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阿裏雲
擊敗過華為,阿裏雲是他的對手,大疆、美圖、熊貓TV是他的用戶,這家公司什麼來頭?
除了筆依然在手指間飛快轉動,許式偉像變了個人,語速快了,眼神交流也多了起來。一年多以前,坐在對麵的他隻會偶爾抬頭看一眼,說話不緊不慢,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男”。
“之前我關注的主要是產品,但我發現隨著客戶與產品複雜性的增加,隻做出產品是沒有用的,你要離客戶更近。”作為七牛雲創始人兼CEO,許式偉正與公司一同進化。
七牛雲創辦於2011年,聚焦以數據為中心的公有雲服務市場,為企業提供數據存儲、CDN(內容分發網絡)加速等服務。七牛雲先後完成四輪融資,積累了大疆、餓了麼、蘑菇街、OPPO、一下科技等諸多明星公司客戶。
作為風口行業,雲計算一片混戰,既有AWS、阿裏雲等巨頭,也有一眾創業公司。許式偉說七牛雲要做以數據為核心的場景化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務),借此實現差異化發展。過去一年多,七牛雲向更多行業與領域延伸,麵對直播推出了直播雲服務,接入了美拍、熊貓TV、龍珠等近千家直播平台,同時在人工智能的機器視覺方向、大數據領域布局,七牛雲的客戶名單中開始出現中國移動等大客戶。目前,七牛雲為60多萬家企業提供服務。
從雲計算到直播、人工智能、大數據,風口好像都讓許式偉給撞上了,他更願意把風口叫做趨勢。“趨勢隻給有準備的人,七牛是站在十年的跨度去考慮問題的,就是說做事情一定要考慮十年後的樣子,想清楚才會知道現在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趨勢。”拿雲計算來說,2007年許式偉在做金山實驗室的時候,就開始研究了,當時甚至國內還不知道有AWS這樣的服務。2011年許式偉創業時,雲計算成了風口。
風口一直在變,七牛雲進化的速度容不得絲毫懈怠。
2016年上半年,直播最火的那段時間,許式偉成了“夜貓子”,為了把對用戶體驗的影響降到最低,七牛雲通常在淩晨三點到五點進行服務升級。直播平台也會提出很多需求,大部分都是細節的技術問題,比如有的設備兼容有問題會黑屏,有的手機可能發熱比較厲害,許式偉帶領團隊快速響應,解決問題。
這種狀態持續了好幾個月,許式偉向《中國企業家》回憶,“除了忙一點,好像別的也沒啥了。”
七牛雲做數據存儲起家,擅長圖片、音頻、視頻等富媒體(指具有動畫、聲音、視頻和或交互性的信息傳播方法)的數據管理,直播也屬於視頻,七牛雲的服務向直播延伸很自然。與大多數雲計算公司不同,七牛雲提供的是一種端到端的直播場景解決方案,其他公司一般隻提供直播CDN加速,七牛雲幫助創業者解決了很多基礎技術問題,可以更快速、高效地搭建起直播平台。
“能抓住直播風口,是因為準備比較充分。”許式偉說,早在2014年,七牛雲就公開發布了自己的直播SDK。2015年,直播大熱之前,美圖、一下科技等公司已經接入七牛雲平台,對直播產品進行灰度測試。此後,七牛雲為幾千家公司提供直播服務,既包括熊貓TV、龍珠等直播平台,也包括教育、金融、電商等行業的直播服務。
“千播大戰”持續時間不長,行業就開始洗牌。在許式偉眼中,直播在趨於理性,秀場類公司可能大多數都會死去,最後被幾家份額較大的直播平台瓜分。但直播作為一種新的交互方式並不會消失,會進入更多行業。
“直播也沒有萎縮,我們的直播數據一直在增長,不斷有新的客戶進來,你會看到各個領域直播應用的出現,基本上各行各業都有需求。”許式偉補充說。
2016年五六月間,七牛雲開始布局人工智能。
許式偉有著自己的邏輯:七牛雲定位是一家數據管理公司,不能隻做數據存儲的倉庫,那樣提供的價值不夠厚。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未來是物聯網,萬物互聯,七牛雲應該幫助客戶更好地使用數據,那就必須做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這兩個是幫助客戶尋找、挖掘數據的價值技術手段。
2014年,七牛雲就成立了大數據團隊。此前,七牛雲團隊一直認為人工智能需求比較散,隨著本輪人工智能加速商業化,尤其是無人駕駛與機器翻譯的快速進步,許式偉意識到七牛雲應該擁有人工智能技術。
“每個公司都要發展,在不同發展階段都要考慮下一步做什麼,如果原地踏步不去思考公司未來的樣子,就會被幹掉。”許式偉認為做企業首先應該有憂患意識。
依據自身積累與定位,七牛雲選擇了人工智能的機器視覺方向。許式偉解釋,七牛雲平台上有大量的富媒體數據——圖片、音頻、視頻等,機器並不理解這些數據內容,如果要機器去理解,就是機器視覺。許式偉說,現在可以確定的是七牛雲要做人工智能,但是七牛雲會選擇進入哪個行業,有什麼優勢,都有待進一步觀察。
許式偉自認為是一個克製的人,他喜歡安靜地思考,這也是他舒緩焦慮的辦法。遇到問題,他會一個人待著,直到把事情的脈絡理清楚。即便如此,還是有坑等著他。
“過去一年多,我覺得我們遇到的最大的坑是思維發散,或者說有點盲目擴張。做到一定的成功,走下一步路的時候,大家往往容易迷失自我,這種迷失表現在覺得自己挺牛,同時開很多條產品線去嚐試。這種思路是要不得的,應該更克製。”許式偉反思說。
2015年下半年開始,七牛雲內部出現了一些小分隊,開出多條新的業務線。到了2016年,許式偉發覺苗頭不對:一方麵,小分隊各做各的,溝通不暢,彼此配合也不夠默契;另一方麵,定下的目標實現不了,產品很難達到預期。最主要的還是人的問題,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小分隊項目就是內部創業,很多人卻沒有創業者心態,還是打工者的狀態。許式偉認為,從大方向看這些探索都是符合公司發展要求的,問題在於如果小分隊太多,精力會過度分散,質量無法保證。
2016年上半年,七牛雲砍掉了幾個小分隊。許式偉回憶,複盤時管理層一致認為應該收縮,但也有人提出收縮不夠堅決,有些拖泥帶水。許式偉承認,砍項目時他存在顧慮麵子等問題。許式偉總結出了保持克製的方法論——深度理解用戶,才會知道哪些需求是偽需求。具體有兩條:第一,用戶沒有反饋的功能基本不做。第二,用戶反饋了也不一定做,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用戶,或者用戶的期望是錯的,隻有自己理解了才能去做。
許式偉強調,七牛雲的定位沒有變,還是要做麵向場景的PaaS,人工智能、大數據、直播等都是為此服務的。
雲計算通常會被分為三個層次、三種服務模式,除了PaaS,還有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許式偉說,目前雲計算廠商以IaaS為主,阿裏雲是代表。他用造車的比方區分三種模式,IaaS生產非常標準的組件,客戶自行組裝;SaaS造好了整車,可以直接開;PaaS介於二者之間,不造全車,而是把車的一部分場景組裝好了,客戶可以拿去用。PaaS很雜,兩家PaaS公司不一定必然競爭,可能一家是做車頭的,一家是做引擎的。
七牛雲以富媒體的技術場景切入PaaS,此前客戶多為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未來其服務的行業屬性將更強,也會服務更多傳統企業。
2016年,中國移動成為七牛雲的客戶,招標時對手包括華為等。許式偉說,七牛能夠勝出的原因在於,有公有雲的經驗,經曆過規模龐大的數據,一套存儲產品可以適應多種不同場景,華為這樣的硬件廠商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拿下中國移動也並不容易,用了近一年時間,之前七牛雲拿下移動互聯網公司可能隻需要一個月。許式偉分析,傳統企業客戶比較難攻克,一方麵是流程長,另一方麵是有些客戶可能需求都不清晰,不清楚自己要什麼,在汽車、房地產等行業,七牛雲都遇到了這種情況。七牛雲首先會扮演谘詢師的角色,告訴傳統企業如何用大數據為用戶畫像或者做用戶人群分析,這樣才能進行針對性的營銷。完成這一步之後,七牛雲才會賣產品。
客戶越來越多,公司越來越大,並不意味著越來越安全。
許式偉認為,七牛雲的挑戰主要還是來自自身,每一家公司的瓶頸一定是來自自身,核心是要看清自己。接下來,七牛雲要想辦法解決隨著人數增加效率可能變低的矛盾,也要加強對客戶的理解與探索,不斷學習,不斷迭代。
歡迎關注加點料(jiadianliao1)。圈子趣聞,雜談段子,希望您能輕鬆閱讀有關互聯網的新鮮事。
最後更新:2017-10-08 00:54:43
上一篇:
阿裏雲棲大會 “上海圖聚”藍牙室內導航定位體驗
下一篇:
阿裏雲為國家基因庫提供係統支持
步驟2:放行回源IP段__快速入門(非網站業務)_DDoS 高防IP-阿裏雲
處理數據__規則引擎_控製台使用手冊_阿裏雲物聯網套件-阿裏雲
重置密碼__帳號管理_用戶指南_雲數據庫 RDS 版-阿裏雲
類型1:圖片小文件加速__用戶指南_CDN-阿裏雲
ALIYUN::RDS::DBInstance__資源列表_資源編排-阿裏雲
處理-使用訪問日誌統計__最佳實踐_日誌服務-阿裏雲
定時消息和延時消息__特色功能_消息隊列 MQ-阿裏雲
數據源__應用基本配置_產品使用手冊_開放搜索-阿裏雲
[3]授權子賬號訪問MNS__子賬號訪問MNS_控製台使用幫助_消息服務-阿裏雲
采集-IIS訪問日誌__最佳實踐_日誌服務-阿裏雲
相關內容
常見錯誤說明__附錄_大數據計算服務-阿裏雲
發送短信接口__API使用手冊_短信服務-阿裏雲
接口文檔__Android_安全組件教程_移動安全-阿裏雲
運營商錯誤碼(聯通)__常見問題_短信服務-阿裏雲
設置短信模板__使用手冊_短信服務-阿裏雲
OSS 權限問題及排查__常見錯誤及排除_最佳實踐_對象存儲 OSS-阿裏雲
消息通知__操作指南_批量計算-阿裏雲
設備端快速接入(MQTT)__快速開始_阿裏雲物聯網套件-阿裏雲
查詢API調用流量數據__API管理相關接口_API_API 網關-阿裏雲
使用STS訪問__JavaScript-SDK_SDK 參考_對象存儲 OSS-阿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