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網絡:大道至“簡”
網絡應該是 “賦能”的工具,而不是相反。“複雜”正在成為我們邁向下一代互聯網最大的障礙。
“簡網絡”讓企業管理者不必再關心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技術協議,他們所需要做的,隻是專心瞄準業務目標,然後扣動“扳機”。
現代網絡的“阿克琉斯之踵”
在描述下一代網絡技術時,有些“關鍵詞”早已經盡人皆知:虛擬化、雲計算、大數據、無處不在的移動應用……。伴隨這些全新概念,洶湧的數據同樣印證了這一趨勢的不可阻擋:2012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達到24億的驚人數字,與此同時,當年全球產生數據為2.4ZB,增長率接近50%,按照這一速度,預計到2020年,數據還將增長14倍,達到40ZB的天文數字。
如果把下一代網絡所呈現的憧憬比作“冰山”,那麼八分之七則隱匿在洋麵之下,正是這些難以呈現且龐雜的部分,成為了人們享受網絡收益的最大阻礙。縱觀近代, 單純以技術引領的巨大革命已經銷聲匿跡,在網絡領域更是如此。IT產業界數十年的風雨變幻中,唯有用戶的需求一直成為推動創新的核心引擎,這些需求從當年蝸居在局域網中的單一應用,到海闊天空、無比繁榮的互聯網生態環境,再到今天這個移動互聯應用君臨天下的新世界。時代變遷,當RFC(Request For Comments)標號將要超越7000這個數字的時候,人們不禁要問,這些紛繁複雜協議規範的背後,什麼是未來網絡世界中,技術發展需要遵守的價值規則?
越來越多壘砌起來的新概念和新產品正讓網絡變得日趨複雜,以至於今天大多數的用戶已經對技術性能的探究失去了興趣。更多的企業管理者也從最初的關注技術轉向關注業務。他們更多地希望廠商提供的是一種開展新業務應用的能力,而背後的網絡,隻是賦予企業這一能力的“簡單按鈕”。很顯然,“複雜”已經成為網絡邁向未來的最大障礙,而造成“複雜”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包含以下三點:
一、融合:雖然人們一直不斷地在追尋IT與業務融合的最佳途徑,但從目前來看,大多數企業中IT與業務仍然是彼此相隔,未能有效融合,一台設備中運行的核心業務往往是“看不到,也摸不著”;
二、架構:正是因為“融合”的缺失,企業網絡架構的建設總會被牽製鼻子走,有人要用有線,有人要用無線,有人要用智能終端,有人要用虛擬化,但最終的結果,是堆砌了一個難以駕馭的“臃腫網絡”;
三、效率:很顯然,“臃腫和難以駕馭的網絡”無法適應當今業務瞬息萬變的需求,效率低下的構建和管理過程會讓企業在競爭中痛失先機,一直以先進生產力為傲的網絡,在這裏卻成了製約企業發展的“阿克琉斯之踵”。
“簡網絡”最終交付的是“一種能力”
要想化繁為簡,重新駕馭和統領未來的網絡,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原有的技術思想與觀念,隻有這樣,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這些看起來令人目眩神迷的技術才能真正為我們所用。
以大數據為例,它是一個集中數據,但又集中問題的地方,而雲技術是目前解決大數據這個“問題集合”最重要有效的手段。作為相對成熟的雲計算,的確簡化了IT和業務服務領域的某些方麵,但它也使另一些方麵更加複雜,比如虛擬化帶來的安全問題,無法驅動的傳統設備和應用等。因此現代新技術理念實際上是相互齧合難以分割的複雜整體。銳捷網絡從2013年開始就有一個全新的思想,就是要把這個複雜的“新技術混合體”簡單化,並且要簡到極致,讓企業管理者可以像“打開水龍頭一樣”,享受到網絡帶來的價值。
從技術驅動到業務驅動的網絡係統變革已經悄然發生,在這種變革下,銳捷網絡將圍繞著四條主線,重新定義網絡的應用價值點,這包括:整合多種網絡接入方式,為用戶提供統一安全的接入;將網絡數據應用化、業務化,實現網絡智能調度;基於業務流,將園區網、廣域網、數據中心網形成端到端的深度融合;將實體網絡與資源虛擬化,實現統一運維管理。
作為“簡網絡”的發起者,銳捷整體交付給用戶麵向未來的網絡包含了三個重要特征:全業務導向、架構簡單有效、網絡的可視化管理。對於用戶而言,新的網絡將是帶領企業贏得未來商業競爭最強大、最可靠的武器,企業管理者不必再關心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技術協議,他們所需要做的,隻是專心瞄準業務目標,然後扣動“扳機”。
楊紅飛 銳捷網絡產品和解決方案市場部總經理
最後更新:2017-04-03 18:51:52