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38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阿里云追云数据库风口,完成第三代架构产品布局

云数据库业务已是阿里云发展的最重要阵地之一。9月21日,阿里云发布了新一代自研商用关系型数据库POLARDB。新数据库采用第三代分布式共享存储架构,实现了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分离,并使其具有即时扩展能力和运维能力。

据阿里云方面介绍,经过7年发展的阿里云数据库家族已完成基于关系型、键值型、文档型、搜索型、时序型和列式数据库引擎的布局,并拥有16个子产品和超过10万量级的付费实例。

此外,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新媒体记者回忆称,阿里在自研云数据库的道路走到今天其实是形势所迫。

在2009年之前,阿里曾是最大的传统数据库用户。但当时阿里的业务量增长迅猛,并且伴随“双11”等促销活动的频繁推出,尽管不断购买数据库和服务也无法满足实际要求。

不仅如此,就当时而言,在扩展数据库能力时,高昂的硬件及服务费也会带来成本大幅增加,但这对当时的阿里来说可谓是压力颇大。同时,购买新数据库往往需要漫长的安装、调试周期,而彼时阿里需要的却是即买即用的产品和服务。所以,面对市场无法满足的需求,阿里选择了自研新型数据库。

不过,自2011年起试水数据库研发的阿里云,却不是首家推出云数据库产品的互联网巨头。在2014年,亚马逊的AWS就曾推出了自研云数据库Aurora,由此解决了降低数据库成本的需求。同时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款同样是在第三代技术架构上布局的关系型云数据库,还打破了甲骨文多年在传统数据库领域中建立的“护城河”。

自Aurora等云数据库诞生以来,甲骨文就不断传出传统业务业绩下滑的消息。其中在2017财年,甲骨文本地部署软件总营收256.47亿美元,同比下降2%;服务营收33.58亿美元,同比下降1%。而同期,AWS方面虽未公布Aurora的业绩,但AWS CEO Andy Jassy也曾向公众确认,“AWS的Aurora数据库是AWS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业务。”

亚马逊云数据库的成功引发了巨头连锁反应,谷歌、微软等都已在尝试云数据库的研发,但成功者不多。此外,上述知情人士还向《财经》新媒体证实,阿里也曾受到亚马逊成功的刺激,自2014年起加紧在这方面的研发速度。

另据阿里云数据库负责人余锋介绍,此次推出的POLARDB拥有100T级别数据库容量、6倍于MySQL性能,但在使用成本方面与开源数据库持平,技术水平对标Aurora。

对于阿里云的优势,阿里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徐敏认为,受阿里系整体环境影响,阿里云在安全、全球布局等方面发展迅速。同时,阿里云在“双11”等活动期间积累了大量中间件的经验,而其他公司并不具备类似场景,所以这也是阿里云的优势。

不过徐敏也坦言,AWS等公司产品的入口、与大型公司用户应用习惯结合度、开发规范和标准化等方面较阿里云仍具有很大优势,这将是其产品未来升级的重点方向。

最后更新:2017-10-08 06:26:56

  上一篇:go 数据库激荡40年,阿里云自研数据库的中国故事
  下一篇:go 为了更好地全球化,阿里云国际站启用新的域名alibaba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