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讓這個冬天不寒冷
受歐債危機影響,2012年全球經濟整體陷入低迷,通訊行業也不能獨善其身,全球五大通信設備製造商:愛立信、華為、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中興通訊的半年報答卷均不能令人興奮,電信寒冬似乎已經到來。
根據相關數據,諾基亞西門子第二季度運營虧損約2.78億美元;阿爾卡特朗訊則淨虧損2.54億歐元;愛立信2012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僅增長了1%,淨利潤同比則大幅下降了63%。相比歐美廠商,兩家中國廠商還能保持較高的營收增速,以及雖有下降但仍可保持的利潤。華為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增加了5.1%,營業利潤同比則下降了22%。最近公布的中興通訊2012年半年報則顯示,其總收入為426億元,同比增速達15%,是全球唯一兩位數增長的廠商,但同時,淨利潤僅2.44億元,同比下降68%。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從中興公布的淨利潤下降原因來看,有投資收益下降、匯兌損失等全球經濟性原因;部分國內運營商網絡合同招標推遲等國內原因;以及全球電信設備行業毛利率下降的行業原因。
全球經濟不景氣直接導致移動運營商減緩新設備的采購,這是電信企業寒冬的首要原因。目前,歐美經濟形勢仍不明朗。一方麵,美國經濟形勢好於歐洲,數據顯示,美國7月零售銷售月率上升0.8%,遠超預期中的0.3%,就業數據也表現良好,預期美國3季度消費支出和經濟增長將再度加速。與此同時,相比於美國,歐元區經濟形勢相當嚴峻,其二季度GDP萎縮0.2%。所以,從全球經濟來看,希望仍然存在,我們或許首先迎來美國經濟的複蘇。
國內方麵,上半年中興在內運營商幾次集購中表現良好,實現了份額提高,保持了較高的毛利率,但由於運營商原因,上半年的電信PON、移動TD-SCDMA五期以及聯通WCDMA等項目約30億收入未及時確認,收入無法計入上半年,導致淨利潤低於預期,但同時,這會在下半年幫助中興提高盈利。
在淨利潤下降的諸多因素中,電信設備毛利率下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毛利率下降是現階段全球電信行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從技術發展的理論上看,一項高新技術的產業化,通常劃分為四個階段:技術發明階段、技術創新階段、技術擴散階段和工業化大生產階段。目前4G電信設備處於技術創新階段,而手機處於技術擴散階段。中國企業基於自身特征,在接下來的手機以及電信設備的技術階段繼續演進過程中,均會迎來自己內生的、獨有優勢的最大發揮。從某種程度而言,這也是全球五大企業中,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還保持較高的銷售收入增速的原因。
4G技術演進是發展良機
全球4G的一步步逼近也許是中國廠商們寒冬中抱持希望的火焰。在技術上與西方廠商形成同步或超越無疑將使中國廠商比2G/3G時代羸得更多份額。
從技術階段的角度觀察電信設備領域,由於3G設備的低利潤率,拉低了電信行業的毛利率,未來4G網絡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目前,全球34個國家已有57張LTE商用網絡投入運營,預計在今年底將超過100張。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預測,全球LTE用戶群將在2012年暴增334%至7330萬,並於2013年進一步增長181%至2.057億,2016年,LTE用戶將接近12億。
以LTE為代表的4G設備將是未來2-3年電信廠商的最大機會,從技術階段上看,LTE設備在這一時期將處於技術創新向技術擴散演進的階段,也即進入目前智能手機所在的高利潤階段。和手機領域更注重品牌不同,通訊設備更在於性價比和技術的競爭,而中國廠商在通訊設備這一領域已經成功實現了緊跟、甚至超越。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排名,中興和華為國際專利申請2011年已分別位居全球第一和第四位。
可見,國產廠商已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不像手機領域單純處在承接技術擴散階段,而是逐漸占據技術創新階段,蠶食原屬於歐美廠商的高利潤階段。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美國對三星等通訊設備廠商發起“337調查”,正好印證這一判斷,美國要確定這些企業是否侵犯美國企業的專利。
能夠開展專利之爭,本身就意味著對高利潤區間產品的競爭。所以,接下來未來2-3年,4G設備的技術階段特征將使電信設備領域的價格戰將逐漸淡化,轉為技術之爭。與此同時,中國廠商仍然具有傳統的成本優勢,這無疑不但增強了中興等企業的競爭力,也會提高他們的毛利率。那麼,國內廠商利潤率的提高就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了。今年上半年,中興仍然在消化2011年歐洲市場的低毛利訂單,而隨著4G網絡的發展,今年下半年起,海外係統設備毛利率將有顯著提高。
在4G技術收獲期中,中興通訊在4G建設需求旺盛的中國、日本、印度等亞太區域的加速布局。繼與2012年2月日本軟銀、2011年瑞典Hi3G合作成功部署TD-LTE商用網絡後,中興在海外市場不斷有新的突破,鞏固其在全球TD-LTE市場領導者的地位:2012年4月、中興通訊參與印度加爾各答的TD-LTE建設,這是南亞第一個正式商用TD-LTE網絡;同年7月,中興中標中國移動香港LTE網絡建設。
同時,在以愛立信為首的西方廠商不斷裁員或售出光網絡等資產的行為不同,中興華為等廠商則不約而同采取了做加法的轉型策略。
首先中華均將智能手機看做全業務蛋糕的重要一份,全球範圍內,智能手機產品處於新技術利潤最豐厚的時期。但終究,技術擴散繼而轉向工業化大生產是無法徹底阻止的,手機領域將會出現智能手機普及化和高端手機分散化的趨勢。高端智能手機將進一步分散,這有利於我國電信企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據IDC數據,2012年上半年,中興公司全球手機出貨量第四位,智能手機闖進全球前五。
除了4G網絡、通訊終端領域的高利潤快速發展,中興華為在政企業務市場也收獲頗豐。華為在企業網市場已放出要做“霸主“的口號,而中興則表示2015年要達到60億美元,其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規模增長超70%,推出數據中心係列新品,以及“智慧礦山”、“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智慧係列方案,目前在軌道交通行業已占據市場第一,並借助TD-LTE通訊優勢拓展企業應用市場,相繼承建北京政務網、天津政務網以及南方電網旗下遵義電力智能電網的TD-LTE項目。
總體而言,目前國內的電信廠商仍處於高增值、低利潤狀態,但即使全球經濟沒有大的起色,這一狀態也會因4G電信設備各自在技術擴散階段上的演進而打破,在借力企業網等高利潤市場,下半年中興較好的表現可期。
最後更新:2017-04-02 15: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