在實施後的兩個月內造成了巨大的資金短缺,這抑製了消費者支出和客戶需求。
2017年7月1日,印度政府實施商品和服務稅(GST)新稅製,從而希望達到優化稅種、簡化稅製,創造一個統一的印度市場的目的。不過,由於之前印度的消費稅是國稅和各邦地稅的組合,即各邦的稅率各不相同,消費者現在對新稅製仍存在很大的困惑。但一旦新稅製在印度各地得到充分實施,印度經濟可能會發生巨變。
巴西經濟
巴西現在麵臨著一係列問題,如經濟增長停滯不前、通脹上升、政治不確定性和失業率上升。

2017年二季度,巴西經濟同比增長0.30%,而一季度同比下降0.40%。巴西經濟曾在2015年四季度大幅下降5.8%,現在正逐漸複蘇,今年二季度改善的原因是家庭消費穩步增長。
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夫(Dilma Rousseff)卷入巴西石油公司貪腐醜聞,及公共債務人為上漲,是過去幾年阻礙該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現任總統米歇爾·特梅爾(Michel Temer)致力於推動結構性改革,從而創造可持續增長。對改革的期望推高了巴西投資者的熱情。
對衝基金對巴西怎麼看呢?對衝基金Adam Capital認為,盡管巴西短期前景不明朗,但看好該國的長期發展。商品價格趨穩正在有助於經濟逐步複蘇。此外,巴西作為拉丁美洲重要的經濟體之一,其經濟活動改善和結構性改革將為拉美所有經濟體帶來積極的信號。
俄羅斯經濟
俄羅斯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原油出口。2015年,原油和能源產品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額的63.0%,其中原油占26.0%,天然氣占12.0%。受油價下跌拖累,俄羅斯經濟增長在2015年和2016年初大幅萎縮。

自2014年9月以來,原油價格逐步下滑。2016年初,當全球經濟增長的憂慮加劇時,原油觸及多年的低位26.11美元/桶。
其他出口方麵,金屬、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和農產品分別占俄羅斯出口總額的10.0%、7.4%、7.4%及5.0%。俄羅斯最大的出口合作夥伴分別為德國、意大利、中國、和日本。
目前,原油價格在47-52美元的窄幅區間波動。原油等商品價格似乎在當前水平保持穩定。商品價格穩定、零售貿易和製造業活動的改善推動了去年年底以來俄羅斯經濟的增長。
美聯儲加息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
美聯儲從2015年12月開始逐步加息,截至今年9月25日,已加息4次。在最近一次議息會議上,美聯儲主席耶倫暗示,美聯儲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開始量化收緊,她有信心美聯儲的行動將刺激經濟更快增長。

美國通脹率逐步提高,8月CPI環比增長0.4%,同比則增長1.9%。通脹走高及勞動力市場增強,表明美國消費者支出正在逐步改善,這可能有助於美聯儲繼續加息。
今年1月3日止9月7日期間,美元指數逐漸下滑,但近期美聯儲提出量化緊縮後,美元指數從9月8日開始反彈回升。
美元與新興市場呈負相關關係,美元走強一直是新興市場的威脅。建銀國際策略師Mark Jolley於近日接受采訪時指出,美聯儲收緊政策和美元指數逐漸走強可能會導致新興市場回調。
“末日博士”增持中國股票
“末日博士”之稱的麥嘉華(MarcFaber)在兩周前警告稱,持續的低利率造成了美股和其他資產類別泡沫,預測標普500指數將得到修正,他對美元的長期走勢也不樂觀,並直言,相比美國,更看好新興市場和歐洲市場。
麥嘉華增持了中國股票,他認為,中國的結構性改革或將為投資者提供巨大的機會。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9-28 16: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