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自我革命
以前,手機短信套餐不夠用;現在,越來越的手機用戶發現,每到月底,短信套餐幾乎還沒動。主導這一切變化的就是騰訊,尤其是它的微信。業界有說法,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唯一能看到希望就是騰訊的微信。微信是騰訊繼QQ之後,第二個殺手級產品,創造了一個夢幻般的開局,甚至直接對QQ構成威脅,以致宜搜CEO汪溪說,馬化騰是在革自己的命,他推出微信跟QQ搶用戶,可見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性。微信以3億用戶規模,以及強大的黏性,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張毅:1977年生,廣西人,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中山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為艾媒谘詢創始人兼CEO。1996年涉足互聯網,曾服務於中華網、電腦報等,擔任過企業高管,在無線領域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是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早期發起者和忠實推動者。
移動互聯網要盈利,誰來開這個頭?誰來破這塊冰?盡管微信不到兩年時間聚集了3億用戶,但對騰訊這個“插根扁擔也開花”的巨頭而言,仍在苦苦探尋商業模式。事實上,在耗費巨資投入後,騰訊微信也走上了“變現”的探索之路。微信的遊戲平台正在密鑼緊鼓地推進。馬化騰在2012廣東移動互聯網大會上坦承,靠移動廣告盈利目前的確有難度,而移動增值服務、社交遊戲和移動遊戲,則可能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微信是第一個完全基於移動互聯網開發的產品。在微信的開發和運營中,騰訊也在不斷地試錯和學習。騰訊內部,微信是作為一個麵向未來的種子業務存在,而且作為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的騰訊,具有極強的營收規模和盈利能力。依靠遊戲來實現“變現”,也符合主流盈利模式。艾媒谘詢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Q3,中國手機遊戲市場規模達到16.9億元,環比上漲38.5%,同比增長103.6%。中國智能手機普及的加速、3G網絡的升級,以及一些精品遊戲的出現,進一步驅動了整個手機遊戲市場的迅速增長。
在PC互聯網上,遊戲領域就是一個盈利的重頭戲。手機遊戲完全可以借鑒PC遊戲的模式,通過遊戲虛擬貨幣和虛擬道具來實現收費。因為有PC遊戲的基礎,這樣的模式也是比較容易得到用戶的認可。
一方麵,微信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另一方麵騰訊本身就具備非常豐富的遊戲運營經驗,一旦微信推出手機遊戲平台,將可能立馬成為中國排名第一的手機遊戲平台,極大地改變中國手機遊戲市場格局。而且,相比於遊戲本身,資本市場更看好手遊平台的發展。在手機遊戲產業鏈上,作為流量和用戶的擁有者,手機遊戲平台承擔的盈利風險比單個遊戲開發商少很多,這意味著可以獲取更多利潤。在此之前,騰訊花費4億元在韓國投資的KaKaoTalk(韓國版微信)也已經試驗成功。KaKaoTalk的開發商KaKao推出了遊戲服務KaKaoTalk Game,上線僅10天便紛紛躋身於穀歌Play商店遊戲排行榜的前列。
可以說,微信的商業化路徑已經露出雛形。微信公眾平台,就是微信的商業化措施之一。此外,騰訊也找到了對微信商業化的之一路徑——整合線下商戶資源,比如微信與商家推出的微信會員卡,也是微信的商業化嚐試。
目前微信的係統插件,已經打通了QQ通訊錄、QQ郵箱,騰訊微博等產品,表現出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為平台型產品的潛質。但騰訊的開放平台概念,還僅僅限於讓APP接入微信,比如分享QQ音樂到微信朋友圈而已。但如何解決盈利問題,目前還未有清晰的戰略方案出爐,一切隻是在嚐試。遊戲平台的推出是否可以成功試水,也有待觀望。
在所有互聯網公司當中,騰訊最擅長做產品。馬化騰這次顯然是要革自己的命,這種革命的效果短期可能難以顯現出來,但從長期而言,將會對騰訊的核心業務構成威脅,這是業界的擔心所在。而蘋果CEO庫克最近也表示,公司推出的iPad mini,已經蠶食了iPad的市場份額。
馬化騰強調,移動互聯網跟PC互聯網一樣,要想實現盈利,都有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探索期,現在最關鍵的是全力以赴把產品做好,等時機成熟商業模式自然會浮現。但微信已經分流了大量的QQ用戶流量,人們使用QQ的積極性在下降,馬化騰對此不得不有所準備。日前的消息稱,由於手機QQ業務被新崛起的微信基本取代,公司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劉成敏也將離開騰訊。
如果微信的盈利模式不明顯,而QQ平台的輻射力將大為減弱,陷入左右互搏,那就不免有些得不償失。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