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69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下一场金融危机将扎根硅谷 而非华尔街

摘要

距离上一次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十年,一些人已经开始预测下一场危机即将爆发。

  距离上一次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十年,一些人已经开始预测下一场危机即将爆发。但是当它来时,它将可能扎根硅谷,而非华尔街。

  如今的金融界与十年前的截然不同。2007年,人们最大的担忧是“太大而不能倒闭”。当时,华尔街银行规模惊人,并且成为了决定金融系统是否稳健的核心因素,这样一来,没有一个理智的政府会让它们倒闭。意识到自己处于被保护的状态,银行们肆无忌惮地进行风险投资,押注房市,创造更复杂的衍生品。其结果就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爆发。

  2007年至今,美国在处理“大而不能倒”两难困境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银行的资本结构比以前更加合理。监管部门对大型金融机构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重要的金融机构实行更严格的要求。

  但是尽管这些改革已经成功减少了引起上一次危机的风险,但是它们忽略了可能造成下一场危机的新兴风险。

  2007年以来,巨大的创新浪潮席卷整个金融部门,影响着金融的方方面面。诸如Betterment、 Wealthfront等机器人咨询师初创公司开始基于演算算法提供金融建议,其中几乎没有人力投入。Kickstarter和Lending Club等众筹公司也为企业和个人另辟了从分散的个人网络筹集资金的蹊径。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货币运作方式的理解。

  这些金融科技市场充斥着大量小型初创公司,这些初创公司与主导了金融界很久的大型密集的华尔街银行截然相反。但是它们给投资者和消费者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通过自动化决策和减少交易成本,金融科技已经给金融的轮子加上了润滑油,让金融发展速度更快且更高效。此外,它还让新兴的、服务水平不足的群体有了更多获取资金的渠道,使得金融较以往更民主。

  然而,变革往往在毁灭中终结。金融科技变革已经为将来动荡和破坏的发生打下了铺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金融科技公司较典型的华尔街银行更容易受到迅速的不利的冲击。因为它们规模小且分散,当它们遭遇市场变故时更容易破产。以东京的Mt. Gox公司为例,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一直到2014年一个明显的安全漏洞令其破产倒闭,按照比特币的现价,当时这家公司损失了超过35亿美元。

  其次,金融科技公司较传统金融公司更难监管。因为它们的许多基础功能都依赖于复杂的计算机算法,这样外部人员就很难清晰地了解它的风险和收益情况。还因为它们的许多技术都是新的和创新性的,它们可能处在旧的、过时的监管结构的涉及范围之外。例如,最近“首次代币发行”这一融资方式的迅猛发展已经令世界各国监管部门疲于应对。

  最后,金融科技已经产生了一套不成文的规范和期望,这些指引着更多的传统金融机构。2008年,当雷曼兄弟徘徊在破产边缘时,大型华尔街投行的行长们曾齐聚纽约,商讨采取联合行动,阻止恐慌进一步蔓延。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金融科技世界。这个产业如此新,而参与者又很分散,公司们几乎没有牺牲小我的合作意识。相反,它们优先考虑强劲地发展,从而行动鲁莽。

  那么什么会令金融科技世界更安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但是首先必须先看看美国以外的国家,如阿布扎比和新加坡,它们都发布了新的监管沙盒,让金融科技公司能够配合监管部门确保整个产业安全文件运行。伦敦的金融监管局也制定了类似的计划。这些安排都是做出重要承诺的表现。

  但时比如何处理金融科技更重要的是,我们意识到我们有必要处理它。华尔街已经不是金融的未来,硅谷才是。

(责任编辑:DF307)

最后更新:2017-09-20 09:13:06

  上一篇:go 做空中国被坑最惨:这支基金年迄今大跌了80%
  下一篇:go 日媒:找到了中国房价涨跌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